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宏音 《前沿》2006,27(9):207-210
“农民社会心态”是指现阶段寓于农民各个阶层中间的,具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指向的,涉及农民根本利益的各种态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尊重农民意愿,从各个领域入手,通过相关调查数据,准确把握当前农民社会心态总体态势,深入分析一部分农民不良社会心态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调适。  相似文献   

2.
付开镜  董坤玉 《传承》2013,(10):118-119
质朴的中国农民用辛劳和节俭支撑着中华民族永不停息的步伐,勾勒出当今中国的强盛画面,然而他们却忽略了自身的发展,尤其在社会心态方面滞后于社会前进脚步。中国繁荣、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实现程度最终取决于农民阶级这块短板,这块短板提升速度的关键在于农民的文明程度,而农民迈向文明的重要前提是社会心态的整合。  相似文献   

3.
建国前土地改革中乡村社会农民心态态势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玲 《求索》2007,(11):223-226
自党成立以来,在农村社会发生的变化中就发挥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向农村社会渗透时,有效地将行政措施与社会变革结合起来,使农村社会经济生活获得了新的活力。与此相关的是,传统乡村社会中曾经铁板一块的农民心态出现了差异。具体表现为:苏区土地革命时,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各种复杂心理和新激发起的革命热情相互激荡,成为革命农民的主流心态。抗日战争初期,对根据地新政权和新帝J度的不信任主导着大部分农民的行为,使得在现实斗争中表现得胆小怕事、顾虑重重。之后,随着党政权力实践与农业生产之间联系的建立,以及党采取的在乡村社会中大量扶植劳动英雄与生产积极分子的政策性措施,使广大民众的心态呈现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势。以上心态态势一直延续到解放战争时期。此外,平均主义心理也很普遍。后者对建国后的农业合作化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吴小坤 《人民论坛》2022,(Z1):110-113
网络造词由于其语料创新性和内容生动感,成为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话语表征,这些表征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的是变化中的社会现实,以及这些现实下的社会心态。网络造词景观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结构、性情、行为三者交互作用的结果,不仅承载着与社会环境共变的观念力与情感力,而且提供了映射当下社会结构和这些结构的具体化知识,催生了特定群体的心理和情感认同,这些认同反过来又影响其所依存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5.
黄楚新 《人民论坛》2020,(1):116-118
文明互鉴成为2019年度社会流行语,意味着其不只停留在国家外交和主流媒体话语中,而是开始受到来自普通民众的积极认可;硬核、区块链、5G作为流行语被大众所接受,代表着人们对优质事物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酸”“柠檬精”“我太难了”等年度流行语,反映出自我调侃成为一种流行减压方式;从融梗、996、霸凌主义等流行语可以看出,随着社会规范意识的普遍增强,社会规则、国际秩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6.
当前社会心态呈现了一些积极特征:第一,民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总体处于高位水平,美好生活体验人数占比呈递增趋势;第二,社会公平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呈现逐年递增趋势;第三,社会信任也呈增长趋势,一般信任明显提升。但疫情对民众社会心态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影响到了民众美好生活需要与美好生活体验,民众更加看重个人物质维度的美好生活需要及其满足;受疫情影响社会总体安全感出现了下降,表现在个人信息安全、医疗药品安全、食品安全、财产安全等方面;总体社会参与水平有待提升,特别是在为帮助受困受灾的人而捐款捐物、帮助陌生人、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方面。  相似文献   

7.
马寄 《桂海论丛》2014,(2):114-116
社会心态反映着社会舆情,折射着社会现实。文章首先在审视当下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揭示当下社会负面心态的主流是焦躁。导致社会的焦躁心态原因有三:首先是处于转型期的人们心态倾于波动,易于焦躁;其次,收入差距过大,直接诱导社会焦躁心态的产生;最后,利益诉求渠道不畅,进一步加剧了焦躁心态。消弥焦躁的社会心态,营建健康心态,应重点采用以下措施:其一,改善民生;其二,积极拓宽民意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8.
社会心态从多个侧面真实地折射着社会风气,更深层次上反映着人们的理想追求、精神状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因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导致的激化社会心态、城市化大规模人群流动导致的混乱心态、人的需求层次的非线性波动引发的焦虑心态、丑恶现象和腐败行为持续存在引发的抵制心态、西方文化冲击和新型媒体快速传播衍生出的嘻哈文化和解构心态等同时存在,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崇高信仰的形成、确立和固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消解,对此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转型时期结构化的贫富差距和断裂化的社会分层结构导致阶层化的剥夺感、普遍的仇官仇富情结、对方化的不信任情绪在底层社会广泛蔓延,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心态失衡。现实社会心态失衡使得道德化政治抗争、网络舆论审判、网络侠客情结、网络恶搞越演越烈,严重扰乱了网络舆论秩序,作为非传统安全的网络舆论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创新网络舆论管理体制,改进网络舆论社会管理方法,培育良好的网络社会心态,是当前网络舆论社会管理的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周可达 《桂海论丛》2003,19(4):66-69
近年来在公众的社会心态中 ,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评价逐年提高 ,然而 ,由于改革的复杂性 ,以及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多样性 ,公众社会心态又存在着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应采取适当措施 ,维护和发展群众的根本利益 ,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调适社会心态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帅 《前沿》2006,(9):184-18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社会心态的调适是其中很重要的环节.建设和谐的社会心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利于促进改革与发展的大业,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心态的现状和特点,通过引导公众自我调适、校正价值取向、加强理论宣传教育、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等措施对社会心态进行有效调适并使之达到和谐的状态,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有较大的发展,山区农民文化消费有了一定的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传递农村文化的载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健康文化阵地得到巩固和发展。但农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仍然偏低,农村文化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也非常严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道德行为的形成是各种因素互相结合、互相作用、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结果。社会心态是由这些因素构成的道德反应机制,道德行为要通过这个反应机制形成。社会心态构建道德行为的起点的六种方式是:态度的方式、感觉的方式、理性的方式、规定道德行为标准的方式、“场”效应的方式、构建和传播道德价值观的方式。从“自我觉知的社会心态”、“群体的社会心态”、“客我与主我相结合的社会心态”中则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社会心态对道德形成所产生的不可替代的起点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胡承定 《创造》2011,(9):60-61
要引导社会健康发展,匡正失范行为,缓解、化解不良心态,需从根本上着力消除不良社会心态滋生蔓延的现实土壤。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有机团结需要以共同价值体系维系的社会共识的达成,而社会心态研完把社会的思考能力、反思能力看作是社会成长和成熟的标志,思维社会是健康社会应该具有的心态。  相似文献   

16.
龚喜林 《求索》2011,(7):229-232
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征兵的过程中,由于民族意识缺乏、国家观念淡薄、"好男不当兵"消极文化的影响以及兵役人员的徇私舞弊和被征壮丁所受的虐待,朴实的农民在"经济伦理"和"安全第一"的考量下,用他们所理解的生存法则—规避和逃跑对战时的征兵进行了"和平"的抵制。  相似文献   

17.
对转型期社会心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布 《桂海论丛》2000,(1):49-51
文章探讨了转型期社会心态问题,指出我国转型期社会心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有整体性、复杂性、趋向性和时代性四个方面从为在社会转型期,理性的、健康的,能顺应社会变革和历史潮流的社会心态必将对社会进步发挥出积极的影响,病态的社会心态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因而提出了要调整和优化社会心态,促进改革深化发展的四个方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毕宏音 《前沿》2008,(7):149-152
本文以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天津某医院青年职工的社会心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青年医务工作者的社会政治态度、职业心态和生活质量感受以积极向上和健康和谐为主,但也暴露了一部分人缺乏政治参与热情、职业认同度不高、社会焦虑感增强以及生活质量主观评价偏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5.12大地震给甘肃省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受灾地区居民的心理遭受严重创伤。研究灾区居民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与社会恢复中社会心态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其消极社会心态的对策建议,对进一步搞好灾区灾后社会恢复、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加速,人们生活与工作的节奏普遍加快,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社会矛盾与问题,其中流行语从特定角度反映大众对许多社会矛盾与问题的心态.从分析流行语背后的社会心态角度,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把脉这个社会,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社会治理理念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