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导读     
《春秋》2011,(6):1-1
美洲致公堂是晚清时期重要的海外华侨组织.也是中国致公党的前身。1904年孙中山。加入美洲洪门,对致公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于1911年决定同盟会会员一律加入致公堂:辛亥革命时期,美洲致公堂积极筹款支援革命,它所捐助的大量经费成为辛亥革命起义.经费的主要来源:洪门致公堂众多成员也是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惠州起义等二系列...  相似文献   

2.
中国致公党在旧金山建立1925年10月10日,曾在辛亥革命时期追随和资助孙中山先生、对推翻清王朝作出了贡献的海外洪门组织美州致公堂部分人士和香港、澳门的洪门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五州洪门第四次恳亲大会,决定以洪门致公堂为基础,组织华侨政党,定名为中国...  相似文献   

3.
陈立波  李海峰 《春秋》2011,(6):4-6,1
美洲致公堂是中国致公党的前身。它是当时最大的海外洪门组织,在辛亥革命时期曾追随和资助孙中山先生,对推翻清王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致公堂源于清时的洪门组织天地会.属于秘密组织。天地会又叫三点会、添弟会、哥老会等,它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团结互助”为目标。追述致公堂的起源。则众说纷纭。但主要有几种说法:郑功创会说、...  相似文献   

4.
出开平市往东方向约12公里,就是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极富岭南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老镇——赤坎镇。离镇不远的中股村,是著名的爱国侨领、洪门致公堂创始人之一的司徒美堂(1868—1955年)诞生地。他14岁赴美,17岁加入洪门致公堂。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组织了以“锄强扶弱、除暴安良”为宗旨的安良堂,致力保护华侨在居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事业,与海外侨胞紧密相连。在他长达40年的革命生涯中,有大半时间是在海外度过的。他在世界各地进行了长时间的多方面的革命活动,得到各阶层爱国侨胞的热烈支持。洪门致公堂作为海外天地会组织,在世界各地的华侨中特别是在美国、加拿大有很大的影响。1903年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写道:“致公堂者,……各埠皆有,……全美十余万人中,其挂名籍于致公者,殆十而七、八。”该组织对革命的态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全美洲华侨对待革命的态度。孙中山对美洲华侨的争取能否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将取决于致公堂的向背。为动员致公堂…  相似文献   

6.
从辛亥革命到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的100年,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主体在几次里程碑式的事件推动下,实现了一系列飞跃,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孕育并催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陈建波 《北京观察》2011,(10):60-61
在我的收藏品中,有一张特殊的纸币,每当看到它,我都有种激动的心情,让我常常浮想联翩。它是辛亥革命成功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条件之一,同时它也是广大华侨热爱国家、心系祖国命运的见证,还是与中国致公党有历史姻缘的致公堂和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合作的历史见证,它就是“中华民国金币”券。  相似文献   

8.
华侨是中华民族的海外支脉,是炎黄子孙的特殊部分。在中国历史上,不论是繁荣昌盛期,还是国运多舛时,华侨总有一颗爱国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几近亡国灭种,但在亿万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共同努力之下,取得辛亥革命的伟大胜利,其中海外侨胞功不可没。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从文化渊源、国情骤变、思想发展、主体觉醒等维度,全面探讨近代华侨对辛亥革命贡献的若干缘由。  相似文献   

9.
清明节扫墓     
今年四月四日清明节,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庄明理、中国致公党中央副主席许志猛,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等专程前往北京西郊八宝山墓地,为已故华侨领袖和为侨务工作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士扫墓,缅怀他们的业绩. 他们首先来到瞻仰厅,把一只盛满月季、黄菊、马蹄莲等鲜花的大花篮敬献在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廖承志的骨灰盒前,鞠躬致敬. 接着,他们又来到公墓东侧松柏葱鬰的墓地,在前美洲华侨领袖、美洲洪门致公堂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司徒美堂,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侨联副主席彭泽民,前中侨委副主任李铁民的墓前敬献上花篮.  相似文献   

10.
青田县是我国著名侨乡。截至2006年,已有约23万青田籍的华侨华人分布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移民人口的急剧增加为海外青田侨团的创立奠定了基础,随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海外青田侨团运势而生,其中以同乡会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荷兰青田同乡会创建开始,到目前已成立了约30个同乡会组织。本文试通过对青田移民的概况、同乡会的产生、分布以及同乡会活动等方面的论述,对青田同乡会作一系统分析,以期对海外青田华侨华人发展状况有更多了解。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侨胞人数最多的一个国家。海外华侨不仅对侨居国的开发和发展经济起着重大的作用,而且,他们还具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和革命传统,对祖国的革命事业和经济、文教、福利事业,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华侨是辛亥革命的强有力的支持者。”①他们从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大力支持革命,并和祖国人民一道积极参加革命斗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曾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华侨有功革命”“华侨是革命之母”。②华侨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推翻封建帝制的伟大事业,多次组织过武装起义。为筹措起义经费,孙中山先生飘洋过海,四处奔波,得到了海外华侨倾心相助,全力支持。如图“中华民国金币”券就是孙中山先生海外筹集起义经费时发放的凭证,也是众多海外华侨支持辛亥革命的有力物证,凝聚了海外赤子爱国报国的拳拳之心,在中国近代纸币债券的收藏研究中倍受瞩目。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在举世闻名的抗日战争中,海外华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则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共在组织和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中,华侨工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客观的论述和评估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华侨工作的方针政策及其历史意义,对于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动和鼓励海外华侨参加祖国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洁薇 《传承》2012,(12):80-81,95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华侨和辛亥革命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孙中山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被迫逃亡国外,直到1911年武昌起义,十五六年间,他基本上都是生活在海外,并以海外华侨地区为基地领导中国革命。笔者在这几年来征集和整理与辛亥革命相关的文物史料过程中,目睹不少华侨支持辛亥革命的实物,这些珍贵史实正好见证了华侨为辛亥革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近三十年来,关于辛亥革命与南洋华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南洋华侨对辛亥革命的贡献;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相关的南洋侨领研究;辛亥革命时期华侨社会思潮研究;孙中山在南洋的筹款活动;辛亥革命时期的南洋华文报刊等几个方面。从总体上看,研究成果较多,研究视角有所扩大,但研究领域分布不均,水平参差不齐,仍有许多可以拓宽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关于华侨对辛亥革命的贡献问题,人们已作了充分的肯定和较详尽的研究。孙中山曾指出:“华侨有功革命”,“华侨为革命之母”。又云:“我海外同志,昔与文艰苦相共,或输财以充军实,或奋袂而杀国贼,其对革命之奋斗,历数十年如一日,故革命史上,无不有华侨二字”。对华侨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作了较高的评价。华侨有功于辛亥革命,这是确定无疑的。然而,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华侨为革命之母”这一名言?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中华侨的功绩呢?这仍是一个有待于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吴平 《八桂侨刊》2011,(3):15-18
辛亥革命时期,广大加拿大华侨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为起义捐资助饷,从经济上大力支持辛亥革命。加拿大华侨为巩固辛亥革命成果,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中又立新功。加拿大华侨为推翻封建帝制的民主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从改良到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驱逐侵华的帝国主义列强三个方面唤起了海外华侨的民族觉醒。这种民族觉醒,对此后华侨支援祖国民族民主革命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民国成立至抗战以前,海外华侨积极参加辛亥革命纪念活动,使该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他们通过辛亥庆典仪式表达爱国热忱,通过发表政见表达对祖国安定繁荣的渴望。此过程既传承和发扬了辛亥精神,又增强了华侨的凝聚力,升华了其民族情感,对华侨民族精神的塑造具有积极意义,为此后华侨积极支援抗战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全球都在关注着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日益得到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全球经济中心正处于重新组合与转移之中。今后的50年至100年,将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黄金时期,全球中华儿女都将为此而共同努力。现今,如何解决好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的统一大业,是我们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海外华侨华人都曾发挥过独特的作用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上个世纪初叶的满清封建统治末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先行者,以海外为基地发动了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海外华侨华人积极响应参与并给予了巨大的支持,从而取得了辛亥革命的成功。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