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节约型政府”实践建构:“五力合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约型政府"是当今中国行政学界进行理论建构的一个范式,也是我国政府管理的一个实践模式.节约型政府的实践构建需要寻求"五力合一",即社会压力、技术推力、理论引力、文化驱力四种"外力"与政府内在"动力"等五种力量的统合.只有"五力合一",节约型政府的构建才可能走向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2.
陈水扁提出的"统合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国际整合理论与欧盟的实践.统合论是一个动态和模糊的概念,强调统合的过程,回避了统合的结果,其实质是在统合的名义下行"台独"之实.同欧盟整合模式相比,两岸统合在历史背景、统合的主体性质、统合的方向、统合的途径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只有在一个中国原则和国家统一目标指引下,彻底抛弃"台独"图谋,谈两岸关系发展模式才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型政府理论的研究文献主要包括构建生态型政府的背景与意义分析、生态型政府内涵的界定、构建生态型政府的困境、生态型政府的研究视角和构建路径等方面,这些研究及时总结了政府生态职能履行方面的最新成果,为破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困局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也促成了生态型政府理论范式的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4.
在高职院校教育质量问题治理化与治理化思维下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互动过程中,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治理这个概念开始浮出水面.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治理如想成为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主流范式理论,应在概念、抽象与理论等三个方面分别与理念、具体与行动等实现统合.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政府治理范式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GDP数字的盲目过度追求忽略生态因素,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鉴于日益严峻和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理念,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写入了报告之中。目前我国政府生态管理职能严重滞后,"生态型政府"建设面临困境,应采取多种措施,推进"生态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面临的生态危机达到了"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顶端。反思生态危机,经济增长冲动是主要原因,经济增长型冲动鼓励并助长了"GDP崇拜"。生态治理和生态改善的希望在于变经济增长型政府为生态型政府,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公共治理可以成为生态型政府的有效治理模式,其中特别应注重公共治理的制度设计,挖掘公民社会的生态治理潜力。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以人的幸福为本.提供生态型公共产品是增进公众生态福利,让民众生活更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生态型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决定政府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政府提供生态型公共产品绩效并不乐观,其成因主要在于发展理念、政府职能、制度设计等方面存在偏差.在走向经济强国的征途中,政府应将提供满足民众需要的生态型公共产品作为重要职能之一,确立政府主导型的生态经济战略,厘清不同层级政府生态责任,实施科学合理的生态公共经济政策,改进考核评估机制,建设生态服务型政府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是,在合理界定政府成本概念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政府成本理论,并分析当前政府成本领域研究中存在的诸如概念模糊、研究理念相对陈旧、研究范围狭窄、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单一等问题。将突破传统地把行政管理建立在单一的政治学范畴,进一步拓宽到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在内的研究领域,并取得在政府决策、和谐社会建立、提升政治文明以及在同等资源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改善公众福利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今行政管理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出发,首先对生态型责任政府进行定位与解读;接着,指出生态型责任政府的契约式路径研究是对保证政府生态责任得到切实追究和落实的重要方式和渠道;最后,在制度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通过对生态型责任政府政治契约的建构步骤的设计,完成对生态型责任政府的"理念—建构路径—流程与制度设计"的一体化研究与解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开发区出现了一种"政企统合"的治理模式。所谓"政企统合"模式,即地方政府通过将开发区政府形式的部门与企业形式的部门有机统一起来,通过这样一种特殊的体制来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两大主体在制度创新、区域发展等诸方面的作用,从而提高行政绩效与区域绩效的模式。开发区通过在人、财、事三个维度进行权力扩张,带来了开发区地方政府的优势,从而形塑了"政企统合"模式的管理特点。本文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展开了实证研究,发现政府行政管理企业化、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化以及地方政府运行公司化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了"政企统合"模式的自我运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习型政府组织是顺应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对行政环境的置换。它可以推动政府系统的开放化和政府行为的社会整合能力,是一个面向民众、面向公务员、面向世界的“生态政府”,是政府生态理论和政治学发展观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12.
关于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是随着时代发展呈现动态变化的,要从"从事公务"与"职务身份"两特征同时把握.通过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论证说明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3.
实现民主执政首先要树立民主执政的科学观念,实行观念的突破。在当前,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执政的认识有两个方面需要强调:一个是通过改进选举工作来加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另一个就是规范党政关系,执政党运行政府权力必须符合民主法治的要求。在人民、政党、政府三者之间关系上,民主执政要求执政党坚持"政府台前,政党幕后"的管理原则,要求执政党与人民、社会的关系是互动、相互信任与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典把国家机关规定为犯罪主体 ,是立法者在积极政治观指导下高估立法能力和司法能力的产物。从消极政治观、刑法的谦抑性以及机关犯罪本身的内在缺陷等方面来看 ,应取消机关犯罪 ,把机关排除在犯罪主体之外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物权法中,土地所有权的政治宣示意义大于经济利益。用优秀法价值观及宪政观念来建构中国农地物权法律制度,既符合我国实际,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设效能型政府是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政府建设的目标。理清政府效能的含义是建设效能型政府的关键。政府效能是继政府效率之后于二十世纪兴起的概念及一系列评价政府的综合性指标。建设效能型政府更要了解影响政府效能的因素,才能制定合理有效的提高政府效能的措施。纵观当今民主国家,政府效能深受国家与社会关系、政治合法性、政治制度和政治决策方式与方法的影响。深入研究以上四方面对政府效能的影响将为建设效能型政府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7.
儒家和谐治理观对历史中国和现代东亚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并可以为当今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但由于其存在着理论与制度不同构、制度资源太少的根本性缺陷,不能作为解决当今社会政治问题的现成方案。欲实现社会和谐和长治久安,必须重构现代治理观,走出重“政治人”建设轻政治制度建设的历史误区,开辟一条靠制度执政、靠制度治国的新路。制度建设和创新的核心是民主与法治,其中又以党和政府的制度改革为重点。对战略策略作出理性化的选择,则是制度变革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善治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理理念,已经逐步地打入中国市场,不断被学者及当局研究并予以尝试。从1949年建国之初开始至今,为适应新时代各个方面的发展,我国进行了多次政府体制改革。本文立意从政府治理的角度出发,把善治的理论运用于政府体制改革的研究过程中来,力图寻求一种基于善的视角下,更具有现实性、科学性和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事无巨细、包揽一切"的全能政府而言,有限政府是指政治权力、政府职能、政府规模和行为方式都受到宪法和法律明文限制并接受社会监督和制约的政府。本文主要依据西方经典政治哲学著作对有限政府理论追本溯源,认为有限政府理论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经由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的阐明和传播,最终成为资产阶级政府职能设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的政治承诺危机及其防范——非政府组织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在社会分化的现实状况下提出的,它是社会分化过程的有机延续,是对社会分化过程不合理现象的修正,而决不是对于社会分化的否定.因此,和谐社会作为一项政治承诺,很可能由于被曲解而产生诸如平均主义、政府依赖等危机现象.作为政府、市场之外的"第三种机制",非政府组织发展不仅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部分,其本身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建设路径.非政府组织发展可以防范可能产生的危机现象,并以切实扩大"政治参与"、构建利益组织化的社会结构、以群体间谈判减少治理冲突的成本等方式,实现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