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毅被称为儒将,著名诗人柳亚子有诗赞他“兼资文武此全才”。陈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是豪放的诗人、儒雅的文化人。 陈毅出任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是邓小平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议的,毛泽东征求了著名的民主人士黄炎培、陈叔通等人的意见后决定的。50年代后期,陈毅奉调中央工作,任分管科学文化工作的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兼任外交部长。与知识分子交往交朋友是他的主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2.
陈毅被称为儒将,著名诗人柳亚子有诗赞他“兼资文武此全才”。陈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是豪放的诗人、儒雅的文化人。 陈毅出任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是邓小平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议的,毛泽东征求了著名的民主人士黄炎培、陈叔通等人的意见后决定的。50年代后期,陈毅奉调中央工作,任分管科学文化工作的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兼任外交部长。与知识分子交往交朋友是他的主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这是陈毅诗篇《手莫伸》中的名句,也是陈毅一生的座右铭。从参加革命起到后来作为党的高层领导干部,陈毅从未向党向人民伸过手。党需要他去哪里,他就去哪里;党分配的工作他从不讨价还价。陈毅经常对部下强调:共产党的部队,纪律一定要严!为了坚持长期  相似文献   

4.
江苏是新四军的老根据地之一,那里流传着老军长陈毅的许多故事,其中之一是他出口应对的几则妙联。 40年代初,陈毅因抗战工作的需要,专程去探访一位著名的和尚。这位老僧原是北伐军官,后来成了江南名寺中的方丈,但他与国民党军界官方有着不少老关系。陈毅了解到他一向孤傲清高、远避政事,就没有马上亮出自  相似文献   

5.
心中的陈毅     
刘一斌 《党史博览》2011,(10):49-51
陈毅的英名,自莱芜战役起,就深嵌我心。那睿智的眼神,和蔼的面容,端庄的神态,慈祥的表情,威武的衣冠,展现出他作为伟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的风采,令我仰慕。1956年,我见到了陈毅。我父亲熟悉陈毅,听他说,陈毅很聪明,留过学,有文化,能打仗,会写诗,文武兼备,双峰奇秀。这样的人才我们党内不多。自此以后,我对陈毅有着独特的关注度和敏感度。工作后,我有机会面聆陈毅的亲切教诲,直接感受到他为人处世的风格,他的外交风采和人格魅力深储我的记忆。他是我崇敬的伟人中心距最近的一位。  相似文献   

6.
散木 《党史博览》2014,(3):20-24
正《党史博览》2012年第9期发表的《礼贤下士话陈毅》一文,言及陈毅礼贤下士的对象有赵祖康、张元济、张伯驹、马一浮、曹禺、吴桓兴,其实,这样的对象还有许多。中共高层中,陈毅一向重视并且善于做统一战线工作,因此,他曾被毛泽东赞誉为"天才的统一战线的执行者"。出任新中国上海市第一任市长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中央决定由陈毅担任上海市市长。初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可谓重任在肩。他的工作千头万绪,渡江后战事进展迅速,乃至超  相似文献   

7.
陈毅申请加入作协文/邓雷仓1959年12月9日,陈毅申请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入会申请表的“现在工作单位及职业”栏内,他填上“国务院工作人员”,体现了他自觉地以“普通一兵”置身于革命队伍之中的风范。在“从事文学工作的简历”一栏中,陈毅这样写道:“191...  相似文献   

8.
一个中年厨师向陈毅要求参加解放军。谁知一查,他却有一段十分复杂的历史。再一查,他竟上了潜伏特务的花名册……当他得到陈毅关照,有了合适工作,正走红时,却又突然不辞而别……  相似文献   

9.
赖鹏辉 《党史博采》2008,(10):44-45
<正>一提到陈毅元帅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战场上的陈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生活中的陈毅登台赋诗、妙然天成。毛主席曾赞评陈毅上马能打仗,下马能赋诗。在我们的印象中陈毅是一位诗人、军事家。而本文所要展示的却是他鲜为人知的一面——体育外交。用陈毅自己的话说,他"没学走路便凫水,未曾识字先下棋",打小  相似文献   

10.
陈毅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和诗人。1945年,柳亚子赋诗称赞陈毅“资兼文武此全才”。陈毅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和中央外办主任。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主持外事工作时期是新中国外交初创时期和早期发展时期,也是中国面临国际挑战和外交不利因素最多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黄老”是黄克诚大将军的尊称,因为他性格耿直,无私无畏,同志们都喜欢这样称呼他。“小姚”即饶漱石,这是他在一段时间内党内的化名。1942年1月,中共华中局书记刘少奇奉调回延安工作。中央决定由饶濑石代理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治委员职务。饶漱石为独揽华中党政军大权,采取很不正派的手段,不久就将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排挤走了。陈毅离开华中后,饶濑石仍在各种会议上散布陈毅如何如何,以标榜自己的正确。黄克诚对他这种作风很看不惯,决心大胆为陈毅同志辩白。在一次华中局扩大会议上,烧潮5又借机对陈毅同志进河流毁,正冒天秋的昆…  相似文献   

12.
1972年1月9日。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休息室里,毛主席清泪两行,他紧紧握住陈毅夫人张茜的手,声音十分缓慢、沉重地说:“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他是我们党内的一位好党员、好同志。”又说:“林彪是反对我的,陈毅是支持我的。” 磨砺成至交 患难益知已 陈毅与毛泽东的第一次见面,是他和朱德率领“八一”南昌起义的余部奔上井冈山的时候。他们虽是  相似文献   

13.
在红四军党的“七大”上,各种意见争论得十分激烈,主持会议的陈毅担心再争论下去,红四军会产生分裂。他为了求得和解与团结,尽力做了协调工作。对不同意见的偏激之处,都作了批评。其中,对毛泽东予以严重警告,对朱德予以书面警告,“各打50大板”。在会议进行前委书记选举,陈毅的票数明显占上风时,他赶紧摆手说:“不行,不行,我干不了这个前委书记。”但不管陈毅怎么推辞,还是被选为前委书记。 “七大”后不久,陈毅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红四军工作。尽管毛泽东对陈毅在‘七大”的做法有意见,但陈毅在出发之前,仍专程到上杭蛟洋看望了毛泽东,并请求毛泽东复职,重回前委主持工作。但毛泽东没有接受。  相似文献   

14.
一提到陈毅元帅的大名,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战场上的陈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生活中的陈毅登台赋诗、妙然天成。毛主席曾赞评陈毅上马能打仗,下马能赋诗。在我们的印象中陈毅是一位诗人、军事家。而本文所要展示的却是他鲜为人知的一面—体育外交。用陈毅自己的话说。他“没学走路便凫水,未曾识字先下棋”,  相似文献   

15.
《福建党史月刊》2008,(11):19-21
他与《陈毅传》结缘 孙克骥受南京军区党委常委会的委托,主持《陈毅传》的编写工作,历时十余年。期间,他对党的忠诚,对革命工作的创见,对陈毅元帅的敬佩与真情,对同志与部属的关怀爱护等优秀品质使我们永念不忘。  相似文献   

16.
陈毅一生三进上海滩,并且颇具巧合的是,他是逢“9”必进:他在学生时代于1919年由成都到上海,自上海赴法国勤工俭学;10年后,他在红军时代于1929年由闽西进上海,出席中央军事工作会议;又20年后,1949年,他指挥千军万马解放了上海,尔后被任命为上海市市长。因此,上海,在陈毅  相似文献   

17.
1942年5月初,时任华中局代理书记兼新四军政委的饶漱石带领工作组到淮南检查工作,他的职务由陈毅代理.陈毅尽心尽责,成绩斐然。1942年9月19日,饶漱石从淮南巡视工作归来。  相似文献   

18.
1950年春,陈毅的父母从四川老家千里迢迢赴沪看望阔别20多年的儿子,也看看当了上海一把手的儿子是如何管理千头万绪的大上海并带领上海人民谋幸福的。陈毅见到饱经风霜的父母,非常高兴,他问寒嘘暖后便安排父母在自己家里住了下来。平时陈毅和夫人张茜工作都很忙,数天后好不  相似文献   

19.
天降大任于陈毅,要他承受的不仅是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还要求他智勇双全、豁达大度、正直无私,对党、对革命一片忠诚,这就是《陈毅四次临危受命》。  相似文献   

20.
1942年5月初,时任华中局代理书记兼新四军政委的饶漱石带领工作组到淮南检查工作,他的职务由陈毅代理。陈毅尽心尽责,成绩斐然。1942年9月19日,饶漱石从淮南巡视工作归来。有人便用这四个多月同饶漱石代理其前任刘少奇的那不到两个月作对比,许多飞短流长的话便出来了。饶漱石大为恼火,他更多的是担心自己在现在的位子上占不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