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新四军军部和主力驻扎在皖南的部队1万余人,活动范围仅限于安徽省泾县和繁昌一带纵横不到100公里的狭窄地区,且北临长江沿岸日伪据点,东、西、南三面有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部驻地,可说是一面临敌、三面受围。面对复杂局势,新四军时时有被围歼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9000余人,在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的率领下,从云岭驻地出发,开始奉命北移。1月6日,当部队行至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指战员英勇抗击,与敌人激战七昼夜,终因敌众我寡、弹尽粮绝而失败。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在云霄革命斗争中得到充分应用。1936年初,敌人兵分两路进攻革命根据地:一路是国民党七十五师和县保安队陈建雄部400多人进攻白石地区各村庄;一路是国民党八十师在粤军一五八师配合下,动员了云和诏三县壮丁队、保安队共1000多人,向乌山根据地发动全面进攻。敌人采取“驻剿”与“搜剿”并用的战术  相似文献   

4.
正被称为"千古奇冤"的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震惊中外的反共事件,是其精心策划聚歼新四军的险恶阴谋。1941年1月4日,驻皖南泾县云岭的新四军所属部队九千余人奉命北上,到日寇后方开展游击战争,途经茂林时,突遭国民党七个师、八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寡不敌众,除突围两千余人外,三千多人壮烈牺牲,其余被国民党军队搜俘。  相似文献   

5.
1989年第3期的《四川师大学报》载朱峰文认为,叶挺是被俘而不是被扣。据新四军军部保存的档案《皖南事变要报》记载,“叶挺军长亦负伤被俘”。周恩来于1941年1月19日写的《新四军皖南部队被围歼真相》谈到叶挺情况时说:“打伤了他的臂后,捉起来加以污辱。”陈毅在《论皖南事变及新四军的态度》中,更多次提到“叶挺军长负重伤被擒”。国民党军52师上报也说:“156团第二营第四连十四日十六时搜剿鹿角山以西山冲中,将叶挺俘获。”顾祝同第三战区少将参谋处长岳星明和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参谋处长武之棻在解放后写的文章,也都说叶挺是被捕。事实是:叶挺为挽救危局,主动下山与国民党军108师谈判,但还没来得及下山,就被敌人的搜山队俘虏了。  相似文献   

6.
新四军在皖南活动的地区,东起芜湖、宣城,西至青阳,是一个横宽百余公里、纵深约五六十公里的狭长地带。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示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正、副参谋长的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之冀察地区。11月9日,朱、彭、叶、项复电何、白,据理驳斥了国民党的无理要求,但为了顾全抗战大局,仍答应将皖南新四军部队调赴长江以北。蒋介石对此却不予理睬。11月14日,他制定了“剿灭黄河以南匪军计划”和“解决江南新四军案”。接着,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21,(1)
抗战全面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关于编组新四军的协议,原活动在闽北、闽东等地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三支队。张云逸兼任支队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下辖第五、第六团,全支队共2100余人,担任策应第一、第二支队挺进苏南,保卫新四军军部领导机关及后方单位等任务。1938年6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航运线,以策应对武汉的进攻,命令驻芜湖的8伪军加强攻势。应国民党第三战区之邀,新四军三支队开赴皖南前线,接替国民党军-四四师在红杨树镇、青弋江、峨桥一带的防务。  相似文献   

8.
1941年1月4日,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遵命北移的皖南新四军9000名官兵,在7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重围之下,除2000余人突围外,大部战死或被俘。特别是那些不幸落入敌人魔掌的女战士,在敌人的牢狱里,凭着革命者大无畏的胆识和精神,一方面蔑视敌人的刑讯,适时地给以舌剑唇枪的还击;另一方面还要千方百计地抚慰自己受难的战友,相互鼓舞,团结对敌。当她们身临敌人的刑场时,在生命最后一刻所迸发出来的火花是那样的绚烂和璀璨。她们用自己的鲜血写下了壮丽的人生诗篇。  相似文献   

9.
梅兴无 《党史博览》2021,(10):47-52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皖南第3纵队司令员张正坤率部与顽军血战七天七夜,最终伤重被俘,是除叶挺之外被国民党军扣押的新四军职务最高的将领.张正坤在上饶集中营坚贞不屈,1941年秋组织越狱,为掩护难友英勇牺牲.  相似文献   

10.
皖南事变后,不少人对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等人所引导的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问题提出质疑.笔者试从当时的现实条件出发,就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问题谈点个人看法.1940年10月国民党当局发出皓电,强令江南(包括苏南、皖南)所有新四军部队限期北移.中共中央从团结抗战大局出发,于11月初作出新四军江南部队北移至长江以北的决定.至11月中旬,经叶挺与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谈判,顾祝同同意皖南新四军经苏南移苏北,  相似文献   

11.
1946年夏初,陈毅军长带领新四军驻扎在鲁南苍山县一带。当时国民党一支坦克部队驻在峰县,妄想消灭新四军。可是这些愚蠢的“乌龟”根本摸不着新四军真实情况,不敢轻举妄动。陈毅呢?一心想得到敌人的坦克,可一时又下不得手。  相似文献   

12.
闻名于世的上饶集中营,是国民党1941年1月初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法西斯人间地狱。这里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与敌谈判时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和部分从东南各省抓来的共产党员、爱国进步人士共700余人。这些爱国志士在狱中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同凶残的国民党特务进行了英勇斗争,成功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谱写了一曲气贯长虹的无产阶级正气歌。  相似文献   

13.
魔窟脱险(1941)1941年1月4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从云岭驻地出发绕道北上。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英勇奋战7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少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叶挺军长和军部8个干部隐蔽在一片竹林里,邵宇也在其中。由于国民党军缩紧包围,已经冲不出去,在叶挺下令毁掉武器后,他们被捕了。叶挺被国民党扣:,其余人被:往上饶集中营。上饶集中营是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囚禁新四军战士的几个集中营之一。为便于看管,特务们把被囚新四军官兵…  相似文献   

14.
洪明亮 《党史文苑》2007,(11):34-36
闻名于世的上饶集中营.是国民党1941年1月初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法西斯人问地狱。这里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与敌谈判时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和部分从东南各省抓来的共产党员、爱国进步人士共700余人。这些爱国志士在狱中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同凶残的国民党特务进行了英勇斗争,成功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谱写了一曲气贯长虹的无产阶级正气歌。  相似文献   

15.
百花园     
《湘潮》1998,(2)
皖南事变后刘少奇的一次历险1940年11月,在苏北盐城组建了八路军、新四军华中总指挥部,刘少奇兼任政治委员,统一领导江北各地军民的对敌斗争。皖南事变发生后,刘少奇对皖南新四军的遭遇忧心忡忡。为了打退国民党的猖狂进攻,他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他经常守候在电台旁,向党中央汇报苏北及整个华中地区的政治和军事形势,聆听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调动新四军、八路军江北部队,反击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1月9日,国民党军队企图在盐城包围中共中原局领导机关。刘少奇一面指挥部队打击敌人,一面指示译电员将所有记录下来的密码…  相似文献   

16.
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破坏团结的反共事变.1941年1月4日晚,新四军军部和所属部队9000多人奉命由泾县云岭分成3路纵队出发向南绕道北移.6日黄昏,走到茂林地区,遭到预先埋伏的国民党第三战区顾祝同的第32集团军上官云相所部袭击,新四军奋起抵抗.不久,陷入国民党军7个师8万多人的重重包围.新四军血战七昼夜,终...  相似文献   

17.
1941年1月1日深夜,刘少奇正准备上床就寝,机要员送来新四军军部急电。电文说:“我们决定全部移苏南。”此电是发给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并告诉刘少奇、陈毅的。刘少奇看了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项英终于同意率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转移了。担心的是,现在向苏南转移能安全吗?长期以来,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驻在皖南任县、繁昌一带纵横不到100公里的狭窄地域,北临长江,和日伪沦陷区,东、南、西三面被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监视着。中共中央鉴于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的险恶处境,三令五申要其北移。项英由于受王明右倾错误的影响,对中…  相似文献   

18.
<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随后,八路军、新四军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主要城市陆续设立了办事处,有的称通讯处或交通站。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后,八路军办事处也称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但通常仍称八路军办事处。八路军设在各地的办事处主要有:驻陕办事处、驻晋办事处、驻南京办事处、驻沪办事处、驻甘办事处、驻新疆办事处、驻武汉办事处、驻湘办事处、驻广  相似文献   

19.
正上饶集中营,是国民党第三战区为关押在皖南事变中被捕的部分新四军将士,于1941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战时监狱。近日笔者实地考察和走访了上饶集中营,在这座法西斯式人间地狱里,被囚的共产党人、革命志士开展了艰苦抗争,谱写了一曲曲英雄壮歌。战时监狱上饶集中营是皖南事变的历史产物,是国民党第三战区的战时监狱。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11  相似文献   

20.
正1944年夏天,由中共安徽省旌绩县委书记唐辉领导的绩溪游击队,在皖南鸡公关伏击了国民党顽军五十二师(皖南事变中"围剿"新四军的主力师之一)运输队,不费一枪一弹,缴获了步枪子弹2.9万发、手榴弹1000枚,不仅武装了自己,还有力地支援了皖南各支游击队和浙西游击队,并将一部分弹药护送过江支援了新四军第七师。这是皖南游击队继庙首第一仗后,又一次影响很大的战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