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东京 《新视野》2000,(4):56-58
经过近20年的探索,应当说对国企改革的一些重大问题,我们已经达成了共识。比如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战略是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改革的部署是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然而,对国企改革的某些具体问题,人们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就如何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与推进企业改组的问题谈一些意见,以供大家参考。 国企进退应按政府职能确定 为了搞活国有企业,必须缩短国有经济战线,这一点现在已经形成人们的共识。不过在改革之初,我们原本是打算要把所有…  相似文献   

2.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效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深化国企改革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重要而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应该承认,近几年来国企改革已取得较大的成效与突破,主要表现在: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已经明确,思路基本理清,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国企的改革方向与目标就是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依法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优化资本结构试点上,探索出了规范破产、鼓励兼并、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新路子;国企改革已从着眼于单个搞活国有企业向从整体上搞…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大提出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的历史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个历史任务,不仅成为大会最为热烈的讨论议题,而且引起广泛的国际反响。如何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谈三点体会:一、坚定信心和方向,推进改革。首先要全面落实党的十五大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在江总书记的报告中,强调搞好六方面的工作。(1)充分认识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3)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4)形成企…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由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调整为以理顺产权关系为重要内容的制度创新。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占主要地位,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中起主导作用的部分,因此,它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可以这样说,中国改革的成功,关键在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关键在于产权改革的成功。产权改革,对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李鹏总理则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务求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方面取得实效。产权清晰,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坚持建立适应市场机制需要的国有产权体制框架下,对原来的主体关系复杂、管理部ti重复、权利和责任不清、困难和问题众多的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理顺。要通过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权利分割与权益界定,…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坚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在指导思想上,要紧紧把握以下几条:一是要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职工收入来深化各项改革;二是要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做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并举;三是着眼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建立资产合理流动和企业优胜劣汰机制,逐步实现“大的要强,小的要活.好的转制,差的新生”;四是要注意分类指导,讲求实效,实行一厂一策,一厂多策,不搞一个模式、一刀切,更不搞…  相似文献   

7.
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的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加强国企改革的针对性。我国经济改革的主线始终是国企改革,只有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了,市场经济改革才算取得了重大成就。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的国有经济部门。单位近30万个,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有16000多家,就是目前扩大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大中型企业也有1000户。国企数量庞大,企业状况千差万别,我们不可能让现有的亏损企业个个扭i为盈…  相似文献   

8.
如何进一步理解要着眼于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范恒山前线编辑部:多年来,搞活国有企业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对此,理论界和实际部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最近,中央又提出要着眼于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那么,1、国有经济与国有企业的区...  相似文献   

9.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经过了1978~1983年的“放权让利”、1983~1987年的“利改税”、1987~1992年的“大承包”等几个阶段的改革。以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为标志,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机制、体制、所有制“三制创新”阶段,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改革目标。党的十五大又进一步明确了要立足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实行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的改革思路。 一、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调整 抓大放小、着眼于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反映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调整。这一调整的重点在于:国有企业不能采取千篇一律的改革模式,不能只强调国有企业的覆盖面和数量,而必须根据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不同地位、功能进行分类改革。 首先,我们必须从宏观上把握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规律,把握国有经济的覆盖范围,也就是说要从所有制角度,把国有企业调整得适合我  相似文献   

10.
《决定》明确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就是“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这是总结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针对国有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对搞好整个国有经济、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重复建设严重,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没有形成专业化生产、社会化…  相似文献   

11.
孙英 《求是》1999,(20)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对甘肃这样一个既是老工业基地、又处在西部的省份,这是一项更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贯彻中央的这一重大决策,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促进西北经济发展,要发挥一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首先,要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工作,实现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根据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的基本思路,要扶持石化、有色金属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形成一个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国有企业和整个国有经济的非常好的大气候,最近一段时间,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朱镕基、吴邦国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亲自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作了许多重要指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对搞好国有企业十分重视,明确提出要象上半年抓农业一样抓国有企业,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抓国有企业的氛围,许运鸿书记,张蔚文市长多次亲自深入到试点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和帮助指导,近几天,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主要领导又分头到企业进行了调研。从6月底开始,市委、市政府组织市级有关部门的50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制度能否顺利建成,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确定的关键举措,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国有大中型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独立地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难点 改革十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并没有从体制上解决问题,而是绕开了产权制度来改革国有企业,并力图从运行层次上解决国有企业的活力不足问题。改革的事实已经证明要搞活国有企业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深层次的矛盾,从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性调整转变为明晰产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更是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经过十几年来的改革开放,我省各行业也涌现出一批活力强、效益好,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声誉的国有企业。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特别在这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承担了大量的改革成本,使得部分国有企业现在处境比较困难,不太适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而我国企业改革,已经走过了从放权让利、承包、转机等过程,进入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种创新的攻坚阶段。这时,仅靠单项改革已难以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必须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突出重点,综合配套改革,着眼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为此,我们首先必须对我省国有企业的现状进行切实的分析,并根据全国的改革措施,结合我省实际,创出一条有贵州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对于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以及党中央对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的概括,各方面的认识是基本上统一的。但是,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企业,当前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应该主要抓什么?对这个问题,人们在认识上还有一定的分歧。 有的同志认为,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产权改革。只有通过产权改革,实现产权明晰化,才能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企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于1998年开始,在190户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中进行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截至到2000年底,全市190户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经过合并、重组后,共有82.8%的企业完成改制,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北京市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的回顾1.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和配套政策。按照中央和北京市有关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精神和部署,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北京市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把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纳入到搞活整个国有经济的大局之中,…  相似文献   

17.
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根本问题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使企业形成适应市场要求的新的经营管理机制。要围绕这个目标大力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同时要在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国有资产管理有效形式的探索、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等方面加大工作的力度,为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形成新的经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步伐。这一精神为放开搞活我州国有中小型企业指明了方向。我州国有企业改革同全国一样.先后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步利改税、承包经营、转换经营机制、实行股份制改造等阶段,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有所提高,内部活力有所增强,资产结构,产业和产品结构均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并对增加财政收入、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9.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则关系到国企改革的成败。无论是从宏观上整体搞好国有经济,还是在微观上搞活国有企业,都要求尽快形成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一、没有投资主体多元化,就没有国企改革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 2010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关键内容,而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产权单一,必然政企不分、权责不明、出资人不到位,这正是我国国有企业长年积累下来的一大顽症。解决这一问题,根本的…  相似文献   

20.
1995年,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部署中,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抓好列入国家百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试点工作的同时,也选择一批企业,进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行政企分开,逐步走出一条搞好搞活国有企业的新路子探索经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国有企业改革指出了明确方向。为了落实《决定》精神,北京市体改委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早在一年前就着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酝酿和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