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承》2016,(5)
反映历史的方式多种多样,记述史料可系统反映隐藏在各个历史事件中的逻辑,口述史料则更具象化,能够弥补文字史料的缺陷和不足。二者结合,可以在展示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中使历史的本来面目更加清晰。在党史研究和出版中,口述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口述历史的编辑工作也是党史作品出版中需要慎重和格外用心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口述历史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述历史”是历史学者借助口头和录音等传播手段,从口述者的讲述中获取历史信息的特殊的传播活动。口述历史是一种新的史学形态,也是一种新的史学方法。不少学者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对口述历史进行了论述,本文尝试以传播学为理论参照,分析口述历史的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和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3.
阿蛮 《公民导刊》2013,(9):59-59
<正>邢小群的《我们曾历经沧桑》一书,记录了五位现当代历史民间亲历者的口述,以若干片断反映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灰娃是一位12岁就到延安参加革命的女诗人。《传奇与美丽》记录她的革命经历和三段婚姻故事,尤其是她以一个  相似文献   

4.
《北京观察》2009,(8):F0003-F0003
即将开排的大型话剧《北平·1949》由数位政协委员编剧、投资、策划、制作、出品,并得到了北京市政协的特别支持。该剧以平津战役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战争事件为背景,着力刻画毛泽东运用高超的军事谋略和政治韬略,令北平城内时任国民党华北总司令的傅作义经历了深刻的思索与转变,在战与和之间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相似文献   

5.
<正>口述历史是保存历史记忆,保留精神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对以往自上而下选取历史资料,以宏观叙事研究历史的补充,是研究历史的新视角。近年来,从个人视角去阐述历史,从普通人物、个别事件中去发现历史的口述史受到重视,研究方兴未艾。2013年,上海市文史馆启动了以文史馆馆员为主的口述历  相似文献   

6.
在山西人民的抗疫征程中,留下了刘振华作为指挥家的风采,也留下了他作为战士的身影。他带领三晋人民在这次抗非典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胜利意义重大,历史将铭记。 这一场战役也向人民证明了,我们的政府是认真的,是对人民负责的;我们的政府是可信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的政府是高效率的,是能迅速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7.
记录口述者亲历回忆的口述历史是研究美国华人历史和族谱的一个重要资料来源。由于有关美国华人,特别是来自底层的华人资料的欠缺,口述历史往往成为唯一的来源。通过让人讲述他或她本人的历史,口述历史为认识美国华人历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局内人的看法。然而,由于口述历史是本人对自己历史的主观解释,且又赖于记忆,因而它需要对口述中的偏见、零碎、不确切成份等进行细心的甄别,这一过程包括借助于其它材料以参证,以及将个人的历史放在更大的视野中去把握。本文旨在为与美国华人进行口述历史采访,尤其是对族  相似文献   

8.
郑建邦 《黄埔》2012,(4):9-12
88年前,一位经历了五四运动洗礼的年轻湖南农家子弟,满怀救国救民的热望,勇敢地走出湘西大山,几经辗转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此后,他在金戈铁马的军事生涯中,历经东征和北伐战争的许多重大战役。在中华民族面临危亡之际,又率先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出生入死,屡建奇勋,终于成长为名扬中外的中国著名抗日将领。  相似文献   

9.
法律讲述人(law speaker)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一种独特而古老的法律职业,源于日耳曼法文化中的口述传统。具体来说,法律讲述人是由当地居民选出记忆超强、才智出众之人,他需熟记当地法律、习俗及先例,当争议发生并付诸审判之时,人们便请来法律讲述人,由他列举与该争议相关的法律及类似事件的处理办法,最终得出令人信服的裁决。法律讲述人口述当地习惯法,就像吟游诗人传唱本民族的传奇与神话。  相似文献   

10.
为了如实地反映人民解放军和西藏人民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使西藏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中来的这段重大历史,新华社派出了大批记者,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也派来得力的摄影师,西南军区政治部派出许多作家、画家、文艺工作者和摄影人员随同部队进藏进行报道,随时把进军西藏的重大消息告诉国内外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11.
龚云普 《前沿》2010,(3):188-192
本文在简要评述现代口述史兴起的过程、意义的基础上,围绕"历史由谁讲述?"、"‘口述’与‘文献’谁更接近历史的本原?"等基本理论问题,认为应该运用辩证思维理论来解决"口述历史的‘软肋’"、"何为口述历史"以及"口述历史的撰写"等具体问题。研究者只有在口述历史的过程中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口述史才能实现尽可能还原历史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薄一波同志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以下简称《回顾》)一书,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有关档案材料,对建国初期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进行了认真总结和科学分析,展示了建国初期丰富生动的历史画卷。在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认真读一读这部书,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曾经走过的道路,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江虹 《桂海论丛》2005,21(5):F0003-F0003,95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一次具有战略性质的进攻战役。这次大战具有重大的军事政治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对它的功过是非争论,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曲折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信念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位鲐背之年的老人,“宠辱不惊”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在他信步走来的九十多个年头中,曾经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以及数不清的坎坷和风波。然而当他坐在我们面前,云淡风清地回忆起往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着72年党龄的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和无限忠诚。正是这种信念,不断支撑着他,鼓舞着他,像黑暗中的明灯一样指引着他前进。  相似文献   

15.
<正>由我国著名法学家江平口述的著作《沉浮与枯荣》(法律出版社出版),记载了江平先生经历或了解的中国法制进程的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其中披露了民法典起草过程中的波折。摘登如下。第一次起草:遭遇"整风"1954年下半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建了专门的班子,开始起草  相似文献   

16.
王克群 《前进》2001,(6):15-17
从诞生之日起,我党就是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奋勇搏击前进的。在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党经历了许多次重大的突发性的政治事件的考验。回顾历史可以看出,一些重大突发性政治事件的发生,既具有必然性,又带有偶然性,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就其必然性而言,这些事件本质上是该历史阶段社会矛盾运动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的,其中许多事件还是国内与国际两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就其偶然性而言,则是这些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方式、规模、走向及对党和国家的事业进展的冲…  相似文献   

17.
今年88岁的郭成森老人,是一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加过大西洋海战和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不朽贡献的"老海军",他这一非凡的经历,不仅鲜为人知,而且填补了历史书上无中国军人参战诺曼底战役的遗漏。  相似文献   

18.
陈天声,英籍华人,著名的爱国人士,英国共产党党员,新华社驻伦敦分社的创始人之一。他虽一生侨居海外,但却随时牵挂着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尤其是他在新华社驻伦敦分社工作的35年里,先后经历过中国的解放战争、中苏论战、中国的改革开放等重要事件,他为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9.
<正>1951年1月1日,由中共宁洱地委举办的与普洱专区"26个民族"的"盟誓"仪式和事件,是云南民族工作的重要创举,也是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象征。2018年7月出版的《亲历与见证:民族团结誓词碑口述实录》(后文简称《亲历》),根据亲历者沧源佤族肖子生的口述,对这一事件及其前后的历史做了比较全面的回顾。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从政治概念到法律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社会形态、表现形式、名称及其内涵和外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群体性事件的语词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对群体性事件的不同表述,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人们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不断深化,也反映出我国政府从重视群体性事件传统意义的政治属性向重视以法律规范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观念的转变。应正确区分群体性事件与骚乱事件、暴乱事件和社会泄愤事件,依法妥善处置,防止和避免主张正当利益诉求的群体性事件升级甚至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