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现实生活,领导干部利用公车上下班或是接送子女上下学,开着公车参加婚丧嫁娶活动,将公车停放在餐饮娱乐场所门前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败坏社会风气,给国家造成了损失,也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从干部成长角度来说,公车私用滋生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在某些干部心中,车就是身份的象征,官做到什么位置就要配什么档次的车,而且还要是专车专人用。没有车就出不了门,没有车就办不成事;从经济角度来说,公车私用造成巨大浪费,攀比现象严重。一些单位不该买车的也买,不该换车的也换,导致配车不是  相似文献   

2.
郭庆晨 《党课》2008,(4):124-125
和朋友一起闲聊,不经意间谈起了领早干部的以身作则。朋友是一位大机关的干部,大概是因为对现在的一些领导干部“示范”作用颇不“感冒”,因此举起例子来就像是信手拈来:有的领导干部,穿必名牌,非千元以上名牌绝不上身,所以,所逛商店也都是名店、大店;有的领导干部,出门就向机关要车坐,不论是办公事还是办私事,甚至连去泡脚屋、美容院都得公车接送;  相似文献   

3.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年轻的藏族检察长郎永生,正确对待车子、房子、位子的事,在肃南草原广为传颂.1999年,他被评为全县"十佳公仆". 院里有一辆2000型桑塔纳警车,可郎永生却从未"风光"过.他家在张掖,每逢双休日回家,他要么坐班车,要么搭便车,有急事动用公车,他坚持自己掏钱加油.为此他拿500元现款办了一个300公斤的加油卡,交给办公室,只要自己用车,就加自己卡上的油.即使如此,他任检察长两年来也只用过11次车,而且大都是用于办案.  相似文献   

4.
狠刹用公车嫁娶的不正之风白银市纪委监察局近年来,在我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一些于部中,刮起了一股讲排场摆阔气、用公车嫁娶的不正之风,办婚事用车少则七八辆,多则十几辆、大摆"车龙阵",相互攀比。广大群众十分反感,社会影响很坏。这不仅给国家资财造成了浪...  相似文献   

5.
话说"公车"     
杭植林 《党的建设》2001,(10):34-35
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偏僻的乡村,惹人注目又令人羡慕的恐怕要数被称为"公车"的了.公车之所以能在众车之中独领风骚,全在一个"公"字上,因为乘坐"公车"是一种待遇.公车是公家为方便某些人办公事而配给的代步工具,可省却许多外出办事的麻烦,既省心又省时.乘坐公车是身份的象征、社会地位的标志.能坐上公车的不是握有实权的领导干部,便是有经济实力的老总.  相似文献   

6.
开着公车外出私人应酬,动用公车办私事,诸如此类司空见惯的“车轮腐败”行为,眼下在湖南永州市成了“过街老鼠”。该市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关于机关单位公务用车管理的规定》,全市6000余台公务车按《规定》要求亮明身份,挂牌上岗,车窗右上角全部粘贴了黄色椭圆形的“公务车”标志,以方便接受社会监督。如有违反规定的车辆,由纪检监察机关通知财政部门对违规车每辆扣减单位行政经费3000元,通知交警部门扣车一个月,责令小车司机和单位车辆主管领导到纪检监察机关学习3天,司机待岗一个月,分管领导向纪检监察机关写出书面检讨。对遮盖公务车车…  相似文献   

7.
田野 《党课》2014,(18):104-105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历朝历代都有“公车”。虽然这些“公车”或轿,或马,或驴,或牛,或车,或船,但是,它们的性质和用途是一样的,都是官员因公的代步工具。因此,“公车”腐败自古就存在,为防治“公车”腐败而建立的“公车”管理制度也从来就没有缺位过。纵观形形色色的制度或规矩,明朝的“公车”管理制度最为严格。  相似文献   

8.
车事     
<正>单位只有一辆公车,开支却不小。每次报账时,司机小易都拿来一大叠发票要张山签批。加油、停车、过路过桥、修理,名目繁多,每次都不是小数目。张山心里清楚,车是公车,但领导办公事、领导家人办私事、司机小易自己也用,上班下班节假日连轴转。虽然钱的来源不用张山操心,却也让他心疼。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11,(1):47-47
公车就是官车的意思,其源于汉代,当时政府下令用公家车马来递送荐举的孝廉,后世人们把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  相似文献   

10.
有人写了一个段子:某市进行公车改革,一些领导没了专车后,也办了交通卡。其中有个领导,因为是第一次乘坐公交车,上车后主动给司机亮了一下交通卡,就向座位走去。司机说:“读卡!”领导就拿着交通卡认真地读起来:“某某市公共交通卡。”司机指着刷卡器喊道:“在这儿读!”该领导便回到车门读卡器旁,大声读起来。一车人爆笑。  相似文献   

11.
《先锋队》2012,(24):18
美国:公车接受卫星定位违规使用或丢饭碗美国的公车管理主要依据的是《美国联邦管理条例》第41篇第102章第5节"住家到工作地点的交通"和第34节"机动车辆管理"。这两节法规加起来近百页,严格限制使用公车上下班,对公务用车和车辆购置标准等作出原则规定,是各个联邦政府机构制定自己的公车使用规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的公务用车(简称“公车”)制度源自前苏联实行的供给制,其特点是按干部级别配车。在公车制度建立的最初几十年里,车辆配备控制得较为严格。公车制度为公共部门的正常运转和高效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1984年,只有高级干部方可乘坐公车的规定取消,干部用车的基数陡然上升,问题也愈来愈突出。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公务车辆管理,蒲县纪委、监察局对全县公务用车进行全面清查,对各单位应配和现有车辆建立档案,并采取公车购买“五控”、“两严审”,公车使用“五严禁”,公车处理“两公开”的办法,有效制止了公务用车中存在的超标准配车、公车人私户、公车私用、私自变卖等问题。一是落实“五控”、“两严审”,严把公车购买关。“五控”即控编制、控排气量、控价格、控购车渠道、控公车界定范围。  相似文献   

14.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北京市公车数量的数据终于公布,但6.2万辆,被大家一致质疑为犹抱琵琶半遮面。北京400多万辆车当中居然只有这么点儿公车,当然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这点儿公车按说不会堵成这样啊?  相似文献   

15.
既要办实事又要共甘苦徐泽洲某市一位副市长对中央清车要求很不以为然,“清什么车,只要为老百姓办实事,坐金子车也没关系。”我们不知道这位副市长是不是为老百姓办过什么实事,假设他曾经办了点儿实事,有点儿政绩,那么他就能以此为筹码向党和人民索要“金子车”之类...  相似文献   

16.
在任时,他身居要职,却从没让子女搭过一次公车,从没用公权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从没给亲友批过一张违背原则的条子。退休后,他本可安享晚年,却坚守大亮山22年,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临终前把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交给国家。他清贫了一辈子、奉献了一辈子、坚守了一辈子,他是"为民务实清廉"的最好典范。云南省委决定,以杨善洲同志为镜子,查找差距,深入剖析,认真整改,推动我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7.
游宇明 《党课》2012,(16):76-77
朋友最近买了一辆100多万元的好车,只要有活动,哪怕只有三四百米远,也要开着它。朋友是苦出身,现在做了老板,开了豪车,本想多听些他人的赞美。说也怪,别人似乎并没有将他的新车当回事,  相似文献   

18.
公车改革专家、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认为.补贴上限是本次车改最大的亮点。他说:“此前杭州、温州、深圳、上海等地车补标准不一。有的地方厅级干部交通补贴标准为每月2990元。有的地方处级干部交通补贴就高达3100元。  相似文献   

19.
岁末年初,在抚顺市东洲区街道社区和农家小院,人们可见到抬着米面等年货前来扶贫帮困的机关干部,他们要么坐公交车,要么骑自行车或步行,一改过去那种“人成帮、车成串”的排场。该区的公务用车改革已经实行了一年半时间,作为此次公车改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东洲区委书记袁方告诉记者:“转变作风需要做一些实实在在的调整,东洲区各级干部最终接受了公车改革,重要的是旧有的观念得到改变,虽然公车没有了,可和群众交流的时间多了,与老百姓的心贴近了。”  相似文献   

20.
党建动态     
张掖市甘州区“五道防线”对公车严格管理一是严格公车的定编标准。公务用车一律实行编制管理,不得超配。二是严格公务用车的购置标准和手续。在购置标准上,不得超标。在审批手续上,必须先审核购车单位的公务用车购编制数、购车经费及其来源,再通过政府采购办办理。纪检、国资等部门把好车辆登记关。三是严格公务用车的更换处置。不得随意更换公务用车。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