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理论建设》2021,37(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反贫困实际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将"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精准扶贫"是制胜法宝、"人民至上"是价值取向、"共享发展"是根本路径、"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纳入到逻辑框架中,彰显了其核心要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宝贵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秦蕾  朱冬香 《前线》2023,(11):53-55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贫困问题,是对中国反贫困实践各方面、各环节规律的全面系统总结,具有科学性品格;指导中国反贫困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理论,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具有实践性品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融入脱贫全过程,具有人民性品格;突破了单一模式的贫困治理局限,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具有创新性品格。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强调社会力量支持和群众参与,注重聚焦问题且减贫举措精准;把减贫与扶制、扶志、扶智紧密相结合,扶贫开发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互促互进,坚持走生态脱贫之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减贫进程,为人类提供了贫困治理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抓住反贫困这一重要任务,并将其贯穿百年发展历程,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反贫困道路。在反贫困斗争中,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道路。  相似文献   

5.
反贫困治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经历了“解决土地问题”“保障基本生活”“缓解整体贫困”“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四个阶段,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之路。从反贫困治理经验来看,主要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保障、制度保障和激发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面向未来,主要从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减贫长效机制、构建现代化国家相对贫困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对贫困问题现象和本质、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作出理论阐释的科学学说。习近平扶贫论述是在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继承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脱贫经验和理论,创造性发展形成的科学体系。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扶贫论述的核心内容,精准扶贫要由单纯的“输血”向“造血”转化,扶贫要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要发扬持之以恒精神,集中力量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促进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协同发力,积极实施产业扶贫。  相似文献   

7.
长春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聚焦地和参照系,把脱贫攻坚上升到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维度,进一步完善精准识贫、精准施策和精准脱贫的体制机制,合力攻坚,强化工作统筹、构建多元主体统筹、强化标准统筹、强化产业统筹、强化保障统筹,实施精准扶贫。通过精准识别、靶向治贫、强化保障,积极整合资源,狠抓工作落实,全市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决胜阶段。  相似文献   

8.
建国60年中国农村反贫困模式演进与基本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国60年来,中国农村反贫困模式的演进呈现出内在规律性,以此为依据,可以将其划分为5个阶段:"单一性、救济式扶贫阶段","区域性、救济式扶贫阶段","全国性、经济开发式扶贫阶段","参与性、综合开发式扶贫阶段","多元性、可持续发展式扶贫阶段".中国农村反贫困的主要经验可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基本保障"、"四个奋斗目标"的"多位一体化"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反贫困的基本特点及完善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特色反贫困的基本特点是政府主导、开发扶贫、改革开放、社会参与、国际合作,中国反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发挥市场作用不够、人力资本投资不够、对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不够、对反贫困质量重视不够等问题.完善我国反贫困政策,必须促进政府主导反贫困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贫困人口脱贫积极性,加快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探索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形式,提高贫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政府与NGO反贫困互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反贫困的主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娟  鲁婷 《世纪桥》2009,(9):37-38
贫困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在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的存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所取得的成就是值得在历史上大书一笔的。本文试从经济发展、政府积极的扶贫政策以及扶贫体制和治理三方面分析中国反贫困的主要经验,在举国同心协力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以更好的完善挟贫政策,有利于尽早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百年反贫困历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了辉煌成就,奏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丽凯歌.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斗争,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跨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它是在新时代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确立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其直接原因,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阶段新任务是其时代要求,把"真扶贫、扶真贫"思想进行与时俱进地发展是其实践特色,始终牵挂贫困群众的扶贫情结是其促成因素。其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体现在四个方面:界定和确立了精准扶贫的主要内涵;以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六个精准"为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以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这"五个一批"为分类施策的基本思路;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完善贫困退出机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体现了底线思维的恰当运用,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3.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它是在新时代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确立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其直接原因,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阶段新任务是其时代要求,把"真扶贫、扶真贫"思想进行与时俱进地发展是其实践特色,始终牵挂贫困群众的扶贫情结是其促成因素。其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体现在四个方面:界定和确立了精准扶贫的主要内涵;以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六个精准"为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以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这"五个一批"为分类施策的基本思路;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完善贫困退出机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体现了底线思维的恰当运用,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实施健康扶贫,对于实现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医疗在经过了萎缩、探索、发展和强健期的"四个时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之,乡村医疗需求出现的新情况给基层健康扶贫提出了新挑战,必须拿出新思路和新对策。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反思、纠错中走向改革与创新,并不断发展、完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也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苏景华 《新长征》2020,(1):24-25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汪清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决策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县档内贫困人口10080户16932人,已累计减贫9878户16614人,剩余贫困人口202户31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32%,计划2019年脱贫摘帽,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相似文献   

18.
丰宁满族自治县是全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脱贫攻坚任务很重。县纪委监委站在政治和全局高度,聚焦扶贫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坚持靶向发力、标本兼治,以精准监督执纪问责护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9.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党代会的分析和研究至少应该包括两个层面:思想层面和制度层面,二者是主导和保障互为作用的关系。从长远眼光看,研究和分析党代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意义重大。党代制反映了党的建设水平和发展水平,尤其是反映了党内民主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