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推进行政公开、提高政府透明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只有将法律制度的建设和伦理精神的塑造相结合,才能深入持久地推动行政公开的发展。必须遵循行政伦理建设的规律和要求,加快行政公开伦理精神的塑造。  相似文献   

2.
《行政许可法》是继《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它的制定,是依法行政、理性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需要;是完善市场体制和适应入世的需要:是转变职能、深化改革的需要;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行政腐败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行政权力具有强制性和支配社会资源流向的特质,若不对其严加约束,可能违背行政管理的目标,导致行政权力异化,对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风气等会造成极大危害。我国行政权力异化的制度成因主要是:相关法律制度缺失;行政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虚化;政府角色定位不清晰,过度介入市场。有效治理行政权力异化,必须从根本上健全各种制度设计,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强化行政权力异化的体制制约,构筑起预防权力异化的体制屏障;强化行政权力异化的法制制约,做到依法强化监督、细化监督,增强监督的可操作性;加强引导和监管,推进网络反腐。  相似文献   

4.
责任政府建设的行政法治途径及其政治生态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任政府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目标。建设责任政府必须纳入行政法治的框架,通过完善明确政府责任的法律和制度,建立政府内外的控制机制,使政府成为真正为人民而存在的政府。同时,必须注重与责任政府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以及责任行政、法治行政文化等政府生态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WTO规则不仅仅涉及贸易、投资等经济法律制度领域 ,而且涉及规范政府权力的公法制度。为适应WTO规则的透明度要求 ,我国的行政立法程序需要改革 ,以使其具有更大的开放性 ,便于利害关系人的参与。另外 ,还要建立和完善法律文件和行政措施的公开制度 ,并推进行政执法程序的公开化。  相似文献   

6.
一、行政程序制度建设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在理论意义上这是个老话题,但是在制度变革意义上,仍然是一个现实话题。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是要求政府的行政活动具备合法性,那么为了使这个行政活动具备合法性,我们经常讨论研究三个法律体系,第一就是行政组织法的法律体系,解决行政机关权限合法性的问题;第二就是行政行为的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结构上的特点为:中央政策依赖于地方政府执行,中央对地方政府采取人事控制手段,立法和司法在调节中央与地方关系上作用甚少;中央政府缺乏强大的政治部门审议决策并控制行政机构;建国以来,以省为地方的代表来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省为地方的重心来建设地方政府。上述特点造成中央政令不畅的同时兼有行政中央集权弊端。改革要通过结构调整实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双强。我国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之间的冲突,是普遍和严重的。我国要解决法律冲突问题,特别是全国性法律规范与地方性法律规范的冲突问题,在法院有权对法律法规选择适用的同时,必须建立某种形式的判例制度。  相似文献   

8.
行政公开制度是二战以后兴起的一种行政程序制度。它具有保障人权和实现有限政府 ,推进民主政治进程的政治功能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的经济功能 ;促进宪政文化建设的文化功能 ;提高行政效率、节约法律资源的法律功能。  相似文献   

9.
公民问责:价值、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问责,是以个人权利制衡国家权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核心价值在于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并预防政府官员失责行为的发生,其法理依据在于"权为民所授"。在我国现代社会中,公民问责存在许多实际问题,践行公民问责的有效途径:增强公众问责意识,塑造行政问责文化;建立信息平台机制,畅通问责渠道;完善公民问责法律制度,保障公民问责主体权利。  相似文献   

10.
规范行政服务中心建设 统筹公共服务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行政服务中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的有益探索.十多年来,我国行政服务中心逐步由单纯办理行政审批业务,向为公民、企业提供综合服务方向发展.但是,这种源于地方政府自发的改革创新与现有体制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和冲突,其进一步发展有赖于现有法律、体制、制度和技术层面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