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世界大变局中,习近平同志立足中国、关切世界,创造性地提出了文明交流互鉴观。这一文明交流互鉴观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交往理论为理论依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置的交往智慧为文化底蕴,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明交往思想为重要理论来源。它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其现实起点直接源于对人类文明面临共同挑战的积极应对,实践要求囊括于“三大超越”的深刻内涵: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价值导向落脚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充分彰显出中国对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大国担当,具有深远而持久的世界意义,其现实践行必将助推世界交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2.
粟莉 《理论导刊》2018,(11):39-44
习近平总书记热切关注新时代人类文明发展走向,他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立足于五千年悠久的中华文化传承,科学把握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时代潮流,形成了以交流互鉴、和谐共生为核心内涵的多样文明重要论述,精辟论述了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和人类进步的源泉;系统阐释了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交流学习、深入了解、相互借鉴、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处理文明关系的基本准则;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多样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意蕴,指出文明交流互鉴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供重要动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奠定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为推动人类文明创造性发展提供源泉。习近平多样文明重要论述为构建和谐共生的世界文明新格局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0,(5)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形势下,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前所未有,使得全球开始思考:人类文明发展的出路在哪?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发表了围绕人类文明交往问题的一系列相关论述,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其中,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交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深化与拓展,同时吸纳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墨的理念精髓。这一思想既是一种可以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动力,也可以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条件和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时代民生观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理论基础,具有明晰的逻辑维度。从价值逻辑看,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人民利益、国家目标三者的有机融合;从理论逻辑看,集萃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传统民生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玄圃积玉;从实践逻辑看,耦合了中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经验和新时代民生实践、科学方法、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21,(9)
人民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实践支点与价值原点。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工作的新发展、新变化,做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明确回答了新的历史阶段中维护和保障人民利益的方向,形成了新时代人民观的整体理论形态。把握其生成逻辑和价值意蕴是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的本质要求,是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的力量之源,标定"中国之治"新境界的价值坐标,为世界人民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具有科学的理论内涵、突出的理论方位和鲜明的现实指向。遵循政治建党的历史、立足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是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逻辑生成。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党中央权威、提升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三个主体层次的建设,构成了这一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摆在首位与居为统领之间的逻辑互动凸显了这一重要论述的理论方位。以党的政治建设突出思想建设的重点内容、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组织政治引领与政治功能、坚定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信仰与全党要始终紧扣民心这个最大政治,成为实现政治建设的现实指向。  相似文献   

7.
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事业"这一重大课题,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卫生健康重要论述具有历史、价值和实践三重逻辑:在历史逻辑上,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党领导人民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的时代传承;在价值逻辑上,这一重要论述是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具体展现;在实践逻辑上,这一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夯基指引。把握这三重逻辑对于领悟习近平关于卫生健康重要论述所蕴含的深层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风险与希望、挑战与愿景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内在张力与外在表现,深刻揭示人类文明的本质及其互动与发展特征,成为当下必须直面的具有根本性、战略性、紧迫性的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于中国道路实现史诗般崛起的现实成就与文明品质,习近平深刻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规律,以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展开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地阐发了“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本质论、“交流、互鉴、共存”的文明关系论和“共商、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论,从而为在21世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历史进步与和平发展,提供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明自信理念。  相似文献   

9.
段炼  金碧来 《学理论》2020,(12):1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动新时代东北振兴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发表关于新时代东北振兴的重要论述。重要论述主体内容分五个板块,即总体形势判断论、基本内涵论、四个着力论、五大发展论、坚强保证论。其中总体形势判断论是前提,基本内涵论是核心,四个着力论是总主线,五大发展论是总纲领,坚强保证论是总支撑。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立场贯穿主体内容之中,体现为根本着眼点和根本立足点。主体内容和根本政治立场,完整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东北振兴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在实践逻辑上,以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治理问题及多民族国家发展问题等社会现实问题为根本导向。在结构逻辑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前提条件,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良好国际环境,中华民族共同体则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强后盾,三者构成相互促进的"三位一体"结构。在价值逻辑上,始终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关切点,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以公平正义为基本价值原则,以共商共建共享为价值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1.
欧阳  李海青 《理论视野》2023,(12):81-87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生成的文明观涵盖了文明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具体实践的创造性产物的本质规定论、文明多样且平等存在的根本特征论、文明应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价值取向论、文明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和交流互鉴演进机制的发展演进论,及以总体协调五大文明为主体要素、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路径的实践遵循论。这一新的文明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守正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了价值指引,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狭义的党政关系是指执政党和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政府之间的关系。新时代党政分工关系的提出,绝不是对改革开放初期“党政分开”的否定,也不是重走建国初期“党政合一”的老路,而是在执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之间找寻一种新型关系的具体路径。党政分工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党政之间“一体双轨”的结构特征、“制度弹性”的角色定位和“双轨一体”的功能机制,既能保证党的全面统一领导,又能充分发挥政府的治理效能,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未来党政分工关系必将朝着更加成熟定型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遵循党的执政规律,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聚焦于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新使命,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按照人民立场的内在逻辑,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群众路线为核心要义的基本理路。新时代我党取得的系统的执政实践创新成果,正是坚持人民立场内在逻辑作用的集中表现。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我党坚持人民立场的内在逻辑是厚植党执政之基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4.
大庆精神的内在逻辑结构与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精神的内在逻辑结构中包含着鲜活的时代价值。大庆精神正是因为有着一个由三大层次 (核心信念层、观念支持层、方法操作层 )和八个组成部分 (信仰、理想 ,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 ,思想路线、领导方法、工作作风 )构成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内在逻辑结构 ,所以它才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大庆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感召激励价值、规范导向价值、教育塑造价值构成了大庆精神时代价值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从9岁入读私塾到28岁坚定确立共产主义信仰,近20年中他一直不断探索的核心问题,就是中国到底应当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社会、怎样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时代命题。这一艰难探索过程,就是青年毛泽东确立科学社会理想的历史过程,主要经历了变革意识的萌动、朦胧的追求、大本大源的探寻和科学“大同理想”的笃信四个阶段,体现出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高度统一、理论探索与实践自觉高度统一、批判精神与坚定信念高度统一、广泛吸收与创新创造高度统一的内在逻辑,对新时代广大青年树立远大志向、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的科学性在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具有现实依据,又具有理论依据;既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又符合理论逻辑。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具有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做好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提供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源自于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战略选择,内生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需求,着眼于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政治基础,服务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功能定位。这一思想不仅从核心论、本质论、规律论、方法论、关系论等方面,形成了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的内容体系,而且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构建了贴近中国实践且符合中国表达的统一战线话语体系,巩固了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统一战线基础,明确了改进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引领,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思想具有深刻的逻辑意蕴: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立场、观点对人类与自然、个体与整体和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详尽的阐释,具有深刻的辩证逻辑;二是通过顶层设计和实践分析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具有完整的系统逻辑;三是从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出发,总结历史把握人类发展趋势、立足当下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清晰的史观逻辑。  相似文献   

19.
多元文明并非彼此隔绝,全球化时代,从马克思“交往形式”中“精神交往”视角来审视多元文明关系,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多元文明“交往形式”谬误违反辩证法且对文化发展造成危害,文化相对主义持文化“孤立线性发展”观阻碍文化推陈出新,文化霸权主义试图将多元文化“归于一元”不利于文化传承发展,文明冲突论过度强调文明差异而引发文明冲突。为化解困局以重塑多元文明良性“交往形式”,以文明交流互鉴为指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以克服文化相对主义,尊重多元文明多姿多彩以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发现并传播诸文明共通“文明之美”以消解文明冲突。  相似文献   

20.
石晶 《理论视野》2023,(1):86-92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有着鲜明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道德观。新时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人政德观的应然要求和实践关切。理解新时代政德观的内在逻辑,首先要对共产主义道德观的信仰属性和规范作用进行理论确认,然后厘清政德建设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价值规定中应然与实然的“内在紧张”,最后通过构建“权力—制度—文化”实践机制激活新时代政德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