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从非对称性共生到对称性互惠共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学共生概念的提出到经济学共生理论的诞生,共生的应用领域不断延展。共生在公共管理领域中也具有适用性,现阶段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属于非对称性共生关系,表现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非对称性依赖和社会组织自主性不足,这种关系在实践中带来了社会组织行政化、社会组织公共责任缺失和社会组织治理主体地位"缺失"的问题。政府与社会组织共生关系发展的基本路径应是从非对称性共生到对称性互惠共生,对称性互惠共生是两者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新闻舆论的客观性是毛泽东和邓小平一直很关注的问题。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过许多重要思想,但晚年出现了失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恢复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提出了新的观点,主要是:(1)报刊、电视和所有的宣传工作都要拿事实来说话;(2)敢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3.
蔡东伟 《前沿》2008,(8):46-49
本文认为真理是一种在实践中确立的“信息度”,是“社会信息体”的“真”的“多级间接存在”。“社会信息体”的历史的社会性物质性客观存在,和真理性信息是主体信息与客体信息的相互适应、复合的“符合”,证明了在信息活动意义上的真理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实践中,随着人们对客观性试题优越性的认识,使其日益得到广泛地运用。但人们对客观性试题存在着不少误解,在编制中也存在不少缺乏科学性的做法。误解之一,就是把客观性试题和标准化考试混为一谈。其实,客观性试题仅仅是标准化考试整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标准化考试的全过程包括试题的编制、题型的选择、测试的过程、评分的标准及过程等一系列环节,它的含义要比客观性试题广泛得多。但客观性试题由于能排除阅卷者主观因素影响,具有评分客观、复盖面广、难易度易把握、便于批改和分析考查结果等明显优点,因而成为实施标准化考试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5.
客观性范畴是目前哲学教学中使用频率颇高,但含义又十分模糊的概念。本文通过分析先哲们对此范畴的界定以及现代科学的启示,对客观性范畴做了如下理解:主体性不是主观的,它自身体现为一种历史积淀的“客观性”;客体亦不等同于“客观性”;“客观性”只存在于主体和客体的同一关系之中;“客观性”的获得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量子力学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20世纪科学革命的主要标志之一。量子力学的建立不仅根本改变了科学的世界图景,也向经典科学时代的认识模式提出了全面挑战。量子力学在科学思想和认识论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它引入了算符和本征态的概念,并把算符——本征态作为把握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框架。由此,便得出了关于客观性的全新理解。  相似文献   

7.
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精神或传统就是对知识客观性的追求。尽管在怀疑论的推进下,西方哲学经历了几次范式的转变,由对于本体论的范式最终完成了语言的转向,但其基本精神仍是柏拉图主义的,即本质主义。而实证主义在自然科学的启发下虽然摆脱了传统形而上学式的思辨方式,试图采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去探究知识,但在目标上仍没有真正放弃本质主义。本文通过对以上两种哲学观点的分析试图揭示出本质主义是没有出路的,我们不应追求超越于人类认知范围之外的所谓真理。而后期语言哲学给我们展示了一条本质主义之外的道路,通过对于语言的分析揭示出我们实际上无法超越我们的语言,因为无论从个人的知识构成还是人类的文明都蕴含在语言意义之中。哲学的目的不是要试图达到对于语言背后本质的把握而是要揭示语言本身丰富的意义,只有更好的理解语言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自身。  相似文献   

8.
认识主体性的揭示,给当代中国哲学界提出了两个尖锐而重要的问题:(1)认识的主体性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来说意味着什么,是“福音”抑或是“挽歌”?(2)认识的主体性与认识的客观性是什么关系?认识和认识论究竟应当以主体性为原则还是应当以客观性为原则?对于前一个问题,我已在《主体认识图式引论》一文中谈了自己的看法,这里拟就后一个问题发表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9.
道德的层次性:辩证维度中的道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的层次性是辩证维度中的道德真实。忽视道德的层次性容易产生道德悲观主义和道德实用主义。道德的层次性源于道德的本质和道德发展的规律。道德的层次性可以从规范、境界、主体和功能等多角度加以划分。  相似文献   

10.
真理的客观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中的一个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因为,承认不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根本分歧之所在。然而,究竟什么是真理的客观性?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真理为什么具有客观性?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有重新认识和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去年10月,中国残联组织中央各大新闻单位的记者,就中国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采访。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是一个宏伟的工程,它证明了中国在人权保障及精神文明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应为其大声地鼓与呼!为此,特推出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重建精神的家园》,分四期刊出。  相似文献   

12.
球迷狂热初释今年2月15日下午,在喀布尔的露天足球场上举行了自1996年9月塔利班占领首都以来的第一场足球赛,狂热的球迷酿成骚乱,造成至少55人受伤。在喀布尔市体育场举行的这场球赛名为“友谊之赛”,比赛一方是由英国、意大利、德国和荷兰维和士兵组成的国际安全援助军,另一方则是阿富汗军队。由于在阿富汗娱乐活动匮乏,再加上当地居民很早就期望看到这场比赛,所以人满为患。喀布尔人早已把三万张票抢购一空,有人为了一睹赛事,不惜攀爬场馆外墙以观赏赛事,很快,无法进入体育场的球迷越来越多,一度达到近万人。在比赛…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06,(6)
住房有两个轮子,一个是市场的轮子,另一个则是住房保障体系。过去没有强调保障,地方政府出让土地获取稳定收入,却对住房保障制度不积极。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将首次离京考察的第一站选在了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在视察时,习总书记要求当地一定要做好扶贫、救灾双重任务。如今,地震发生已经快一周年了,灾区恢复重建情况如何呢?为了详细了解具体情况,采访组一行跨越千里,来到了鲁甸地震的震中龙头山镇。群众满意最重要采访组到来时,恰逢鲁甸县民政局副局长戚祥辉给生活困难的群众发放物资。他告诉记者,虽然震后已经过去快一年的时间了,但一些特困  相似文献   

15.
毛继东 《前沿》2005,(3):95-98
哲学规定了人们对自然、人和世界的感受方式, 同时也规定了人们在教育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理解方式, 也规定了教育者自身的表象方式和感受方式。古代哲学、西方哲学引导下的教育, 为人的技能和德行获得极大发展营造了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下的教育完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性跨跃;系统辩证学引导下的教育将进入人的多元化全面发展时代。  相似文献   

16.
管淑侠 《思想战线》2007,33(3):136-140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是历史哲学认识论的难点和焦点问题。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肯定历史认识可以达到对历史事实正确反映的客观性。非理性、价值因素参与认识过程使历史认识呈主体性。历史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和认识主体的时代局限性决定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17.
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认识既具有主观性也具有客观性,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并没有消解其客观性,历史认识主观性是获得客观的历史认识的重要条件。历史认识具有主观性,但主观性并不等于主观随意性;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尤其是认识主体的形上观念并不一定会消融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历史认识主体的主观性是从事历史认识活动的先决条件,客观的历史认识只有在正确的观念的指导下才能获得。  相似文献   

18.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主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向前发展的。社会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但同时,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生成和发生作用的。本文阐述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主体性及其相互关系,试着解答历史过程中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这一任何社会历史观都无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发现社会规律的客观性,是唯物史观的一大贡献。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有的把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绝对化,以致不加分析地把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等同于自然规律。这种理解认为客观性与主体绝对无关,脱离主体的主观因素及活动,仅从客体出发来考察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必然否定社会规律的发生及作用对人的活动的依赖,把社会规律当成高临于入之上的存在物,面人则仅是社会规律自我实现的工具。这些实际上并没有跳出唯物主义的巢臼。笔者以为,社会规律是一种客观必然性,但是这种客观性是通过人的无数的合目的性的活动而建构起来并表现其作用的,它与人的主观因素和活动不可分割。因此,我们有必重要对社会规律的客观性重新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20.
认识论研究由近代范型向现代范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从探索人对自在自然的认识转向主体对人化自然的理解和认知。马克思分别将这两种自然称为“第一类自然富源”和“第二类自然富源”,并断言:“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60页)主体对人化自然或文化世界的认识和把握就形成了文化认识活动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