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儒家的法律学说侧重讲求"宽猛相济","恩威并施"的综合治世艺术,董仲舒在孟,荀的基础上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学说,并对儒家思想改造以迎合统治者的需要,加强专制,使其成为了社会正统思想和法律思想。后世儒学随社会发展不断改进,一直统治中国千余年,其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在各方面均有体现。正视这种影响对了解我国法律思想发展脉络和当今法制发展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儒学从孔子创立以来,历经汉、唐、宋、明、清几代的发展,逐步完善,有了较完备的思辨哲学体系和较深的理论思维。同时儒学也适应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各个时代的政治需求,从而确立和保持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封建法典自成体系,形成了法依君主意志为转移;法以礼教为原则;司法从属于行政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及其法律化余经林秦汉以后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但长期指导和支配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立法、司法活动,而且对后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法制也有很大影响。本文拟就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特点及...  相似文献   

4.
中国封建社会不仅有民法,而且还有着系统,协调的二元民法法律规范体系。在国家制定法层面,法典、今、格、式、例等不同形式的法律都有着大量的民事法律规范及具体的民法务文;而在习惯法颁域,家法族规、行规业律,契约等曼是丰富了中国封建民法的内容。制定法民法与习惯性民法在中国封建民法二元法律规范体系并没有太多的矛盾与冲突,整个封建民法二元法律规范体系的运作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中国封建法律随着封建制经济基础的确立和地主阶级政权的建立而产生。由战国至清,经过二千多年的延续发展,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沿革关系。战国时期,魏相李悝“撰次诸国法”制作《法经》六篇。《法经》是我国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成文法典。它以“王者之改莫急于盗贼”为指导思想,贯穿了“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法治原则,体现了“重刑轻罪”和维护专制主义中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国、西欧的封建法律制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各自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宗教哲学诸因素的影响、制约,必然呈现出不同特点。对此加以比较、研究,将引导我们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得到新的启迪和较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儒家思想和法律制度都有着极为长久的历史,这二者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碰撞与结合,儒家思想对法制的影响究竟在哪些方面。本文通过分析儒家思想与唐代的法律制度,简要的阐明了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这一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唐朝的军事法律体系渐趋成熟,内容也比较完备,《唐六典》等典章制度对各军事机构的职权以及行使权力的程序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这无疑有利于国家军事权力的有效运行。本文拟从儒家的“礼”有利于军事权力结构的稳定、奖励军功有利于军事权力的运行两个方面来分析封建法律对唐朝军事权力结构的影响,并寄望于能发掘出对当代军事建设有利的因素来。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是儒家的法律思想,它滋生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和专制政治的土壤中,具有保守性和孤立性的特点。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海禁大开,西方的法律文化如潮水般输入中国。中国人在接触和了解西方法律思想的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法律思想进行了检讨和反思。自从西方侵略者用炮火轰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以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性质已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巨变的社会现实,传统的法律思想很难再一统天下。开明的官僚、士绅们不仅睁眼看世界,而且积极要求“师夷变法”救亡图存。洋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纵观各个朝代的法律制度,无不与法律思想密切联系,以一定的法律思想为指导,一定的法律制度必定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一定的法律思想。因此,研究法律史时要同时涉及这两个方面.本文以儒家思想以及秦朝的法律思想对法律制度的大体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舒彤 《广东法学》2003,(5):32-38
法制近代化是自中世纪后期开始的波及整个世界的一场法制变革和进化运动,其内涵是指(自由)资本主义法治化。就世界范围而言,法制的近代化呈现出两种模式:一种是源自本国经济、政治、法律以及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导致的近代化,如英国、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封建法崇尚"礼法结合",显示出浓郁的伦理法特性,而"礼法结合"的完成则体现了法律儒家化的进程。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按"产生"、"扼制"、"重生"、"发展"和"完成"五个阶段去纵观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早期封建法律,以现在可以考见的论,当推《法经》、秦律及汉《九章律》影响最大。这三部法典奠定了整个封建法律的基本格局。那么,它们在结构及形式上有哪些特色呢?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法经》全文早已佚失,现据《晋书·刑法志》、《唐六典》、《唐律疏议》三书的记录加以研讨。 首先我们看《法经》与商鞅所制的秦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魏晋玄学在中国封建法律思想史中的地位杨方泉汉初黄老学派融道家和法家于一体,后又沟通儒家,其历史功绩在于,它不仅使西汉七十年臻于大治,而且承先启后,为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奠定了基础。魏晋玄学以其浓郁的哲学色彩,以自然和名教为基本命题,论证了封建礼教的合...  相似文献   

15.
《法学》1986,(4)
中国封建法律制度的特点之一,是法律的儒家化(礼法结合)。它作为一个体系,从汉至清二千多年间,其发展过程大致为分为开始、发展、成熟和延续等几个阶段。理解和掌握这一过程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并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关键问题。本文试就此作一概述,供自学同志参考。一、两汉是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开始阶段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魏相李悝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成文法《法经》,开重刑主义之先河。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在立法上以法家的“法治”为依据,用“以刑去刑”、“以杀止杀”的重刑主义统治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一统天下,以"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原心定罪"为核心的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法律儒家化的过程。本文以此为着眼点,剖析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过程与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7.
18.
农村基层民主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而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封建思想严重阻碍了民主进程的发展,本文就制约我国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人治问题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北方法学》2018,(4):127-134
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形式的影响可从义疏体、问答体、法律语言及图表规范等方面来思考。佛教传入中国后,为疏解经义,很早就向中国传统注疏方式学习,在其获得发展后反而以自身的义疏语词影响了《唐律疏议》的表达。对比秦汉律、唐律与佛教的问答体结构,可以发现《唐律疏议》的问答体结构与佛教更为相似。此外,相较于前代法律,明律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简洁性与通俗性,此固与其传播的内在需求有关,也与佛教因为传播教义的需求而在这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20.
虽然法律不调整思想,但法律能够对人们的思想世界产生非调整性影响、价值取向方面的影响和结构性影响。法律通过对价值认识、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活动的深刻影响,规定了人们的思想内容、思想方式和思想决策,进而制约了人们的行为动机和行动意识。集中体现社会价值认知的法律概念体系能够影响社会主体的思想知识和思想认识,集中反映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法律原则能够影响社会主体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意识,系统表达国家价值选择意志的法律规则体系能够影响社会主体的思想动机和思想决策,因此,法律系统能够影响法律思维模式的培育、社会价值观念的整合和主流法律意识形态支配地位的确立。我们应该通过法律知识的社会化影响社会主体的思想认识,通过法律价值观念的社会化影响社会主体的思想观念,通过法律思维方式的社会化影响社会主体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