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要认真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使民族精神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精神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永不枯竭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革命先驱们用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依靠群众勇闯新路的革命斗志,铸就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这种革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在新形势下,应深入挖掘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把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为主要内涵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道路、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的凝聚,也离不开理论引导、舆论支持、文化条件、精神动力的凝聚。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是要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梦"的提出及其实现路径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后,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他再次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全面、详尽的阐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随后,"中国梦"迅速成为学界热议的一个话题,也成为引领我们前进与发展的一个新标杆。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是中华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梦阐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对中国梦最为准确的理解。中国梦的提出将会给予中华民族极大的精神动力,将会对整个民族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正确认识中国梦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强调革命精神的形态、内涵和价值,并将其作为治党治国治军的精神财富和政治资源,具有重要价值。他高度重视弘扬党的革命精神,多次走访考察革命老区,缅怀革命先辈,总结了关于弘扬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实践经验,体现了兴党强党、强军、铸魂育人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必须准确把握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本质属性、实现路径和根本保障,充分认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信中华民族必将因自身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边屯文化是指迁徙屯居边疆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在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繁荣边疆、保卫边疆历史进程中,形成以中原文化为核心,以边地区域文化为依托,融汇当地和周边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典型屯垦戍边实民文化特点的一种综合性文化现象。对于永胜县乃至云南来讲,必须充分认识到边屯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弘扬边屯文化有助于动员各族人民谱写好中国梦云南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在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习近平同志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至关重要,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从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新时期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主题、必须营造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社会氛围、必须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必须以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作为根本目标等观点。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在这种新形势下,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伟大的民族复兴,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那么,怎样弘扬和培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呢?首先,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基点和氛围;其次,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第三,还要重视提高国民素质,为弘扬和培育提供主体保障等。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能否真正做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了中国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即"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伟大抗疫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孕育的成果,既传承了生命至上、利民敬民、家国情怀、兼善天下的传统文化基因,也集中体现了革命文化的担当精神、理想主义和宗旨意识,同时还展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风貌,彰显了理论引领、科学精神、集体意识和共同体情怀。伟大抗疫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新的动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党星火燎原,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重要精神动力,推动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等伟大进程中赓续创新。基于历史性和系统性分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经历孕育形成、丰富发展、当代拓新等重要阶段,并在赓续与弘扬的人物、时间、空间等向度中交互演绎,始终表现出鲜活的、生动的、丰富的、持久的理论形态。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开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推进着我们党的革命精神的赓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的革命理想;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代的革命战略;统揽"四个伟大"是新时代的革命重心;凸显主体性地位的人民群众是新时代的革命力量;发扬斗争精神是新时代的革命品格。  相似文献   

12.
统一战线因团结而生、靠团结而兴,团结成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活力源泉。大团结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和复兴伟业的内在力量,大团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团结的重要论述,研究阐释大团结精神的丰富内涵,挖掘大团结精神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溯源,彰显大团结精神的价值与功能,增强大团结精神研究的方法论自觉。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推动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守正创新,更好发挥统一战线的强大法宝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汇聚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为顺利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必须长期从以下几个方面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一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二是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建设先进文化的重中之重 ;三是通过有效实施以德治国战略推动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相似文献   

14.
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要注重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弘扬。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一座精神富矿。在新时代,挖掘苏区精神跨越时空的价值,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主题,将广大青年培养成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外侨情的新变化、新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需要海外统一战线、需要什么样的海外统一战线以及如何发展新时代海外统一战线这一论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外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外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主要包括新时代海外统一战线工作要以中华文化为魂,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最大公约数,以争取人心为本质要求,以大统战为格局架构,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引领,以归国留学人员为新的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外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地重塑,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是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国智慧的助推器,是建立新型国际秩序的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6.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同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吸取中外优秀文化成果,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党对民族精神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民族经典文化是"中华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国学启蒙,诵读经典,迎接新的"轴心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美好蓝图,明确指出要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在文化强国建设这一宏大的社会文明提升、国民铸魂工程中,要传承和弘扬伟大革命精神,把革命精神注入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融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国家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构成元素和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与不竭动力。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以富强、民主、文明的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思想母体。“和”作为其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历史成就与历史启示;清醒提出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诸多问题和考验;充分论述了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方向和发展战略,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