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闻摘录     
<正>须防"脱贫急躁症"时下,一些地方为了督促干部切实履行脱贫攻坚任务,形成了"贫困不摘帽,领导不提拔"的"潜规则"。于是乎,不少干部为了早日得到提拔,急于甩掉"贫困帽",患上了"脱贫急躁症"。修路时,不顾质量缩短工期,留下"豆腐渣工程"隐患;招商时,抓到篮里就是菜,只想经济发展,不考虑生态保护;抓项目,重视见效快的经济种植,忽视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因为,在患上"脱贫急躁症"的党员、干部眼中,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群干群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党群干部关系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原因是干部公仆意识淡薄、分配不公、干部工作作风漂浮,民主制度不健全。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农村的党群干群关系,就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重视和关心群众的利益,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良好制度。  相似文献   

3.
乡镇领导干部"走读"是指一些乡镇干部工作岗位在乡镇,家却在县城或异地,上下班跑通勤、车接车送的问题.这是多年形成并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目前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我市解决乡镇领导干部"走读"的实践看,要解决这个问题,并尽可能避免挫伤干部的积极性,在工作中至少要抓好四点: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4,(4)
<正>群众利益无小事。对公务员而言,核心的服务就是将群众的事当作大事来对待,全力以赴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群众路线体现在一些民生小事上,走群众路线,先要从方便群众做起。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求医看病、柴米油盐、冷暖安危,这些干部们看起来的小事,对群众来讲都是大事。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在与老百姓打交道时,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群众的苦衷,简化办事手续,节约群众办事成本,不能让老百姓来回跑,要将以前的"群众跑"变为"干部跑","多次办"变为"一次办"。只要善于从群众关切的小事做起,满腔热情地为  相似文献   

5.
正从密切联系群众上察"勤"。基层干部的"勤"更多的表现在走出机关、沉下身子,为群众实打实的解决问题。但是从实际工作看,仍有一些浮在半空,参与实际工作少,接触老百姓少,不惹事也不干事的"太平"干部,仍然存在一些名义下基层,实则充当"特派员"、"联络员"两边来回跑、坐不下、呆不住、群众意见大的干部。因此,从践行群众路线中识别考察干部的"勤",要把干部是否常"接地气"、经常密切联系群众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从解决群众切身问题上察"绩"。考察识别干部的"绩",就要看干部为群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要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必须治理以下八种不良现象。"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潜规则。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买官卖官是最大的腐败,"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已成为一些地方干部升迁的潜规则。"拼搏不如拼爹"的特权现象。"我爸是李  相似文献   

7.
正"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一些家住城里的基层干部,不深入群众、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常常往家跑,被称为"走读干部"。这首以前流传甚广的顺口溜,是群众对基层干部"走读"现象的生动描述。在一些地方,干部"走读"现象曾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白天上班蜻蜓点水,刚到单位就盘算"开溜";有的脱离工作岗位,遇事远程指挥,原本需要当面解决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浮躁即漂浮、急躁.在认识上,它是主观脱离客观的一种思想倾向;在方法上,它是脱离实际、缺乏科学发展规划的"近视病";在心理上,它是一种急于求成、患得患失的心态;在"社会学"上,它是一种投机钻营的庸俗关系学.  相似文献   

9.
正3月30日,《瞭望》新闻周刊播发《脱贫冲刺谨防心态跑偏》,用大量第一手鲜活素材,独家揭露了脱贫攻坚中出现的"撤摊子""急躁症""挂空挡"等形式主义最新表现。文章引起广泛影响,也引起地方扶贫主管部门的重视。据报道,面对冲刺倒计时,一些干部心态急躁,甚至大搞突击快上或简单发钱发物"一发了之"、低保兜底"一兜了之"、产业入股"一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一些中青年干部中不同程度存在着"浮、粗、骄、逸"的问题. 浮,就是作风漂浮,不深入实际,不深入群众,不愿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做表面文章,解决实际问题少.粗,就是总觉得自己高明,习惯于指手画脚,发号施令;把群众看作是"大老粗",作风简单粗暴,飞扬跋扈,甚至作威作福、欺压百姓.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10月17日,我国迎来第三个扶贫日。国务院扶贫办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苏国霞在扶贫日活动安排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目前全国有多地患上了"脱贫急躁症"。"脱贫急躁症"病根何在?要知道,当前的脱贫攻坚战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形势严峻的多重挑战,最需要扶贫干部和相关负责同志有耐心、有恒心、能细心,形势越是严峻,越需保持冷静。如果操之过急,只会  相似文献   

12.
《支部生活》2014,(2):24-25
孟连县通过创建综合服务平台这一全新的服务手段,逐步实现了在农村办事由"农民跑"、"干部跑"转为"网络跑"。在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过程中,孟连县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推行了一些好做法,确保了党组织的服务遍及村村寨寨,真正惠及群众。  相似文献   

13.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理干部。坚持从严管理干部,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严的纪律约束干部,尤其要抓住"少数关键",把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作为重中之重。为使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落到实处、干部管理的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还应加强从严管理干部的责任追究。从严管理干部要贯彻"三严三实"要求,通过教育和建章立制等方式,努力戒除当前一些干部中存在的"为官不易"思想和"为官不为"问题。  相似文献   

14.
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是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举措。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自身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群众利益、作风漂浮、贪图享受等问题,这与党的执政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要在干部队伍中大兴勤奋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和勤勉为民之风,切实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乡镇干部的工作作风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威望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近年来,乡镇干部的工作作风有了很大转变,总体上是好的,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宗旨意识淡薄、工作作风漂浮、创新意识不强、组织纪律散漫等。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机制不顺、管理手段落后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教育弱化、干部心态失衡方面的原因。为此,相关部门要在加强思想教育、创新管理机制、发挥表率作用、关心干部生活等方面下工夫,共同推动乡镇干部作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冬寒 《当代党员》2010,(1):65-65
一些地方在考核干部时,对干部的缺点往往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最常见的有这么几种:一是“胆小病”,工作上不够大胆;二是“急性病”,在工作中“有时比较急躁”;三是“粗心病”,一般的说法是“有时处理问题方法比较简单”。这几种毛病不但成了干部的常见病。而且也是多发病。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营山县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难找、事情难办、问题难诉、建议难提等问题,全面推行"民事代办制",变"百姓事"为"大家事"、"群众跑"为"干部跑",明显提高了基层干部的办事效能,探索出了一条全方位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一些挂职干部长期浮在上层部门跑资金,跑项目,真正在挂职岗位上调查研究、熟悉工作的时间寥寥无几,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挂职干部本人急功近利,想尽快做出一番实绩来,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才干。二是所在地区凭争项目和资金多少论英雄,也...  相似文献   

19.
敬告读者     
《共产党人》2008,(2):52-52
干部就是要"干事",就是要以身作则带头干,就是要带领群众干成事。那些作风漂浮,只说不干,没有创造性,打不开工作局面的和不想干事、不会干事、不敢干事、干不成事的"太平官",无力承担人民公仆的神圣职责,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严重地损害着党和人民的事业。  相似文献   

20.
正转变作风,是干部终身"必修课",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才能取得扎实效果。然而,一些干部干工作不想扎扎实实打基础,只想一门心思"走捷径",吃不了苦、受不了累,还想摘硕果、捞好处、捡便宜。预防和克服这些问题,关键是要从工作、思想和自我要求上持续转变作风,永不懈怠、锲而不舍地抓下去。转变作风要在工作中扎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然而,一些干部常常把作风问题误认为是抽象的、空洞的,把作风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