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风险社会已成为国家治理面对的新常态,传统治理向韧性治理的模式转型升级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议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时代特征导致风险的自发生成、扩散与叠加,风险社会加剧传统治理模式失灵,能力提升推动风险社会治理“转脆为韧”。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风险社会韧性治理的问题表征包括多种价值失衡与弱化并存、管理结构僵化与管理流程异化凸显、能力欠缺与不足叠见层出。推动公共价值回归,重构社会公共秩序;克服组织结构性张力,破解传统治理机制梗阻;创新数字技术赋能,构建风险共担与学习能动机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风险社会韧性治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王庆怡  谢炜 《世纪桥》2020,(6):90-9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明确指出:"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2020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基层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社区风险治理能力的一次检验。实践证明,在疫情大考面前,城乡社区在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暴露出有待加强的某些短板,所以研究探讨怎样建设一个更具有韧性的社区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当前风险社会成为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亟须适应的新常态,韧性城市是应对风险社会的有效选择。从环境韧性、社会韧性、组织韧性和经济韧性等维度分析城市韧性在风险社会语境下的应对。并基于当前城市韧性建设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凸显,空间功能规划不合理;韧性文化尚未形成,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制度建设执行不力,治理思维能力欠缺;城乡差异明显,个体应对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生态保护,冗余设计,着力提升环境韧性;广泛宣传教育,多元主体协作治理,努力提高社会韧性;优化制度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努力提升组织韧性;地区协同发展,多元保障支持,着力提升经济韧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风险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代风险,单靠政府部门是无法有效应对的。各种社会组织以其丰富的社会资本在风险治理、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与社会组织建立风险治理机制,利用后者社会资本导入风险治理的各个环节,以实现治理的目标。为此,政府应通过扩大社会组织的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支持等方面培育和利用社会组织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5.
李永超 《学习论坛》2006,22(3):71-7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一项新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是在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的基础上,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而提出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社会安全运行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风险加剧严重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防范、治理社会风险,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良性运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容志  宫紫星 《探索》2023,(5):119-133
工业社会中形成的以综合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等科层制为主要特点的公共安全治理范式越来越难以应对日益复杂、不确定性的风险,走向韧性治理是后现代社会公共安全治理的必然要求。韧性治理将治理视为研究焦点,强调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适应性,外显为治理机制在不确定环境中动态调适以保持演进活力,具有地方性、整体性、开放性、调适性的基本特征。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从治理范式的三个维度即作为核心框架的制度、作为行为指导的政策、作为行动载体的组织着手,构建一个理解韧性治理的整合性理论框架,探讨如何使治理系统更好地适应风险、敏捷地应对风险,可以达到富有韧性的、良善的治理结果。围绕使治理系统兼具稳定性与灵活性的韧性治理目标,稳健的制度系统通过保有健全完整、多样嵌套及学习演进的基本特征以保障治理秩序的稳定,灵活的政策系统通过把握治理形势及时机随外部环境变化有准备地调适,弹性的组织系统通过调整规模结构、强化领导动员及文化营造促成治理系统在常态与非常态间衔接转换。三者在动态演变中相互建构,通过良性互动促成韧性结果的达成。制度为政策限定范围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政策的治理空间,同时指导组织行动并对组织认知、行为策略起决定作用。政...  相似文献   

7.
韧性社区是以社区共同行动为基础,能链接内外资源有效抵御灾害与风险并从有害影响中恢复,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动社区。吉林省建设韧性社区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提供理念和制度的保障;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培育社区居民的公共精神;加大对社区的物质投入。  相似文献   

8.
提升社区治理韧性是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创设和谐人居环境、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提升社区治理韧性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将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作为重要抓手,深入研究和遵循社区治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行动方向上,注重提升基层党委的领导力,充分激发内生性资源,实现以党员下沉引领矛盾处理的身份特征,弥合基层政治工作实践的有限性与治理有效性要求之间的张力;构建多元治理主体风险防控的共识力,通过积极动员、资源互补的方式凝聚力量,贯彻落实社会治理政策的基本思路;增强人民群众政治认同的情感力,通过激发群众情感共鸣,夯实社区善治的微观基础,丰富韧性社区构建的实践经验与学理要义。  相似文献   

9.
杨睿智 《探索》2024,(1):53-64
韧性在文化观念场景与学术话语场景中形成了既联通又相异的丰富意蕴,就后者而言,韧性已经成为诸多学科关注的重要概念,指向特定事物应对外部风险的适应能力。以政治学视角对韧性进行理论化的加工与透视,有助于探知国家治理可持续的内在机理,深化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理解。在系统梳理与有机整合政治学视域的制度韧性研究、政党韧性研究、国家韧性研究、治理韧性研究的基础上,在政治学对国家治理议题的知识建构与核心关切中,在韧性概念的基本内核与通约理解的前提下,可以明确将国家治理体系韧性的基本意涵界定为:国家治理体系能够对各种风险挑战进行敏捷适应和有效规制,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与优化的能力。从对概念的澄清出发,一方面,基于韧性呈现的情境与韧性呈现的要素回答“韧性何以识别”,基于所有可持续国家治理体系的普遍性质明确“韧性何以定位”,基于国家治理制度体系与国家性、行动体系与政党韧性、价值体系与韧性精神的交互关系探究“韧性何以生成”,进而实现对治理体系韧性的理论化阐释;另一方面,基于经济发展困境、技术变革风险、群体关系危机、价值多元挑战、体制内部腐化、外部环境骤变与国家治理体系“冲击—应对”的互动,解析治理...  相似文献   

10.
黄石松  伍小兰  李龙 《前线》2021,(2):82-85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从相对慢速转为相对快速的重要变轨期,也是北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十四五”期间,北京老年人口既呈现规模继续增长、增速加快、老龄化水平提升等趋势,又具有性别结构失衡缓解、受教育年限继续提高等特征。北京应抓住“十四五”重要窗口期,引导强化树立积极老龄观,全面推进健康老龄化,助力健康中国首善之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的发展引起了社会风险性的扩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在正视现代性危机的基础上,在实践中致力于拯救现代性的历史宏任,在理论层面提供了反思现代性的新视角。中国风险社会的形成、特征及其对中国公共治理的消解,客观上要求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治理:建构协商型民主政治;建构新的公共政策机制和多元文化网络治理结构;改进官僚制,构建民主、公平、开放的政府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的改革正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社会风险因素异常复杂,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了严峻挑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提升风险治理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但目前我国的风险治理机制尚不完善,与和谐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坚持防范为主、防治结合的风险治理思路,坚持宏观建构微观治理结合的基本原则,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风险治理体系,形成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的风险治理系统,增强风险治理的实效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社会风险治理日益成为社会共识,如何化解和防范风险,提升社会风险治理能力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重要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关于风险的论述和观点,为社会风险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社会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治理难度,社会风险治理面临着理念困境、认同困境、结构困境、责任困境、制度困境等一系列治理困境,政府应当更新风险治理理念,完善风险治理机制、整合风险治理资源、丰富风险治理工具、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提高社会风险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大国。虽与北欧、日本等国相比,中国还未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但快速增长的老龄化人口将带来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魏涛 《理论研究》2010,(5):28-31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致使城市容纳能力后天发育相对不足,从而为城市社会风险的产生、积聚埋下祸根,对城市的整体安全形成较为严重的潜在威胁。对于城市社会风险的治理与防范,需建立起双向沟通的互动合作风险治理模式,在政府、企业、社区、非营利组织之间构筑起共同治理风险的整体性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17.
18.
作为克服传统研究系统性、长远性不足的一种新型理论框架,韧性治理聚焦全过程治理的应对能力,具有整体性治理、协同性治理、适应性治理、内生性治理等系统性治理优势,是消除运动式治理、依赖式治理、跑腿型治理、谋生式治理及模仿式治理等乡村治理脆弱性隐忧,实现乡村善治的理性选择。基于韧性治理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嵌入-融合-实践”的逻辑,韧性治理的机制韧性、社会韧性、技术韧性、经济韧性和文化韧性与乡村治理现代化对治理体制、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基础、治理文化的要求高度契合。新时代乡村治理要着力推动常态化治理、协同化治理、数字化治理、造血式治理和内生性治理,全面增强乡村治理韧性,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20.
同春芬  王珊珊 《求实》2017,(11):61-70
积极推进老龄服务的社会化是应对老龄社会的必然选择。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发展缓慢,面临政策支持不到位、市场机制不完善、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多重困境。基于西方福利社会思想和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现状,从国家、市场、社会关系及角色的角度出发,推进我国老龄服务社会化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和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三是培育立足于社区的服务型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四是发展智慧养老,促进老龄服务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