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在国家层面提出了"互联网+"概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借助互联网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构建治安防控网络,已经成为摆在有关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基层公安机关治安治理为视角,探讨"互联网+治安防控"新警务模式,着力解决社会领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
空间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马克思主义学者以空间转向和空间主导为主轴发掘空间的政治价值,并将其上升为政治和意识形态意义上的空间生产和空间治理。这既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的拓展,也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治理危机与阶级矛盾的实质。进一步地,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在阐释空间和知识、权力关系的基础上,对西方社会资本主导的城市治理提出强烈批评,并指明迈向空间正义的实践路径。空间生产的运行机制和空间正义的价值诉求为当前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重要启示,有助于推动城市治理从“空间的治理”真正向“治理的空间”转型。  相似文献   

3.
王江伟 《求实》2017,(12):61-73
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实践中亦有大量社区治理创新的探索,然而对于我国社区治理创新的整体性图景,学界探讨的不多。基于对民政部组织评选出的2013至2015年三届共55项"中国社区治理创新成果"的多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社区治理创新呈现"东部强,中西部弱"和城乡社区不平衡的空间分布格局;社区治理创新主体以区县级政府组织为主;党和政府的倡导推动、社区治理问题倒逼驱动以及回应基层群众的需求是催生社区治理创新的主要动因。社区治理创新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社区公众参与创新和社区公共服务创新上,社区治理创新的方式呈现出探索性创新、累积性创新和学习性创新三种形态。这些社区治理创新成果,为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鲜活的样板。但今后仍然应着力提升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社区的治理创新能力,社区治理创新的可持续性也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4.
丁开杰 《前线》2015,(2):90-92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治安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做出了新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强调"健全依法维权和缓解纠纷机制"时,提出"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落实领导责任制。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绝不允许其形成气候"。战略方向已定,当务之急是牢牢把握我国社会变迁的特征,坚持动态可持续的社会稳定观,在法治轨道上务实推动我国社会治安体制改革。社会变迁倒逼社会治安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迁,整个  相似文献   

5.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新格局,既是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一“组织化调控”模式的延续,同时也是对它的一种超越.其超越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新思路上面.就社会协同而言,它暗合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勃兴的“治理”与“协同治理”的理念及实践.从这个视角看,南安市官桥派出所在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所建构起来的技防网络以及借助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所构建起来的人防网络,不仅弥补了由当前基层政府财力和警力不足所造成的社会秩序供应不足的缺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协同治理的世界新潮流.这种由市场机制、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共同构建起来的社会治安协同治理网络,不仅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基层社会秩序的“善治”,而且有助于我们改变传统的权力观念,进而塑造一种柔性的权力形态.  相似文献   

6.
NPO新的治理模型:多中心协同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金不足、人才匮乏、贪污腐败、营利越轨冲动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NPO发展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我国行政单中心治理的缺陷有关。引进现代公司治理理念,完善自主治理,健全政府治理机制,推动独立部门、公民个人、舆论界以及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多中心协同治理,促进非营利组织善治,将是我国社会转型期NPO治理模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社会治安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实现社会治安状况根本好转,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坚持一手抓打击,一手抓综合治理。在认真开展“严打”整治工作的同时,下大力气,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编制和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从“一五”至“十四五”,中国规划治理经历了以“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积累了顺应各个五年时代发展大势与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认识和理念为指导、保持各个五年规划之间连续性和承接性、不断完善和创新五年规划编制与实施机制等宝贵经验,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准确判断和应对风险挑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互促进等显著优势。总结中国规划治理的历程、经验与优势,对不断完善五年规划制度、实施好“十四五”规划以及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速度在不断加快,城市治理也越来越被重视。但在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失业等问题的高发,仅仅依靠政府的努力是不能够完全解决城市治理问题的.因此,城市治理方面亟需我们充分发挥公众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实施多中心治理城市的新模式,以充分发挥政府、民间组织、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的作用,推动城市治理改革和创新,提升城市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多中心“治理模式在公共服务型政府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中心"治理理论在现实中最大的应用价值是提出在政府公共服务的治道变革中,打破单中心的政府服务模式,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本文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与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内在逻辑关系展开,通过阐述该模式在公共服务型政府中的运用,以期论证"多中心"治理模式在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上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巴山轮会议:“中国转弯处的脑力激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党的十二大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逐步由农村转入城市,各项改革措施陆续出台。正当人们为改革开放大好形势欢欣鼓舞时,经济过热的苗头以及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威胁也在悄然逼近。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对于眼前的经济形势既无法解释又显得束手无策。正值此时,经国务院批准召开的“宏观经济管理国际讨论会”,就中国宏观经济管理问题和经济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重要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并有效地推动了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12.
公共行政精神与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逐步成为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性问题.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在社会保障事务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其日益显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如何解决?与此同时,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森所倡导的公共行政的精神在我国新公共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何运用公共行政精神来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医疗改革重在解决“贵”和“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我们先后走访了东、中、西九个省市,对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行了考察与调研.所闻各方面的情况和意见,使我们切实感受到医疗问题,真正是百姓头上的一座"大山".由于看病"难"和"贵",不少人有病不敢进医院."小病拖、大病挨,要死才往医院抬"的现象比较普遍.就是在天津这样的大城市里,我们也遇到一位曾任厂长和工会主席的老共产党员,床下藏着一瓶滴滴畏.他说:"怕的是医疗费过高,不能把沉重的负担压给下一代!"为什么改革开放已经使GDP翻了三番的今天,看病问题却使得近90%的百姓为之却步和担忧,感到无奈和艰难?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从本体论和方法论上重新认识国际体系与国家关系,把国际体系视为随着国家之间互动的实践活动而不断发生变化的结构。该理论对于国家间新秩序的建立、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有助于我们从共有价值观念分析当代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演变,并对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组织与国际事务,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塑造中国的和平大国形象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中国传统的“朝贡”国际秩序观导致了其隔离于国际体系并受制于传统国际秩序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新时期,中国积极融入国际体系并致力于参与国际法制定以及国际秩序建设,从而实现了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三中全会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波及我国的严峻情况下,领导干部如何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显得尤为重要。坚强而纯洁的党性是坚持和树立正确"新三观"之本,加强党性锻炼修养的法宝就是党的十七大以改革创新精神提出的建立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建党以来党性锻炼修养的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的制度设计的创新,它为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新三观"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将"和谐"理念拓展到国际事务领域,把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与新中国"和平外交"传统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和谐外交"和"和谐世界"理念."和谐外交"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延续和发展,而"和谐世界"则是我国外交理念的新发展.由于当前世界矛盾错综复杂,构建和谐世界绝不是轻而易举的,其实现需要中国和各国人民长期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从“数字化”到“互联网+”:城市管理的多元共治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城市管理的有序推进,需要实现由一元管理到多元共治模式的转变。目前,我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本质上仍为一种基于科层制的一元化管理,因而也就难以避免科层制带来的困境:囿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部门间的协调难以顺畅展开,基于专业分工的权责划分不够清晰,而行政主导下的管理活动亦缺乏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为此,应契合万物互联的新时代特点,建构"互联网+城市治理"的新模式,构筑扁平式的跨部门协作平台、职权分工基础上的综合管理平台以及多元化的社会参与平台,进而形成城市管理的多元共治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古代的和谐观被到处使用,然而,无形中主词却被省去了——和谐承担者是谁?从马克思实践的思维方式看,古代的和谐观本质上是一种自然观的体悟思维,它不过是脱离了人学生成的"抽象和谐"。谈和谐的构建,就必须有一个内在场域的转换。实际上,它应当首先作为一种主体性的社会范畴内在于现实的实践过程,接受现实实践的矛盾推动。由实践承载和谐,缘生和谐样态,生成展现和谐。和谐受到实践的规定,规定着和谐的问题域与和谐的维度及类型。同时,和谐也在反生成实践。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与中国的问题首先是个时间问题,我们要在社会历史发展逻辑的高度上认识中国参与全球化浪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化多元主义等立场上得出的反全球化结论,都有可能使中国利用世界市场提升本国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努力落空,因而都是需要加以反对的。我们在敢于融入全球化的同时,又要善于融入全球化。我们绝对不能低估全球化的风险,但是,回应挑战、抵御风险的努力也要在全球化框架中进行,我们要走出“挑战—回应”的旧模式,代之以“回应—创新”的新模式,即以融入全球化为契机推进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近期指出,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在我们面前,有许多必须解决而且回避不了的问题,有许多必须抓紧而不能拖延的任务。这无疑是对中国现实清醒而准确的判断。当下中国,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狭路相逢勇者胜。当此关键之际,惟有以大勇气、大智慧继续推动当代中国新的改革开放。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将改革视为“十一五”时期的关键,这一战略安排因此大有深意。26年前的中国,由国家安排物质产品生产、供给的几乎全部环节,几亿人的物质需求,几亿人的日常消费,几乎一切都要听从计划安排,物质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