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需要进一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在阐述了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意义基础上,分析了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从简化内涵、价值认同、话语体系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最新的凝练和概括,这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新凝练具有深厚的理论和现实根基;在结构上更加简明,既具体而又层次井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在表述上更加科学严谨、易记易懂,从而增强了公众亲和力与社会参与度。新凝练有利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形成正能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进一步落到实处;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和价值观挑战。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底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和范畴,其本质内涵是什么,其时代价值和重要作用表现在哪里?当前我们凝练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则是什么?进一步地,什么是价值观和价值符号以及二者的区别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上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为了探讨和回答这些问题和方面,本刊编辑部特邀请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专家学者撰写一组笔谈。现将这组笔谈摘要发表出来,供学界和广大读者参考。我们期望这组笔谈能推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逻辑理路上一脉相承;但在内涵诠释上又各有侧重:前者关注思想的力量,后者张扬人的主体性;前者突出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后者寻求与国际社会价值观接轨;前者四方面内容平行展开,抽象概括;后者三个层面层层递进,简明通俗。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其国家层面的价值观指明了建设一个综合的和健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标准,其社会层面的价值观表征了现代化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价值原则,其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涵盖了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如何立身处世的一般道德准则。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融合,构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具有全方位规范和导向作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最高抽象。由于研究角度相异和研究方法的分殊,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炼的研究存在多种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炼研究范式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研究视角的多样性、研究方法的独立性、研究范畴内容的核心性、研究话语表达的多元性等方面,目前主要有要素范式、结构范式、层级范式、关系范式、实证范式等。从国家、社会、个体层面凝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价值主体利益诉求、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要求,能够赢得主体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价值、价值观、价值体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述了民主党派爱国、民主的核心价值观,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参政党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联系,参政党核心价值观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矛盾,参政党应支持并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战略任务。公安院校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为此,必须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及其基本内容,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必须积极探索公安院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学界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基本问题、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现代传播技术和媒体形态的快速更替,还需进一步深刻把握现代媒体传播的规律和特征,加强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内核和高度概括,决定着它的基本特征和根本性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引领方向。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概括,本文将从这三个维度对核心价值观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样板,以符合公安机关性质和宗旨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内容,使提炼形成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又体现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成为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正确价值导向和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复杂化、多元化、世俗化,价值取向呈现矛盾性等特点,因此,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从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三个维度寻求大学生科学价值观养成途径,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3.
凝练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所需和社会所盼,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纠正价值缺失和偏移的现实需要,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客观需要,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点睛之笔。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遵循了价值观念形成发展的必然规律,进一步表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要把握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理解深刻内涵,确定践行和培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方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提炼言简意赅、易懂易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借鉴古今中外既有核心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方法论经验,立足实际,汲取广大人民群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的方法论智慧,对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的方法与原则,进而提炼科学准确、简洁通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中国特色,又与人类普遍价值的根本指向相一致,是社会主义特性与人类普遍性的有机统一。它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时代价值,以民族性彰显世界性;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精神内核,超越了资本主义普世价值;它顺应了时代主潮流,揭示了人类社会普遍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6.
在价值多元的博弈中,青年的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青年们强烈感受到价值观念分化和冲突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探索和研究如何以社会主义主导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托引导青年价值观的整合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系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稳步发展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通过文献检索和文献研究,可以发现,迄今为止,学界关于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业已取得不少学术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于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或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的关系、民主党派的核心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其中。“民主党派的核心价值现”这一新课题与民主党派的定位和特点具有很强的兼容性。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论青年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能成为引导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指针,是因为两者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在承认两者存在差别基础上的辨证的统一,统一于三个基本价值支点:强调主体自主意识、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体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个人思想行为的指南,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得阐释了“中国梦”,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同时他还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为和谐与公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是培育和谐文化、养成和谐思维,其关键在党,其突破口在消除存在的不和谐、不公正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