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解放崔建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这是我国改革理论的一个重大实破,是劳动力部门所有制向劳动力个人所有制的一次质的飞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一次大解放,它将有助于我国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主义史上的三次飞跃李会滨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学说,源远流长。如果从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奠基人托马斯·莫尔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一书算起,已有四百八十年的历史了。纵观近五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从乌托邦的荒原到达科学的境界,从科学理...  相似文献   

3.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社会主义始终是千百万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孜孜以求的理想。追踪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轨迹,我们看到从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至今一个半世纪以来,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三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  相似文献   

4.
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性贡献钟康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在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两次巨大的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30年代找到并确认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有中国...  相似文献   

5.
论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制化周鹄昌党的十四大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国家经济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为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应当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的历史飞跃和扬弃?——与陈林同志商榷高放一、不赞同多次飞跃说是出于对别人观点的误解《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第5期发表中共中央编译局陈林同志写的《社会主义的历史飞跃及其扬弃》一文。作者对目前我国学术界流行的社会主义学说在发展史上有...  相似文献   

7.
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意义杨建成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伟大旗帜和纲领,也为西方有识之士誉为“第二个《共产党宣言》”,成为当代社会主义的旗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8.
遵循“两个飞跃”思想 探索农村发展道路山西省副省长王文学邓小平同志“两个飞跃”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的十几篇文章中,最具代表性的论断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  相似文献   

9.
自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而不断向前发展,经历了几次历史性的飞跃。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写下的《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写下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灵活运用了  相似文献   

11.
从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完整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到现在,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已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首先建立,通过改革开放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三次飞跃。当前,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时刻,研究怎样坚持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的模式更具特殊意义。理论社会主义与实践社会主义产生了差距,这是一个事实,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预想,“社会主义的胜利一定要在资本主义所造就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充分发展、无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伟大纲领———论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的战略意义一我国农村怎样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跨入21世纪,怎样把握今后1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要有“两个飞跃”的思想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第一次飞跃是与毛泽东同志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第二次飞跃是与邓小平同志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毛泽东是推动第一次飞跃的主将,又是推动第二次飞跃的先驱者。在第二次飞跃中,他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上提出了重要的理论观点,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全面确立起到了启航开道的作用。他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驱者。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许多正确的、至今仍有重要意义的理论观点。这些理  相似文献   

14.
形成·破题·定位──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几点思考徐伟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中共十二大主题词的提出为其形成标志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史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作为这一伟大飞跃的理论结晶,一种新型的关于中国社...  相似文献   

15.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我国5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风雨历程和辉煌的成就:思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过程、忆思想解放的步履维艰、说大江南北的改革硕果。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编辑出版了《探索新路构筑辉煌》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论文集》收录了31篇论文,作者围绕中国社会主义50年的探索———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主题,从不同的学科、以独特的视角、运用翔实的史料作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理论研究和…  相似文献   

16.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说到,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六十多年的进程中,曾发生过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第一次飞跃曾使我们认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系统地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国际环境等一系列基本理论。毛泽东同志曾根据这一飞跃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基本教材,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今天,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第二次飞跃,又使我们认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庞元正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的悼词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两次伟大革命,实现了两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造就了两个伟大人物。在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  相似文献   

18.
吴绍丽 《湖湘论坛》2001,14(5):30-32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于今年初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的。他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在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思想之际,重读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论修养》)一书倍感亲切,尤其感到该书所阐明的思想意识修养问题与“以德治国”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感到重新学习和研究刘少奇《论修养》一书,对于贯彻“以德治国”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论修养》对共…  相似文献   

19.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四个时期,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实现了四次历史性飞跃。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阐述了实现这一伟大变革的途径、手段和社会力量,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的第一次历史飞跃。19  相似文献   

20.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新飞跃──学习江泽民同志《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体会蔡醒民江泽民同志在五中全会闭幕时所作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以下简称《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针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