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郭鹏杰 《传承》2011,(23):4-5,15
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悲剧。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探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教训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除斯大林模式的积弊太深和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期和平演变之外,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无疑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而在这场世纪性的大改革中,苏共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彻底放弃更是火上浇油,其对苏联的快速解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问题解决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团结、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已经被大量的中外历史事实充分证明了的,苏联解体、东欧演变的原因,除了政治因素以外,很大程度上就是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末叶的历史大变动中,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居于核心地位。论时序,东欧剧变在前,苏联解体在后;但论及根源和影响,则苏联解体为主,东欧剧变为次。所以,这次大变动被统称为苏东演变。苏东演变由于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造成了国际格局大改组、世界局势大动荡、社会主义运动大挫折,旋即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所感受到的冲击波尤为强烈。直面客观现实,深入总结反思,得出正确结论,汲取经验教训,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4.
王维国 《人大研究》2007,(12):24-26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时代结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剧变后的东欧国家和解体后的前苏联国家虽然都实  相似文献   

5.
王瑜 《协商论坛》2006,(12):26-29
20世纪90年代,前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后,古巴共产党的处境更为艰难,一方面,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使古巴失去了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依托;另一方面,美国加大了对古巴的封锁与“和平演变”的力度,采取种种手段分裂古巴共产党,试图彻底搞垮古巴社会主义政权,另外,一些拉美的近邻也对古巴施加压力,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古巴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动荡。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实践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是“被逼出来的”,是沿着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如何认识执政党建设,如何认识当今时代六条轨迹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分析研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我们才能做出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合作竞争的战略选择,不断地深化对吸收和借鉴当代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我们不仅要深刻认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经济意义,更要深刻认识它的政治意义。 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告诉我们,共产党在这些国家所以丧失执政地位,社会主义所以在这些国家失败,原因是多方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国家,一般指实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其显著的标志是共产党执政。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社会主义国家主要通过西方模式和苏联模式来建设社会主义。前者主要有东欧国家,如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后者有苏联、中国等。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世界上的  相似文献   

9.
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看当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红旗到底能打多久?”这是早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右倾悲观主义者就曾经提出过的疑问。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又有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红旗”还能打多久产生过疑虑。一些人甚至怀疑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怀疑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出现了理想信念危机。  相似文献   

10.
一个世纪以来,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从理论变为现实,从一国实践变为多国实践,世界上曾有15个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土地面积占世界的1/4,人口近1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3强,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主义”曾像社会主义这样辉煌,这样波澜壮阔,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然而,在这一个世纪中,社会主义也遇到了空前未有的挑战,甚至是局部的失败。”9年前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无疑是本世纪末令人震惊的世界性的事物。具有88年光辉历史的苏联共产党的垮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70年前宣告成立,70年后却宣告解体,东欧一批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必将从低谷走上复兴之路李会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编入的是1982——1992年间邓小平同志的主要著作。这十年,国际局势发生了剧烈变动。由于东欧巨变特别是苏联解体和演变,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运动处于新的低潮。在《邓小平文选》...  相似文献   

12.
苏东剧变已经过去20年了,但是对苏联解体的研究仍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苏联这个泱泱大国解体的原因,有多种不同的解读,如经济没有搞好说、斯大林模式僵化说、民族矛盾决定说、军备竞赛拖垮说、戈氏叛徒葬送说、外部因素说等。科学地分析苏联模式以及苏联演变问题,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评价苏联模式?苏联模式和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何在?怎样正确评价苏联时期的历史人物?苏联解体后的自身状况和世界格局如何?本刊特邀国内苏东问题专家,剖析苏联模式兴衰成败的深层次原因,以期能够以史为鉴,正确认识中国面临的执政形势,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王向清 《湖湘论坛》2010,23(2):45-50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临险恶的国际局势,邓小平以独到的眼光、非凡的气魄,提出了正确的回应方略:一是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不出面扛旗干预别国事务;二是从理论上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阴谋;三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以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筑起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与抵制和平演变的长城。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纵观苏联70多年发展及其解体和苏共垮台的演变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坚持和不断发展,是贯穿其中的一条重要线索,是苏共和苏联逐步失去理想之源、精神之基、价值之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张伟东 《前进》2009,(5):30-33
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理论是马克思晚年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引起很大争议的问题。“卡夫丁峡谷”理论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在20世纪上半叶,苏联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批东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这些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退却到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6.
毋庸讳言,正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和革命实践的发展,都曾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曲折一样,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自五十年代后期以来,也进入了大的曲折,并以苏联的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和我国“文化大革命”的长期动乱及其严重后果为谷底。  相似文献   

17.
苏共丢权、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理论界争论了很多年,始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际上主要是苏联的病态体制造成的,这种病态体制不仅摧毁了苏联.同时也导致了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溃败,并使整个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低潮。分析苏联解体的体制原因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首先,中国之所以能够抗住“苏联解体”风波的冲击.在于我们党先期进行了体制改革的实践,积累了经验教训,释放了风险;其次,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因为现有体制仍然存在苏联模式和中国封建专制残留因素的双重影响,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严重障碍。因此,只有深化改革.我们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18.
苏东剧变已经过去20年了,但是对苏联解体的研究仍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对苏联这个泱泱大国解体的原因,有多种不同的解读,如"经济没有搞好说"、"斯大林模式僵化说"、"民族矛盾决定说"、"军备竞赛拖垮说"、"戈氏叛徒葬送说"、"外部因素说"等。科学地分析苏联模式以及苏联演变问题,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评价苏联模式?苏联模式和苏联解体之间的关系何在?怎样正确评价苏联时期的历史人物?苏联解体后的自身状况和世界格局如何?本刊特邀国内苏东问题专家,剖析苏联模式兴衰成败的深层次原因,以期能够以史为鉴,正确认识中国面临的执政形势,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瓦解,标志着十月革命后出现的现实社会主义从蓬勃发展到遭受严重挫折,走过了它生命中的第一个周期。在社会科学领域里,对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过程的解读,具有极大的认识意义。苏联、东欧的演变为我们提供了窥探现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奥秘的窗口。关于苏联、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垮台的原因,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是“经济没有搞上去”。已有不少文章论证:这样的断言实在是过于轻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当时美国的6.8%,而到1985年,即戈尔巴乔夫上台的当年,已经相当于美国的80%…  相似文献   

20.
陈锦华 《传承》2008,(1):8-11
在1989年政治风波以后,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在社会上引起了新的争论,加上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引起一些人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对主张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的种种责疑和批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于1990年8月18日受命出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直到1993年调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这是我一生经历中面临困难最大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