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工具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政策目标的实现。差异化的土地政策,可以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从政策工具的视角,以2011—2019年间119篇中央层面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文本分析的方法,梳理总结现有土地政策变迁的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在现有土地政策中,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应用并不均衡,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偏好强制性政策工具,对混合型和志愿性政策工具重视不够;在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中,各种政策工具的组合应用差别不明显,没有体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因此,应基于不同类型功能区的主体定位,对主体功能区的土地政策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是典型的"经济人",逐利性永远是其本质属性,它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得利润最大化。而东道国政府的政策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跨国公司获取利润的诸种要素,这就使得跨国公司产生了影响东道国政策的动机。根据跨国公司的不同类型,动机的表现形式亦有所不同。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和东道国的引资政策是同一经济活动的两个方面,随着跨国公司对我国投资的日益频繁,它们对我国的外资政策也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济政策并未带来发展私法主体制度的新需求,家庭农场资格认证基于确定政府支持政策惠及范围的公法需要并根源于以受惠主体为逻辑的不合理政策体系.工商登记制度难以适应家庭农场认证的公共管理需求,不宜将家庭农场界定为一种新型私法主体形态.为此,应关注政策与法律之间的区别,推进政府支持政策建构逻辑实现从主体到行为的转变,以消减法律需求和压力,走出家庭农场法律地位界定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变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孝锦 《世纪桥》2007,(5):63-65
在我国被定位为“政策性商品房”的经济适用住房,作为住房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在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屡屡受挫,引得无数利益主体争相竞取,带来了住房保障体系的混乱。政府的多次政策调整,试图借助经济手段实现行政强力,在触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同时不能得到其他利益需求主体的有效支持。本文试图从经济适用住房与住房保障体系的性质定位出发,以市场与产权归属作为政策确立的起点,探讨经济适用房政策失败的原因,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构建完整良好的创新生态,关键是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重点是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技术创新主体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是源于市场、归于市场的活动。这种创新主体和活动过程,既要求一个支持自主创新的科技政策,  相似文献   

6.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决定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只有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才能不动摇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共同富裕是改革的最终目标.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我们在走向共同富裕过程中的必然的政策选择.但是,什么人先富、哪部分人先富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所有劳动者都是人力资本,都应分享利润.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银行资本利润率持续高于产业资本利润率的现实情况,运用马克思利息理论进行原因分析,认为我国经济金融活动中存在的政策障碍、市场扭曲、监管缺位等因素,制约着银行资本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因此,需要理解好、运用好马克思利息理论,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银行资本内部的竞争机制,平衡银行资本供求关系,提升产业资本利润水平,引导我国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形成相对合理的利润水平,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工补农是我国农村一项长期的经济政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它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改进。就北京市郊区的实际情况来看,郊区的以工补农,大体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利用乡镇企业利润补贴农业,防止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是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转变的标志。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要强化自身的主体意识,明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政府和社会要为实现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转变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竞争环境、产学研合作环境和优秀企业家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0.
发挥经济哲学富含哲学思维和人文精神的特点,充分考量中国区域经济政策。建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政策走向呈现出从平衡到不平衡的演变、从经济增长极到与功能主体结合的演变、从单一主导到复合关系的演变。面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协调区际关系的现实挑战,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应趋向于公平与协调,标准应趋向于合理与实效,制度安排上应趋于系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