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春伊始,展望1998年两岸关系的前景,人们普遍希望推进两岸政治谈判的进程,促进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逐步解决海峡两岸的政治分歧,这无疑将有利于台湾海峡的安宁和两岸关系的稳定,并带动两岸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发展,也将推动两岸事务性、经济性商谈的进展。然而,台湾方面对两岸谈判的主张则是,在不预设任何前提条件下,首先恢复事务性商谈和“辜汪会谈”,然后不排除谈政治问题的可能性。仔细一分析,台湾方面的这一主张,实际上是拖延谈判的主张。  相似文献   

2.
8月3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在回答记者询问时表示,我们注意到台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今日关于两岸客货运包机的谈话。对于台湾方面同意同步进行两岸客货运包机  相似文献   

3.
柳英 《两岸关系》2008,(9):24-25
马英九执政后,周末包机、开放大陆游客赴台观光及开放人民币在台自由兑换政策的推出拉开了两岸间扩大正常化交流交往的序幕。近日,台湾方面表示将继续扩大两岸政策松绑的规模,在年底前计划完成多项重大两岸政策松绑项目,其中涉及金融、三通、人员、投资等多个种类。  相似文献   

4.
<正>孔子说,君子不器,言简意赅,表达了孔子心目中对君子的核心定位。这一定位如此直截了当,以至于不再需要《论语》中反复出现的礼、孝、仁、和、道等正面价值来加以附丽。  相似文献   

5.
资产阶级自由化在文艺领域内的突出表现,是否定和反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这方面,出现了大量的错误言论和观点,所谓“官本位文学观”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6.
陈筠 《两岸关系》2012,(8):15-16
7月28、29日,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论坛就和平发展回顾与前瞻、深化经贸合作、扩大文教交流三项议题展开讨论,与以往论坛侧重讨论两岸交流合作若干单项议题有所不同,本届论坛最突出的特点是首次就两岸关系发展进行总体和全面性的研讨,因而台湾舆论对本届论坛给予了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穆怀阁 《台声》2001,(1):11-11
台湾新领导人的两岸关系咨询机构“跨党派小组”,就两岸关系及一个中国问题,于11月26日公布了“三个认知,四个建议”。对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重申祖国大陆一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指出任何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不接受1992年海协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甚至明目张胆地鼓吹“两个中国”的分裂主张,都是绝对行不通的,也是十分危险的。所谓“三个认知,四个建议”,主要是声称两岸为“互不隶属,互不代表”,是“地缘近便,语文近同”,建议依台湾“宪法”处理两岸争…  相似文献   

8.
让每一个普通家庭都有向上流动的通道,是一个健康社会的标志。反之.凝固的代际传递.会令人迷惘、失望——给穷孩子受教育权.创造向上流动的机会,最终不仅收获社会的和谐,而且将建立起一支和谐社会必需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9.
一、召开“国是会议”的原因与目的政治史上,召开“国是会议”多在国家处于严重关头,或发生重大危机,运用正常体制难于突破的情况下,被迫采取体制外的、循全民参与的形式,做为克服难关,谋求开创新局的手段。台湾召开“国是会议”的根本原因,也不例外。(一)严重的“法统”危机逼迫国民党须要召开“国是会议”台湾的“法统”危机,主要表现在“中华民国宪法”、“动员戡乩时期临时条款”(以下简称“临时条款”)和“立法院”、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每逢年终,都有台湾媒体举办投选年度代表字的活动。只用一字描述过去一年的风风雨雨,的确困难,但汉字内涵丰富,同样一字,换个视角,理解不同,因此,每年代表字揭晓,都会引起热议。2015年,台湾代表字选出"换",海峡两岸则选出"和"。"换"什么、如何"和",值得玩味。一字勾画年度心情所谓年度汉字,无不与当年的社会脉动和重要事件密切相关。以  相似文献   

11.
金城布衣 《人大研究》2006,(3):F0002-F0002
根据科斯定理,不存在交易费用也许会使法律无关紧要,然而,现实的情形却是,正是存在交易费用导致了人们在许多情况下有意不理睬法律。比如埃利克森在其《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中写道,在美国加州夏斯塔县的相邻牧区之间出现牲畜越界事件时,受损一方常常并不是立即向对方主张“法律权利”而要求全钱赔付,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7,(3):72-72
3月28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杨毅指出.所谓“第二共和宪法草案”迎合陈水扁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图谋,公然纳入两岸“一边一国”的分裂主张,否定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企图制造国家和民族分裂。  相似文献   

13.
台湾各界,目前对于“一国两制”的看法十分混乱,真正拥护的是少数,坚决反对的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是处于怀疑和无知状态。台当局及一些既得利益者,他们一直在恶意攻击“一国两制”,但他们中有的对“一国两制”也并不了解。比如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4,(5):43-44
<正>自3月18日以来,岛内社会历经多次震撼:30秒审议闯关、学生攻占台"立法院"议场、警方强行驱离占领台"行政院"的学生引发流血冲突、与台当局对话破局、学运团体号召近50万民众走上街头、中华统一党总裁张安乐(即白狼)与占领议场的学生们互呛、台"立法院长"王金平进入议场承诺"先立法、再审议",这一连串政治戏码,其铺陈与张力堪称高潮迭起,岛内民众虽感意外,却并不陌生。如同岛内很多人士指  相似文献   

15.
“科学园区”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地区和正从事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涌现出来的高科技发展的一种现象。它在美国则称之为“硅谷”。“科学园区”是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而建立的,实质上是一个高科技的集聚地区。美国的“硅谷”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市湾区南面,面积不算大,纵深不过几十公里,但产值可观,“1998年的产值大约相  相似文献   

16.
评台湾的“公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当局近来推动在明年大选之前完成“公投”,此举虽有选举的战略考虑,但是深层意义在于推动“渐进式台独”。本文从“公投”的概念、缺陷出发,并结合台湾岛内的现实,从政治和法理两个方面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7.
在解决两岸政治定位的结构性问题上,可以思考以“当局”作为起点来进行探讨,从而避免“骑马找马”、“鸡生蛋、蛋生鸡”的困局.两岸在过去数十年都已经用“当局”相互称谓.从政治语义学上分析,“当局”正视了两岸公权力行使的事实,包容了两岸之间的“承认”抑或“否认”政治分歧,保留了未来开放性讨论政治地位的空间.从政治现实来看,两岸“当局”之间发展政治关系没有违背一个中国框架,两岸互称“当局”的身份可以体现平等协商、对等谈判,两岸可以从“当局”出发探讨最终政治定位并达成共识,两岸“当局”的政治定位可以为当前两岸发展政治关系提供灵活性安排.  相似文献   

18.
香港、澳门、台湾三地,由于特殊的历史因素,它们现在所实行的政治、社会体制和大陆地区有相当大的不同。在中国进行统一工作的过程中,承认这三地的特殊现实,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极为合理的,同时也充分表现了中国人处理实际政治事务的智慧。在香港尚未收回、一国两制尚未具体落实之前,外界对中国政府实施一国两制的诚意与能力大都抱着怀疑的态度。现在,香港回归中国已满一年,上述的怀疑在具体的现实之前已证明毫无必要,即使最苛刻的批评者也不能不承认,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政府完全遵守一国两制的原则;而且,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怀疑,中国政府不会继续按照此一原则来行事。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4)
正摘编自1月18日台湾《经济日报》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民进党又在"立法院"取得过半席位,取得完全执政的机会。蔡英文曾任台湾陆委会主委、"行政院副院长",也经历过两次选举失败的经验,深知两岸关系和平稳定是台湾绝大多数民众的期待,因此,在竞选政见中特别承诺,将维持两岸关系现状,避免挑衅大陆。不过,大陆是否愿意埋单仍充满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0.
台湾“经济部”经过长期酝酿于去年9月决定“推动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的架构”,想振兴岛内经济,在自由化、国际化水准上来一次飞跃.当今世界经贸版图变成欧美亚三分天下,西欧经济衰退,北美经济削弱,亚洲却一片欣欣向荣.为使经济复苏,西欧北美分别成立了自由贸易联盟.这些区域性组织对外具有排他性.于是,一向仰赖于欧美的台湾,现在插足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亚洲特别是亚太地区经济生气勃勃,有人预计这里将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这又为台湾经济发展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为此台湾不得不考虑把全球贸易重心移向亚太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