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淮  王梓 《法制与经济》2004,(10):28-31
她是一名英姿飒爽、受人尊重的“女警花”。因容貌出众、业务能力强,她曾两度成为某知名公安杂志的封面人物。一个“黑社会”老板抓住了她“虚荣”的致命之处,将她包养,诱她染上毒瘾,又将她抛弃……毒品吞噬了她的灵魂。为筹集毒资,她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召集三陪小姐等人敲诈勒索,乃至被逐出公安队伍。在一次缉毒行动中,她为逃避抓捕跳楼自杀未遂。2004年6月,她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警花”凋谢了……  相似文献   

2.
近日.一位老人来到河南省偃师市公证处.申请办理遗嘱公证。原来.老人共有三个子女: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因为自己身体不太好.也为以后对子女有个交待.所以趁神智清醒时想立个遗嘱。遗嘱的内容是处分她与丈夫共有的一处房产,等她去世后,将这处房产中属于她的产权给三个子女共同继承。公证员同老人进行了谈话.得知她的父母早已去世.她与丈夫是原配夫妻.现其丈夫已去世一年多了.只有三个子女。公证员向她解释,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是父母、配偶、子女。如果她不立遗嘱.等她去世后.她的遗产应由其三个子女共同继承.如果她立遗嘱也是给三个子女共同继承的话.那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结果是一样的。一般来讲.公民要将遗产留给法定继承人中的某些人或某个人.或者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可以通过立遗嘱的方式来实现。像她这种情况,即使不立遗嘱.也能实现她的愿望。她听了公证员的解释.还是坚持要立个遗嘱公证一下.并道出其中的隐情。  相似文献   

3.
苏州的一个小区惊现一具腐烂女尸,死者是在苏州打工的一个女孩子。她的社会关系极为简单,谁会要了她的命呢?警察在排除了2000多个嫌疑对象后,仍然没有锁定真正的凶手。就在案件陷入僵局之际,死者的一部手机出现了。凶手也因此落网。原来,凶手是一个劫匪,他看见死者非常漂亮,便误以为是被老板包养的二奶,进屋抢劫,遇到反抗后杀了人。  相似文献   

4.
无奈“寡妇婆” 韦女士离婚已经好几年了,将孩子抚育成人后,生活突然 间又变得空荡荡的。一个人在外为基本的生活奔波,一个人打 理偌大的房子、东吃一餐西凑一餐对付自己孤独的胃。韦女士 惊讶地发现,在她曾工作过的单位,和她经历相似的女工竟然 有五六个! “我身边全是些‘寡妇婆’。”韦女士的笑声里有些自嘲的意 味,“孤孤单单这么多年,我们也想找个能陪伴左右、能和自己 走过下半生的人。但是,真到这个境况才知道,找个称心如意 的人好难!”韦女士无奈地告诉笔者,像她这样 的下岗女工,支付日常…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东北少女孔玺到深圳寻梦,经不住诱惑成为亿万富翁的“二奶”。当她发现委身的老板除其之外还包养着“三奶”、“四奶”、“N奶”后,通过自杀和出逃摆脱了灵魂的枷锁。奇怪的是,当获得自由与真爱后,她又难以割舍对纸醉金迷生活的丝丝眷恋,重新投入富翁怀抱。于是,一只翅膀伸出笼外的爱情在晴空翱翔,一  相似文献   

6.
我想上学,但小艳却拒绝回学校读书,因为不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不知道该住男生宿舍还是女生宿舍?我想不通……52岁的农妇不知道当年自己的善良行为是救了这个弃婴一命,还是害得她要承受如今的痛苦。2月22日,农妇一直流着泪说完了小艳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妻子的秘密     
2014年3月,一部夹杂着家庭阴谋与情仇恩怨的电视剧《妻子的秘密》正在热播时,一场现实版的阴谋与爱情降临在北京某电视台编导夏林头上。他细心呵护的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与亿万富翁有过"包养关系"的妻子只是想找个北京人华丽转身并为她的儿子安上北京户口。这种只在电视剧中见过的桥段让夏家炸开了锅。  相似文献   

8.
“我想上学”,但小艳却拒绝回学校读书,因为不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不知道该住男生宿舍还是女生宿舍?“我想不通……”52岁的农妇不知道当年自己的善良行为是救了这个弃婴一命,还是害得她要承受如今的痛苦。2月22日,农妇一直流着泪说完了小艳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方舟 《法律与生活》2016,(12):52-53
熟悉的身边人 不知你是否留意,我们身边常有这样类型的人—— 怯懦的人,如王女士.年仅55岁的王女士远比同龄人显老态.尽管有些耳背,但是,听见大的声音时她还会不由自主地发抖.王女士生长在一个父母每天一小吵、三天一大闹的家庭,从小她就温顺听话、内向怯懦,总是沉默寡言.她的丈夫是个说话粗声大气的人,他大吼时,王女士会发抖.但她总是默默地承受,不习惯主动表达.在丈夫的吼叫声中,她战战兢兢地生活了30年.心理师问王女士:“哪些因素会导致丈夫对你吼得更厉害?”王女士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一脸茫然地低声说:“不知道.在家,他想吼就吼.”  相似文献   

10.
名人论钱     
卢梭:节约与勤勉是人类的两个名医。 海明威: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 约翰生:金钱和时间是人生两种最沉重的负担,最不快乐的就是那些拥有这 两种东西太多、多得不知道怎样使用的人。 叔本华:无知和富有在一起,就更加身价大跌了。 托尔斯泰:没有金钱是悲哀的事情,但是金钱过剩则倍过悲哀。 诺贝尔: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于想它,将会成 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  相似文献   

11.
2013年3月13日,江苏省宿迁市法院判决了该市首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刑事案件,火锅店店老板和厨师均获刑,因为他们在火锅汤料里加了罂粟粉。我第一次见到案件的第一被告人"湘鹅庄"汤锅料理店老板汪云时,她正来办理继续取保候审手续。她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精明、干练。见到我们,她有些不安和恐慌,焦急中还不忘向我们打听第二被告人邵国的情况,能看出她对这位厨师长有几分愧疚。  相似文献   

12.
有一对夫妻想要"二宝",就给大宝写了永远第一爱她的"保证书",爸爸妈妈双双签名,大宝批准"可以",并且下令"哪个也不许擦",歪歪扭扭的笔迹,一本正经的口气,让人忍俊不禁。起初跟大宝说想给她要个弟弟、妹妹后,大宝也是想不通,父母于是暂时搁置了二胎计划。直到大宝看见别家二宝的可爱,有所松动,又有了父母的"保证",这才"批准",于是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准备迎接新成员的到来。而其他的家庭却没有如此  相似文献   

13.
在法庭里见到小涵(化名)时,我眼前一亮,她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虽然肤色有些黑,但五官轮廓清晰错落,眼睛很大。也许因为有太多人在场,她低垂着头,可这依旧掩饰不住她的美丽。  相似文献   

14.
禾子  杨锋 《检察风云》2001,(10):18-19
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大舞台” 王萍是泰州郊区人,父亲没有文化,母亲连正常人的智商都没有。虽然生在这样一个先天不足的家庭,王萍却心比天高,发誓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 能说会道、颇有心计的王萍,冷静把自己分析了一番:文化不高,又无一技之长,要后台没后台,要钱没钱。苦思冥想,得出了一个结论:唯一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仅是自己的一副肉身了。 20岁的王萍决然告别穷家,只身来到宝应县城闯码头。她起先在长城饭店打工,不长时间,竟做到了县城做早点生意的晨恰大酒楼的大堂经理。然而,毕竟  相似文献   

15.
近日,媒体披露的<记者拍区长低头照被辞>的新闻,读后让人深感震惊.   新闻的大意是:2008年1月,北京市通州区召开两会,<通州时讯>在发表邓乃平区长代表区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配发了记者王力利拍摄的邓区长念报告的一幅照片.第二天下午,王力利就因那张照片被辞退.原因是那张照片"邓区长低着头","区领导很生气",指责"区长低着头,闭着眼,形象不佳."报社领导则认定王力利拍摄的"这张照片作为图片新闻,传达大会的精神是错误的,不振奋的.难道照片想告诉读者,通川区去年的工作没有做好,区长在低头认罪."这是一个"政治事故",指责王力利这次拍摄工作中不够敬业,没能拍到区长念报告时"抬头的瞬间".而王力利则说,他等了整整半个小时,一共拍了11张,都是区长低头,然后挑了6张发给编辑.……  相似文献   

16.
<正> 一 1.谈办案效率,许多人都能接受,因为我们刚好有一个"从重从快"。可说起保护被告人的权利来,怕就会有些想不通了。对于个人来讲,国家永远是  相似文献   

17.
高远 《江淮法治》2015,(2):46-48
武汉某美容院老板冯晓,在整形医院老板的游说下,让韩国游医和冒充韩国专家的新疆人为其眼皮和鼻尖做了"微整形"。术后,眼角因为切得太多,冯晓只要在户外活动,风沙总会吹进眼睛,更令她生气的是,她的鼻尖凹进去了,惨遭毁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中国整容业兴起的近10年中,平均每年因整形毁容的投诉近2万起。整形业"韩风扑面",但对个别求美的消费者来说,整容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社会》2007,(1):41-41
问:几个月前,我来到一家加工厂,工厂老板和我口头商定每月给我600元工资,不过得先试用3个月,试用期间每月工资400元。试用期满后,我多次找到工厂老板,要求签劳动合同,可老板却总是推托,工资也不按时发放。不久前,我提出要辞职,想要回工厂拖欠的工资,但是老板却说我只是个试用工,没有跟厂里签订劳动合同,我想走就走,工厂没有义务给我补发工资。请问:没签劳动合同能否申请仲裁?  相似文献   

19.
绝望与希望     
生活中有时也会面临一种绝境,这种绝境让人心生一种沉重,压抑得连呼吸都很困难,仿佛人生真的走到了尽头。然而,绝望中往往孕育着生机,绝望的同时又会让人萌生希望。这里的关键是要有一种不绝望的心态——不肯低头。我的一位朋友化伟去南方闯“商海”,三年后她已赔得净光,身无分文,几十万本钱从她昔日曾拥有的五彩梦中飞了出去。叫山山不应,叫水水不灵。她感到自己陷入了绝境,一天清晨,她站在五十多米高的一座大厦顶上,想就此让自己的灵魂升入天宇,化成一片不再有压抑、痛苦和忧伤的白云。晨风掀动她的衣裙和满头的秀发,让她燥热的脸和不平静…  相似文献   

20.
狠气与骨气     
这世上有些人好讲狠气。 1997年12月2日《新民晚报》披露的保姆韩国英的遭遇便是一例—— 11月8日这天,当韩国英赶到位居上海市古北新区太阳广场的日本籍居民松木家从事涉外家政工作时,在大门口被保安拦住,被告知“保姆只能从地下室进出”。11月14日,广场负责人叫工作人员强押韩国英从地下室进入,并警告说,“就算老板来接她,也不允许她从正门进入,原因就是她是一个保姆,是一个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