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词解释     
《前线》1961,(22)
“防止政治性暴力行为法案”:这是日本池田政府为了进一步镇压日本人民反美爱国正义斗争,以便加速复活日本军国主义,加强美日“安全条约”体制,而制定的一项法西斯法案。池田政府纵容暴徒杀害了社会党书记浅沼稻次郎,然后利用群众提出的严惩暴徒的要求,以取缔暴徒为借口,向国会提出了这个“法案”。“法案”的第一条指明,其镇压对象就是  相似文献   

2.
1989年,日本大阪实施旧城改造。新的城市规划中拟修筑一条高速公路,即阪神高速公路。一个月后,建到池田线路段时,出现了一  相似文献   

3.
培德 《前线》1961,(22)
从今年六月下旬,日本首相池田剪人同美国总统肯尼迪会谈以来,美帝国主义和它在日本的代理人,更加急迫地把日本推上了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道路,企图使日本成为美帝国主义在东方发动新的侵略战争、奴役亚洲人民的主要帮凶。为了阻止美日反动派把日本引向毁灭的道路,英勇的日本人民在日本共产党的正确的斗争方针指导下,更加坚决地同美日反动派的阴谋活动,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不懈的斗争。  相似文献   

4.
1960年12月,日本池田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1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倍",以达到"大幅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实现完全就业,缩小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地域之间等收入上存在的差距,使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得以均衡发展"的目的."计划"的成功实施大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其中有以下举措.  相似文献   

5.
近期,日本“右翼”分子利用通化“二·三”反革命暴乱事件,大造舆论,污蔑中国屠杀已投降了的日本士兵,侵犯了所谓人权。这完全是流氓无赖的强盗逻辑。为了澄清事实,让人们看清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及军国主义复活势力的丑恶嘴脸,十分有必要将“二·三”反革命暴乱事件的真相公布于世,还历史的本来面目。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四处伸手抢夺抗战胜利果实,残余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不甘心覆灭,亡我之心不死。消灭共产党和人民武装,推翻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成为日、蒋的共同目的。1945年11月20日,日本特务头目池田中将通过近藤晴雄大尉,委派特务只友少尉,…  相似文献   

6.
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中央、地方、企业与社会合作式的环境管理机制,是日本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主要模式。这种环境规制模式推动日本地方政府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着先锋和主导作用,使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由"公害大国"变成"花园岛国"。借鉴日本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实践,特别是日本地方政府在环境管理体系中所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及其所拥有的科学管理手段和民主决策机制等相关经验,对中国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裴华 《党史纵横》2004,(6):32-34
大平正芳,60年代曾任日本池田内阁的官方长官、外务大臣。1972年任田中内阁的外务大臣,曾陪同田中角荣首相访问中国,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由此,他的名字开始为中国人所熟悉。1974年3月,大平正芳代表日本政府与中国政府缔结《中日航空协定》达成协议,并签署了《中日贸易协定》。1976年底,他出任自由民主党干事长,积极推动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在福田内阁时期,他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不遗余力。1978年12月,大平正芳出任首相,日中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活跃时期。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日本观包括:日本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日必战,日本的国家制度和军阀政府是中日战争不可避免的原因;中国必胜,日本必败,这是由中日两国特点和战争性质决定的;为了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中日必须友好;对日本人民与政府及日本政府内部不同派别应区别看待,坚决支持日本人民正义斗争,反对日本右翼政客复活军国主义。  相似文献   

9.
新保守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新的思潮,也是70年代以以保守主义运动中的主流派别。美国的里根政府、英国的撒切尔政府和日本的中曾根政府都是新保守主义的典型代表。1982年11月,民族主义意识强烈的鹰派保守政治家中曾根康弘上台执政。自中曾根执政以来,日本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新保守主义政治势力在日本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以迅速提升和强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谓“内蒙”系指“察南自治政府”、“晋北自治政府”、“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三个伪政权统辖的区域,总面积506,800余平方公里,人口549余万,约占当时华北总面积的一半,总人口的不足7%。它是日本侵华期间鸦片的主要基地。对日本在这一地区的鸦片政策进行剖析,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揭露日本贩毒戕害中国人民的罪行,而且便于从更高层次上揭示内蒙鸦片在日本推行鸦片侵华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日本武力侵华的战略关系。  相似文献   

11.
国际视线     
《当代贵州》2011,(10):8-8
日本踏入“崩溃的十年”?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强震。数天后核辐射的可能性令恐慌随之而来。日本人从信任政府能顺利解决危机,慢慢转向抱怨政府和担心被欺骗。此次天灾引发的人患,暴露了日本战后的社会深层弊端:  相似文献   

12.
日本老龄化领跑全球,因此殡葬业在日本可谓“朝阳行业”,政府仅仅从一个监管者的角度进行市场规范,而不会干预殡葬市场的自由运行。日本的殡葬业主要由民间负责,政府对从业人员在素质和行业服务质量上进行指导(如厚生劳动省举办殡葬指导标准考试)。由于市场竞争充分,日本的殡葬业服务不存在漫天要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7月25日,2012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在宁夏银川举行。来自中国、日本、蒙古国、韩国、俄罗斯的32个地方政府代表参会,朝鲜驻华大使馆也派出代表参会。据了解,东北亚地区地方政府联合会始于1993年成立的"东北亚地域自治团体会议",由日本、韩国、俄罗斯和中国4个国家的24个地方省、道、州以及边区领导人在日本岛根县发起。目前,中国的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和宁夏都是会员地方政府。宁夏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参加该组织的省份。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本桥本内阁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即致力于重构一个整合的、协调的、行动一致的政府,这与西方国家倡导的“整体政府”理念不谋而合。本文阐述了日本整体政府改革的重要举措,包括结构性协同机制安排与程序性的协同机制,并对日本的整体政府改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进行了简要阐述,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构建中国跨部门协同机制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升值将对老百姓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日、美等国政府先后向我国施压,使人民币面临日渐强烈的升值压力,其根本原因与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有关。 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始于日本。日本自80年代末泡沫经济崩溃后,经济始终没有起色。为了刺激经济发展,近年来日本实行弱势日元政策,人为诱导日元贬值,但是收效甚微。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一些日本学者和政府人士将矛头指向人民币,制造了“中国威胁论”,认为廉价的中国商品大量  相似文献   

16.
在21世纪之初,日本实施了自明治维新以来最为彻底的行政改革——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试图将此前无所不包的“大政府”转变为只承担国家职能的“小政府”。这不仅是日本行政史上划时代的重大改革,而且还是日本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以及面临少子老年化的严峻局面,此次大部制改革承载了日本第三次崛起的重任。本文将就日本大部制改革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和启示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谷纪 《前线》1965,(13)
最近,美帝国主义在加紧侵略越南的战争硝烟中,不顾日本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强烈反对,唆使日本佐藤政府和南朝鲜朴正熙傀儡集团,在六月二十二日正式签订了“日韩基本条约”。很明显,美国约翰逊政府促成“日韩基本条约”的签订,反映了它不甘心在亚洲的失败,企图勾结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来进行垂死的挣扎。日本统治集团同南朝鲜傀儡政府之间的“日韩会谈”,早在一九五一年就开张了。美国一直在明里暗处,台前台后对“日韩会谈”从中撮合,  相似文献   

18.
地震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灾难,防震减灾是各国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日本2011年3.11大地震中政府、企业和国民的不凡表现为我国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多方面的经验及启示。  相似文献   

19.
正1939年9月,随着诺门罕战役的结束,一向对苏强硬的关东军也开始松动,讨论起日苏亲善和关系缓和的问题。为与苏联改善关系,日军参谋本部从1939年11月开始讨论一个计划,提议将中国分割为日本、苏联和蒋介石政府分别掌控的三块势力范围,其中"满洲"是日本的势力范围,新疆及西北地区是苏联的势力范围,华南地区是蒋介石政府的势力范围。尽管日本的这一计划最终失败了,但日本仍在继续谋求同苏联改善关系,其主要目的是减少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相似文献   

20.
今年年初以来,美国从各方面对日本施加压力,要求日本在亚洲反共方面起“十足的伙伴”作用。肯尼迪政府迫使日本当局同意美国原子潜艇进驻日本港口;要求日本增加军费和扩充军备;指使日本加速“日韩会谈”,以便尽快地组成“东北亚军事联盟”;力促日本拿出更多的钱来,在“援助”不发达国家方面同美国合作:限制日本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贸易,等等,然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