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船进入南极圈,向人类尚未到过的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A胜利挺进的时刻,太原理工大学年轻教师窦银科心情无比激动。他挥舞着校旗,心里默默地说:南极,我来了!南极,第一次插上了太原理工大学的旗帜。中国进行南极科考20年来,他是有幸来到南极的2002位中国考察者之一。他是山西高校第一个参与南极科考的大学教师,在职研究生。他第一次将距中国山西太原12282KM的标志牌插到南极。在中山站,窦银科将校旗插在海冰实验栋的屋顶。实验栋就在中山广场的后面,广场上飘着有中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国旗,还有中国…  相似文献   

2.
李虹 《传承》2009,(23):24-27
为了尽快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维护我国对南极问题的权益,发展我国南极科考事业,推动国际和平利用南极,我国决定启动南极科考行动。于是,1984年底我国组建了第一支南极科考队。这支南极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国南极科考20周年。自1984年l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出发,12月30日第一面五星红旗插上南极洲,我国已经组织了20次南极科考。极地科学考察,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探求新的发展条件的重要领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地上最难的事,是漫步地球的两极。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推断出,南半球应当有一块大陆。近代以来的人类科学考察,不但证实了亚里士多德的推断,而且发现,北极与南极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北冰洋的形态,与南极大陆非常吻合;北冰洋…  相似文献   

4.
李希文 《群众》2008,(11):38-39
今年的9月20日,是苏州极地科普馆开馆的日子。这个极地科普馆建在苏州市沧浪区吴门桥街道润达社区居委会的三楼,是全国第一个建在社区内的极地科普馆。隆重而简短的开馆仪式后,闻讯而来的居民们鱼贯走进300平方米的展馆内,倘佯在帝企鹅、阿德雷食鹅、贼鸥标本,南极石、南极水、南极地衣等实物以及“雪龙”号科考船和船载科考直升机模型之间,驻足于生动详实的图文展板及影像资料前,细细解读着这个陌生而神秘的南北极世界,了解我国开展极地科考事业25年来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蔡如鹏 《今日广西》2008,(10):76-79
4月15目,“雷龙”号抵达上海。随着这艘极地科考船的返航,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也落下帷幕。 在这次科考中,有17个人最为弓1人注目。由他们组成的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继2005年1月侣目中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地面到达南极最高点“冰穹A”之后,再一次成功登上南极内陆的“冰盖之巅”。  相似文献   

6.
科技新知     
《时事资料手册》2006,(2):102-103
我国第22次南极科考陨石大丰收,世界首个“人造太阳”有望在我国诞生,日本新型“阿西莫”机器人首次公开亮相。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3月11日11点30分,"长城和钟"第一次在"世界尽头"的南极长城站响起,同时修复落成的长城站1号栋修复工程,作为"南极历史遗址与纪念物保护地",计划建南极科考专业展览馆,来自苏州的诸多文化产品被收入展览馆内,在南极开启了一扇苏州窗。而打开这扇窗的正是苏州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党员、苏州市科普促进中心主任朱利荣。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5,(2):100-101
南极一共有4个必争之点: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南极点和磁点上均已建立考察站,冰点——全球最低气温也已被测量,仅剩下冰穹A最高点未被涉足。国际上一直没有直接从地面进入冰穹A展开过系统的科考活动。  相似文献   

9.
科技     
不灭的圣火;“海选”南极科考站名;“神七”下半年发射;奥运会门票中的高科技;内外皆美的水龙头;“微生物”厕所;音乐冰箱;  相似文献   

10.
科技动态     
《时事报告》2005,(6):61-62
我国自主研发“龙芯二号”达到“奔3”水平;南极科考填补国际空白;我国成功发射第30颗国外卫星;美国开始研制“太空飞机”;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1.
一听说“雪龙号”回来了,我马上约请冰盖考察队队长李院生同志,请他谈谈此次南极之行。他感慨地说,此次考察是他三次南极之行中最艰苦的一次,也是最险恶的一次。从他那黝黑而疲倦的神色中,我能感觉到他的辛苦。他好像还没从原来的状态中调整过来。他微微点点头,娓娓道出此次考察的“苦”与“险”来。“我们是1998年11月5日出发的,沿途只停靠新加坡及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港,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全在颠簸的船上度过。晕船和厌食已使我们的体力极大地损耗,因此,一到中山站,全体队员修整三天,养精蓄锐。“12月8日,从雪龙号…  相似文献   

12.
历史辉煌     
《江西政报》2008,(18):I0002-I0002
江西是人民兵工的发祥地。1931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兵工厂就诞生在江西兴国县官田村。新中国成立后,江西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基地。江西军工人以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了新中国军工史上的十多个第一。进入新千年,江西军工人以九天揽月的豪迈激情,在航空、船舶、汽车、军工电子等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并积极参与探空火箭、南极科考、载人航天、服务奥运等国家重点工程和科研项目,不断创造江西国防科技工业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3.
王海青 《文明大观》2001,(11):104-105
2001年10月16日,我拨通了袁绍宏的电话。两年前坐他的船先去南极再去北极,很投缘,成了朋友,只是1999年9月从北极回来后,各忙各的,没有再见过面。问他近来在忙什么,电话那头,先传来他爽朗开心的大笑,然后他说:“还能忙什么,还不是南极的事,下个月15号,中国第18次南极考察队要出发了,我们正在备航呢。”  相似文献   

14.
一位名叫王刚义的冬泳爱好者,在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乔治王岛附近海域,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超人的耐力,创下了一项在南极冰海中持续游泳时间最长、距离最长的世界纪录。他本人也因此成为继“南极潜水第一人”的刘宝珠、徒步横穿南极的秦大河之后,又一个把名字写进南极探险史册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5.
2008年3月17日,滨城大连,春光融融,轻风宜人。这天,南极勇士王刚义,与辽宁省大连南关岭监狱监狱长高鹰的手握在一起。一个横渡南极,北极,挑战人体极限的勇士,为什么来到了监狱,他和高墙内的服刑人员,发生了什么样动人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6.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凌晨3时16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成功登顶并测出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图1):80°22'00"S,77°21'11"E,海拔4093米。中国成为国际上首个从地面进入该点展开科学考察的国家。回答1~4题。1.中国南极科考队若从中山站出发,前往南极冰盖最高点则A.科考队的前进方向是东南方B.科考队员看到太阳始终位于天顶附近C.寒冷干燥的东南风迎面吹来D.科考队经常遇到大雪纷飞的天气2.中国…  相似文献   

17.
微头条     
《小康》2017,(2)
<正>#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徒步顺利登顶南极点,全世界最短时间#@人民日报近日,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徒步顺利登顶南极点。据了解,这是全世界首个独立组队完成"7+2"极限探险科考的大学。他们于2012年5月从珠峰起步,用时4年零7个月,为目前全世界最短时间。真牛!(网友转发评论量:583042)  相似文献   

18.
作为遥感技术与应用专家、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的委员,年近八十的童庆禧院士仍然活跃在遥感研发应用的前沿。近日,本刊记者在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对他进行了专访。一张童庆禧院士1968年在珠峰科考的黑白照片拉开了我们近两个小时对话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南极点即南纬90度,地球以及南极洲的最南端。南极洲面积约1410万平方公里,整个大陆几乎全被冰川覆盖,气候酷寒,是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1859年1月,挪威人布尔率领的一支探险队登上南极罗斯海西北的阿德尔角,是谓人类征服南极洲之始。此后,人类开始进军南极腹地。1901年英国南极探险家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率领南极探险队,向南极点发起冲刺,经过3年奋斗,终于到达南纬8217’,此系人类当时所到的最南点。1911年12月,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到达南极点,然而折返时却因气候恶劣和缺乏食物不幸…  相似文献   

20.
<正>盖军衔生前是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培训中心总监,去年4月因病逝世,年仅58岁。盖军衔的一生充分展现了一名产业工人践行"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他仅仅小学毕业,却摘取了中国产业工人最高荣誉"中华技能大奖";他3次踏上南极,担负所有机械设备操作、维修、保养的重任,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技工的风采;他积极为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