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桂华  朱腾飞 《前线》2023,(11):84-85
<正>上海书店开业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上海是党开展宣传出版工作的根据地和大本营。1920年9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首个出版机构——新青年社在上海成立。次年2月,因被法租界当局查封,新青年社被迫南迁广州。1921年9月1日,出于持续推进党的宣传出版工作的考虑,中国共产党首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在上海成立,由李达负责,组织马克思、列宁著作的出版。为保护出版社及其成员的安全,人民出版社以“广州人民出版社”的名义发行刊物,并将新青年社所在的广州昌兴马路26号作为公开社址。事实上,这一时期的人民出版社仍设在上海。  相似文献   

2.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3):63-F0003
中共中央秘密联络点遗址位于上海市北京西路1060弄内(原爱文义路望德里1239号半)。 1927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机关陆续从武汉迁至上海。因为这里当时属租界,各方杂处,居民集中,便于隐蔽和掩护,所以中共中央秘密联络点设在这里。  相似文献   

3.
档案故事:这是一本红色期刊,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的机关刊物。刊物以天文星辰“北斗”命名。这本革命文学刊物于1931年9月20日创刊,1932年7月被国民党查封。该刊为16开本,共出版8期7本,由上海湖风书局发行,主编为丁玲,该刊原件存世稀少,本件为影印本,馆藏于湖南省图书馆保存本阅览室。  相似文献   

4.
解放社,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延安创立的出版机构,问世于1937年4月.1937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从陕西的保安迁驻延安.中央领导同志深感宣传出版书刊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遂由洛甫(张闻天)、博古、(秦邦宪)、凯丰、(何克全)、周恩来、王明等组成了中央党报委员会,专门负责报刊书籍的出版、发行工作,包括出版《解放》周刊,管理《新中华报》、新华通讯社、中央印刷厂等.中央党报委员会设有出版、发行二科,具体出版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等报刊书籍.由徐冰、(邢西萍)任秘书长(廖承志也担任过此职).主持日常工作;孙雪苇、(刘西苇)任出版科长(是年秋,调马列学院学习,由孙萍继任);徐国林任发行科长(后调中宣部,由王均予继任),黄植任副科长.  相似文献   

5.
一进中南海与三任中央秘书长。1952年7月,邓小平由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调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常务副总理,1954年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央组织部部长,这是他一生中第三次出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第一次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邓小平在上海出任中央秘书长,负责起草中央文件,掌管中央负责同志和中央秘密机关的地址以及各种会议安排,协助周恩来(时任中央常委兼中央军委书记)处理  相似文献   

6.
江磊 《党史纵览》2002,(1):43-46
1931年上半年,负责中央特科工作的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和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向忠发先后被捕叛变,使中共中央机关的安全遭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在白色恐怖越来越严酷的形势下,中共首脑机关在上海已难以立足,不得不决定一些负责同志陆续离开上海,向中央苏区秘密转移.后经请示共产国际同意,整个中共中央首脑机关,统统迁入江西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7.
博采之窗     
毛泽东与《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创刊的。起初,它一直是仅供我党政军领手同志参阅的秘密级内部刊物。1956年11月中共八届二中全会期间,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倡议,中共中央决定把它的订阅范围由“高级的党内外领导干部”扩大到“县委委员以上或相当于他们的党内外干部”,计划将发行份数由原来的两千份增加到30-40万份。《参考消息》也由刊物型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中央南方局,是全民族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派驻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的秘密机关,也是中共中央上海局的前身,青年组是其下辖机构。除发动学生运动之外,青年组在武汉建党、建立平行组织、建立学运组织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南方局及所辖青年组概况1937年12月,在前期筹建的“长江沿岸委员会”的基础上,党中央在武汉成立了中共中央长江局和中共代表团。长江局对外称中共代表团,  相似文献   

9.
路军 《红岩春秋》2022,(6):40-47
<正>中共中央南方局是抗日战争期间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派驻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的秘密机关。自1939年1月成立至抗日战争胜利,南方局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具体负责下,高举抗日、民主两大旗帜,领导了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上海、江西、福建和港澳地区以及部分沦陷区的党组织,及在此范围内设立的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配合党中央领导新四军和华南敌后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0.
是英雄(烈士)还是叛徒(“豆腐”) 1934年初,瞿秋白从中共中央秘密机关所在地上海潜入江西省南部和福建省西部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开始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教育人民委员.  相似文献   

11.
1927年9月,中共中央机关由武汉迁往上海。为了保证中共中央的安全,中央决定成立特科并于同年11月在沪正式建立组织,由周恩来(化名伍豪)主要负责。特科先后辖有4个科,分别负责总务、情报、保卫、通讯等工作。建立通讯科的目的在于加强党中央对各苏区与工农红军的联系,及时了解各地斗争情况,指导革命实践。由于单纯依靠地下交通员传递情报、指示,已跟不上斗争形势的发展,因此筹建秘密无线电台就成为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当时担任通讯科长的是具有一定经验的李强,于是,这一任务就理所当然地交给了他。李强接受任务后,一方面刻苦攻…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在沪机构:中共中央局(1921.7-1922.10;1923.4-1923.6;1923.9-1927.4)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共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央局设在上海,领导全国党的工作。1922年10月,中共中央局曾一度迁至北京,1923年4月迁回上海。1923年6月,中共中央局委员长陈独秀及其他中央负责人都到广州筹备召开“三大”。“三大”决定中央设在上海。当年9月中共中央局委员除谭平山任驻粤委员外,都到上海工作。直至1927年4月…  相似文献   

13.
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叛变革命,汪、蒋合流。中共中央由武汉秘密迁驻上海。当时上海的形势也异常险恶,中共内部一些人面对汪、蒋的搜捕与屠杀,变节投敌,他们与国民党勾结起来破坏革命。叛变的败类在上海的马路上走来走去,指认和追捕共产党人,刚搬到上海的中央机关受到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4.
林齐模 《世纪桥》2000,(1):45-46
上海,1931年4月28日凌晨,雾霭茫茫。灯红酒绿的夜晚已沉沉睡去,繁忙喧嚣的白天还未开始,冒险家的乐园出奇地寂静。突然,一阵阵警笛在全城撕心裂肺地响起,一队队全副武装的租界巡捕和国民党特务分头扑向中共设在沪中、闸北、虹口、法南区的中共中央、江苏省委和少共中央机关。打门、喘门声、凶狠的呵骂声、小孩惊恐的哭叫声从一条条弄堂里传出。西摩路(今陕西路)上,一家古董店(中共中央秘密接头处)被破窗而人,但里面己空空荡荡。泥城桥东堍,一家木器店(中共中央特科的掩护、接头机关)的大门被踹开,特务见到的只是一些…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南方局青年组在大后方团结青年、组建秘密“据点”、筹建新民主主义青年社,并组织领导了一批进步的学生刊物。1946年,由于党对当时的整个形势估计比较好,青年组决定以上海为中心,进一步开展青年运动,并出版几种杂志。上海的一年间,童式一和进步青年们在青年组刘光、朱语今的直接领导下,为争取进步学生刊物的复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1958年5月25日,中共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此次会将决定由中央主办一个“革命的、批判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杂志”,定名为《红旗》,每半月出版一次,由陈伯达担任总编辑。会议要求全党积极地支持这个杂志,要求各级党委经常供给稿件,而且除了中央成立一个编辑部以外,上海局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都应成立一个编辑小组,负责征集、初步审定和修改稿件。就这样《红旗》杂志于1958年6月1日在北京创刊。作为中共中央主办的一份理论刊物,《红旗》杂志的创刊可以说是当时国内国际政治形势的需要,是“大跃进”运动和中苏分歧互相促进的产物,而其中毛泽东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到江西瑞金,实现了中共中央最高领导机关的长途迁徙。这中间,离不开沪港粤闽赣秘密交通线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早在1931年12月,周恩来化装成工人由交通员萧桂昌等人护送从上海出发,到汕头化装为牧师,经大埔进入永定、长汀,最终安全到达瑞金。  相似文献   

18.
<正>1927年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公然脱离革命阵营并残酷镇压革命力量,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高潮转入低谷。9月底10月初,中共中央各机关从武汉陆续迁至上海,邓小平也随同中共中央来到上海。这是邓小平第二次来到上海。1927年底,中共中央将秘书长这份重任交给了当时年仅23岁的邓小平。在上海,为了秘密工作的需要,中央领导同志之间,都互不知道他人的住址,并且要不断地变换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4,(3):26-26
<正>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于22日在《人民日报》第一版公布。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公开开展批评的专门决定。中共中央为什么作出这个决定呢?中共中央在《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中指出:吸引人民群众在报纸刊物上公开地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并教育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在报纸刊物上作关于这些缺点和错误的自我批评,在今天是更加突出地重要起来。因为今天大陆上的战争已经结束,我们的党已经领导着全  相似文献   

20.
建国初期的“三反”和“五反”运动中,党领导下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在报纸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号召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报纸和刊物上公开地全面地揭露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毛泽东非常重视人民来信,1951年5月16日,批示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和党委、党组:“必须重视人民的来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的态度。”如果来信很多,“应设立适当人数的专门机关或专门的人,处理这些信件。”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