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三避”技术、“喷灌”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近年来,阳朔县引导农民将一项项农业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1.56亿元,同比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7350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6977元的平均水平,连续5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领先全区。  相似文献   

2.
《重庆行政》2011,(4):I0004-I0005
石柱县以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统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整体推进农户万元增收工程。2010年全县农村经济总量261774万元,同比增长17.5%;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4715万元,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5元,人均增收767元,比2009年增长19.2%。  相似文献   

3.
《重庆行政》2011,(4):I0002-I0003
丰都县2010年农业增加值实现15.8亿元,同比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766元,同比增长19.4%,全县18.46万农户有17.82万户增收达到3000元以上,7.64万农户提前两年实现增收万元目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200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58亿元,同比增长14%;区级预算内财政收入达到2.27亿元,同比增长38.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67元,同比增长9.3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15元,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5.
《今日海南》2009,(5):F0003-F0003
龙楼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镇域经济发展。2008年,全镇农业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0.8%:工业产值5908万元,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产值4613万元,同比增长18%。财政总收入583.3万元,其中镇级财政收入44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34元,同比增长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154万元,同比增长10%。  相似文献   

6.
苍梧县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充分发挥农村党员乡土人才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富民效应”,着力打造农村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双赢局面。去年,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13.5亿元,同比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4608元,同比增长15.49%。  相似文献   

7.
张政  朱金莉 《当代广西》2005,(23):22-23
农民增收难,是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瓶颈,也是困扰许多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一道难题。如今在梧州,破解这一难题有了好的思路—— 2004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81.5亿元,同比增长9.1%;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第一产业实现46.68亿元,同比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2292元,比上年增加285元,增长14.2%,增量及增幅均居全区前列。这一年,成为梧州市自梧州地市区划调整以来农业发展最快,农民增收最大的一年。而今年上半年,梧州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150元,同比增加181元,增长近18.7%。这令人瞩目的发展源自于2004年梧州市实施的“五大措施”。  相似文献   

8.
忻城县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中,以求实、求变、求特色,促进了大石山区经济跨越式发展,2008年实现了“三个突破”:财政收入2.3418亿元,同比增长25.9%,突破2亿元大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78万元,同比增长19.8%,突破1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78元,同比增长17.6%,突破三千元大关。  相似文献   

9.
数字浙江     
8%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3%。预计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1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106元,增长10.7%。  相似文献   

10.
《思想工作》2005,(4):13-14
2004年,通辽市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77.03亿元,同比增长7.3%。牧业年度牲畜存栏863万头只,同比纯增163.5万头只;粮食产量73.5亿斤,同比增加5.2亿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889元,同比增加40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16.3%,第一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这完全得宜于农业产业化,城乡统筹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得漂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密云县按照江泽民同志“绿山、净水、富民”的题词精神,积极寻求保水、富民、强县的高度统一,在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走出了一条具有密云特色的发展道路。全县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2年以来,密云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增势迅猛,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3.1亿元,同比增长22.5%,提前一年实现了本届县委、县政府的任期目标。实现财政收入7亿元,同比增长95.7%;税收总额实现16.6亿元,增长89.6%;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3.8亿元,同比增长23.7%;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33元,同比增长13%。以退出传统粮食生产、发展绿色农业为重点,农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苏鹤亮 《当代广西》2009,(20):32-32
贵港市港北区立足区情,选准切入点,抓项目保增长,经济实现逆势增长,上半年财政收入2.63亿元,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2535元,同比分别增长10.5%、11%。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作为典型山区农业县的富川瑶族自治县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农业,走出了一条发展循环农业路子,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健康稳步发展,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85元,2004、2005年连续两年荣获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县域经济综合分值排列从2003年全区第85位跃升到2005年第31位。2006年,全县大约可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2.30亿元,同比增长14.6%;农业总产值12.93亿元,同比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2381元,同比增长13.1%。  相似文献   

14.
杨升华 《群众》2006,(11):12-13
打开常熟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统计报告,最吸引眼球的是一组民生数字:过去五年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3%和11%,2005年分别达到17203元、8418元。至2005年底,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超过780亿元,全市家用汽车拥有量达到7.3万辆,均居全省县(市)之首。今年前三季度,常熟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29亿元,同比增长17.0%,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5.
孟阿荣  文军 《今日浙江》2009,(12):49-50
产业有了新发展,社区环境有了新改善,公共服务有了新拓展,民主管理有了新延伸,渔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都有了新提升,……近几年,普陀区围绕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组织方式“三个变革”,积极推进礼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2008年全区实现渔农业总产值39亿元,同比增长9.5%,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300元,同比增长16%,连续5年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相似文献   

16.
胡建华 《政策》2002,(6):38-38
2001年,是我县的招商引资年。一年来,我县坚持把引进外商投资与本县优势资源和优势项目嫁接,着力营造外商外资经营环境,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73亿元,同比增长9.8%;可支配财政收入达到7945万元,同比增长12.7%;农村人均纯收入净增126元,达到2351元。  相似文献   

17.
廖文 《当代广西》2006,(3):26-26
贵港市切实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发展农业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和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大力调整种养结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提高农产品质量,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09.6 亿元,增长8.42%;农民人均纯收入 2570元,增长7.1%: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平阳于西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建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现全县陆域面积105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辖17个建制镇、14个乡,总人口85万。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4亿元,同比增长12.7%。财政总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21.7%。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177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34元,同比分别增长8.2%和108%。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发展,既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又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和谐共处的基础。近年来,在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吉安县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并牢固树立一个理念:我们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城乡居民共同过上幸福的日子。基于这个理念,县委、县政府统筹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城乡协调发展。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38.53亿元,同比增长15.9%;财政总收入达到4.31亿元,同比增长36.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50元,同比增长10%,被评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先进县。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主要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浙江》2007,(3):61-61
18265元和7335元 百姓“钱袋子”更鼓了 2006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35元,同比实际分别增长10.9%和9.3%,百姓收入水平继结稳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