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沂南县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政务服务、融媒体等领域的职能融合、资源整合和力量聚合,建立“三线四联”网格化治理模式,构建适应新时代乡村特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夯实“多方统筹”的基层治理架构(一)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把“创新网格化治理体系”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纳入全县机构改革大盘子统筹考虑。在机构和科室设置上,  相似文献   

2.
董加成 《奋斗》2023,(9):62-64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富裕县紧扣县情实际,坚持以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高质量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方法和新手段,着力打造“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多元化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在提升城乡治理水平、优化基层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群众安居乐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效能不断显现。  相似文献   

3.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武清区下伍旗镇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推进“三中心一体化”建设、设立三级网格员队伍、党员积分考核等方式,大力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把网格化管理融入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济南市历下区从创新体制机制着手,突出一张网管全域,建立网格事项流转处置工作机制,实行“街呼区应,网格吹哨、所队报到”等制度,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一、完善基层组织架构,筑牢基层治理坚强堡垒。成立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突出网格化服务管理职责,承担全区网格划定、网格员教育管理等工作;成立区城市运行指挥中心,承担12345热线工单、网格巡查发现、物联感知设备发现等问题受理、转派。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高碑店市以基层社会治理为切入点,在兴华路街道探索数字化社会治理新场景,打造出全省首个线上居民信息管理平台——“兴华云”服务平台,实现了网上服务与基层社会管理深度融合,不仅高效服务广大社区居民,也为加快数字化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方向.推进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能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理念由“管控为主”向“服务为主”、治理方式由“粗放机械”向“精细灵活”、治理资源由“单一分散”向“多元整合”、治理机制由“零散随意”向“系统规范”转变.进一步完善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必须突出服务重点,营造舆论氛围;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部门联动;明确任务目标,健全运行机制;厘清党政职能,激发社会活力;加强能力建设,增强整体实力;完善政策法规,确保依法治理;注重因地制宜,分类分期推进.  相似文献   

7.
《机构与行政》2023,(9):46-48
<正>近年来,平邑县立足县域实际,以党建“集成化”为引领,以机构职能“集聚化”为重点,以人员编制“集约化”为保障,以执法队伍“集效化”为抓手,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一、全域党建“集成化”,抓实“组织赋能”治理主线一是健全体系赋“动能”。完善镇街党的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体系,统筹党政办公室、党建群团工作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运行,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潍坊市坊子区锚定基层治理现代化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大胆实践探索,拓宽融合思路,积极构建完善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取得明显成效。一、基层党建与“属地管理”相融合,打造多元共治“主轴线”一是创新融合思路。将规范“属地管理”工作融入基层党建治理内容。印发《坊子区基层党建“全域提升突破年”工作指导意见》,明确规范“属地管理”工作在基层党建全域提升突破中的关键作用和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为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阜新市海州区河北街道西华园社区党委深入拓展网格化管理模式,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社区和社区党组织先后被评为"辽宁省百家示范社区""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等称号。突出"党建+网格联动",凝聚治理合力。西华园社区共有居民2561户6682人。社区党委下设10个党支部,共有党员472名。在网格化管理服务中,有225名网格员按照"便于管理、便于组织、便于服务"的原则精细划分为四级网格,  相似文献   

10.
《机构与行政》2023,(7):16-17
<正>近年来,济南市莱芜区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全面科学优化网格设置、选优配强网格力量、增强网格业务能力、强化网格工作保障,建立起以“区级领导干部—镇街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网格总长—网格员—群众”为框架的“六级联动”网格体系,实现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一、健全工作体系,夯实治理根基一是注重完善体制机制。根据工作实际设立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湘潭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县域面积大、农村人口多的实际情况,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入手,选优配强村支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党员、能人、乡贤在群众中的影响力,积极探索“党建+小网格”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形成了富有湘潭县特色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达日县结合全县社会管理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以“从党员中培养网格员,从网格员中发展党员、村级后备干部”的思路,创新基层党建模式,推行网格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北京支部生活》2023,(2):42-45
<正>“热线+网格”是探索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重大创新举措。北京市紧紧围绕“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坚持诉求靶向、事项牵引、标准衔接、数据共享,充分发挥接诉即办和网格化管理的双重优势,创新社会治理新体系、新模式、新手段,推进管理与服务有机融合,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足功夫,实现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提升了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网格化管理不仅是地方实践热点,也是我国学术研究热点之一。基于对既有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网格化管理实践逐渐走上了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发展轨道,并已成为国家治理基层社会的重要政策工具;随着实践的发展,网格化管理研究主题不断被扩展与细化,研究话语逐渐从管理话语体系转向了治理话语体系,研究议题的设置深受地方实践与国家政策话语的影响;作为一种行政主导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网格化管理虽然在权力下沉、资源整合、清晰化治理、精准化服务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其强烈的技术化与行政化属性,不仅不利于社区自治力量的成长,而且还暗含着基层治理的"内卷化"风险;网格化治理与网络化治理是当前学界重点讨论的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综合运用规范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等研究方法,从理论与经验层面进行全方位学理分析,以期能够用丰富的经验材料与事实证据讲好中国基层治理故事,最终生产出能够指导社会发展的新知识。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和平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从“选、育、管、用”四个环节发力,加强网格党支部“领头雁”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党建+网格”基层治理体系路径,不断强化网格化实践应用,有效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相似文献   

16.
高佳丽 《党建》2024,(2):56-57
<正>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受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神经末梢”。网格化管理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方面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陕西省韩城市立足自身实际,坚持党建引领,着眼域内“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特征以及城区面积小、人口密集,山区面积大、人口分散且多为老年人口的现实情况,树立“小切口、大改革,微创新、大集成”理念,着力构建“一网统管”体系,纵深推进网格化管理,积极探索契合实际、务实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东丽区积极构建“党建为引领、多元化参与、网格化管理、精准化服务、智能化应用”的“一引四化”基层治理体系,全区基层党组织科学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以来,高密市围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从优化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力量等方面入手,按照“试点先行、统筹推进、多维联动、注重实效”思路,创新打造一站式综合调处“平安小院”基层治理模式,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一、优化机构设置,筑牢“一站式”治理基石一是指导组建镇级社会治理委员会,由信访、政务热线、网格化服务、公安、司法等领域的相关机构、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香河县钱旺镇党委政府在强化基层基础上持续发力,结合自身实际,将基层党建充分融入到社会治理工作之中,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制度机制,以"三个带头""三个打造""五个坚持"为抓手,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网格,打造党建与环保、综治有机融合的新格局,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显著提升,为实现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按照“山水花园·智慧城市”发展定位,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打造集“智慧党建+网格数据+为民服务+智能互动+辅助决策”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智慧街区”,实现了服务居民零距离。“智慧党建”凝聚社区服务力量依托“智慧街区”和社区网格化管理,把居民党员纳入“智慧街区”平台服务范畴,将支部建在网格上,推动党员到社区报到,强化对辖区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教育、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