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设工程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依法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以《合同法》第286条为依据,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的性质属于法定抵押权,其成立直接依据法律的规定,既不需我国要在当事人之间订立抵押合同,也不需要办理抵押权登记手续,成立的时间依据作为法定抵押权客体的抵押物是否具有不动产的特性予以认定。在建设工程上,法定抵押权和意定抵押权竞合时,应按照其相互间登记的先后确定顺位,因为以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来保护承包人的建设工程款得以满足不符合立法精神。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大陆地区的立法中,对法定孳息清偿义务人的通知应当是抵押权效力及于法定孳息的生效要件而非对抗要件。从解释论上讲,无论是通过法律解释抑或法之续造的方法,均得不出对法定孳息清偿义务人的通知是抵押权效力及于法定孳息的对抗要件这一结论。从立法论上讲,该通知不管是作为生效要件还是对抗要件,都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因此最终的条文应该是立法选择的结果,法院不能舍近求远。  相似文献   

3.
基于抵押权证券化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水英  张筱峰 《求索》2011,(5):43-44,255
抵押权证券化对拓展抵押权的投资和融资功能以及实现抵押权的灵活转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建议我国将抵押权证券化引入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建设,并基于抵押权证券化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最后对此担保体系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4.
抵押权的次序指一个抵押物之上,先后成立生效的数个抵押权存在先后实现顺序。研究通过对大陆法系抵押权次序的不同立法主义的比较,及分析抵押权次序的处分,来阐明在我国目前抵押权制度下,应理性移植抵押权次序相关理论和制度,即仍应坚持我国抵押权次序递进主义,并在将来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扩充细化抵押权次序相关理论和规定。  相似文献   

5.
抵押权自罗马法首次提出以来,现今已成为世界各国民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但是,关于抵押权性质的界定,在学界中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物权说、债权说、物权债权两重说三种。然而,此“三学说”均无法圆满地解释抵押权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担保立法中未确认抵押权的追及力,不承认抵押权人享有追及权,仅仅对抵押人享有的所有权作出限制,局限于以转让抵押物的价款来担保抵押权人的利益.确认抵押权物上追及力,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抵押物的价值,在未来的物权立法中,应确立和完善抵押权的追及力制度.  相似文献   

7.
法律信箱     
《新疆人大》2013,(1):41-41
房屋担保未登记不享有抵押权 乌鲁木齐市的张清珏咨询:我的朋友张某借给李某10万元,约定李某将自己所有的房屋作为抵押担保。双方签订合同后,李某将房产证交给了张某,但没有办理抵押登记。借款到期后,李某无力偿还欠款,张某要求实现抵押权,且房屋没有任何第三人主张权利。请问我的朋友张某是否享有抵押权?  相似文献   

8.
刘恺 《前沿》2006,(12):127-129
不论在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抵押权制度都是债的担保的最主要形式。我国现代抵押制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确立,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因此,学习和借鉴大陆法系典型代表的德国民法,对于完善我国的抵押制度大有裨益。本文将中、德抵押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于我国抵押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物权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涉及到民法财产所有权的静态安全与财产交易的动的安全保护的优先与取舍,对于保护善意取得财产的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活动的动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善意取得制度中应当明确规定不动产、抵押权、权利质权和赃物的善意取得.  相似文献   

10.
蒋晴 《新东方》2007,(1):42-46
一、抵押权及其效力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继续保持对不动产、动产的占有,同时依照一定的方式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称为抵押。抵押权是由当事人约定的、用以担保债权受偿而直接支配标的物的担保物权。担保物权人所享有的利益是物的交换价值,即债务人届期不清偿时,债权人可以依法变卖担保物,以其价金偿付债权。  相似文献   

11.
孟德花 《传承》2008,(18):124-125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物权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涉及到民法财产所有权的静态安全与财产交易的动的安全保护的优先与取舍,对于保护善意取得财产的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活动的动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善意取得制度中应当明确规定不动产、抵押权、权利质权和赃物的善意取得。  相似文献   

12.
《民主与法制》2010,(24):66-66
村民康某和周某比较熟。一天,康某登门来向周某借钱,康某乡里的住宅是幢别墅,周某立即答应,签订了合同,并且要康某将其别墅做抵押,交出房产证。康某说,房屋可以抵押,但并未办证。还不到两个月,周某就听说康某不见了。那幢别墅已卖给同村村民,并且有房产证。请问,周某是否取得了康某别墅的抵押权?  相似文献   

13.
建筑工程优先权在古今中外很多国家的法律中都有规定,其发展脉络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在属性上,从优先权向抵押权转变;在产生方式上,从法定向登记过渡;在保护强度上,从最优先保护向一般优先过渡;在保护制度的数量上,从一元保障到多元保障。完善我国建筑工程优先权制度,一是将建筑工程优先权定位为登记抵押权;二是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民主与法制》2014,(26):64-64
张某向林某租赁了房屋一套,约定租期5年。张某承租期间,林某突然通知张某房屋已被抵押给顾某,且顾某要求实现该抵押权。经了解,张某得知,林某向顾某借款两百万元,并以张某承租的房屋进行抵押。在张某与林某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前林某已与顾某签订了捌甲合同,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张某认为,即便房屋所有权变更也不应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张某有权继续承租该房屋。请问,在顾菜主张实现抵押权的情况下,张某是否有权继续承租该房屋?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法制》2014,(34):68-68
编辑同志: 某公司将价值50万元的进口小轿车一辆向银行抵押借款40万元,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并办理了抵押权登记。还款期届满之前,该公司与我签订了汽车买卖合同,该公司以30万元将此小轿车卖给我。  相似文献   

16.
船舶抵押人的主体资格是指船舶作为抵押物的情况下,提供抵押物以用于担保的债务人或第三人应符合何种条件方可以设定抵押权。一般情况下,对船舶享有处分权的人,即可以对该船舶设定抵押权;在船舶共有的情况下,应当区分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对抵押人的主体资格进行限定;无处分权人设定船舶抵押权的情况,要分析是否构成船舶抵押权的善意取得;公司以其船舶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要注意相关法律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正最高额抵押权作为抵押权的一种在中日民法中皆有规定。随着银行交易的愈加频繁,对已有债权进行一次性担保的抵押权已不能满足实务上的需要,故在最高限额内对将来一定期间内连续性交易产生的债权进行担保的最高额抵押权开始被广泛地利用。将复数的债权一起进行担保,能够提高效率且减少成本,能充分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最高额抵押制度在日本民法对其规定以前就已经在实务上有所利用,并发展到判例与法理中。从1971年日本  相似文献   

18.
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是解决农村地区多层次的融资需求、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抵押权的实现是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制度发挥效用的直接体现,而抵押物的处置是抵押权实现中的关键问题。针对抵押权实现中抵押农房处置难度较大的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中抵押物处置机制,应根据不同地区逐步扩大抵押物处置受让人范围,根据受让对象的不同实行有针对性的交易规则;创新抵押物处置方式,建立农房强制管理制度;降低抵押物处置成本,优先通过调解处置抵押物;完善抵押物处置风险保障措施,确保抵押物处置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9.
林权抵押贷款的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权抵押贷款既有利于盘活丰富的林业资源资产,满足林农发展生产资金需要,解决林农融资难.又有利于拓展金融市场,提高贷款抵押率,防止信贷风险.然而林权抵押范围较狭窄,林权抵押贷款评估登记不规范,抵押权实现难等法律问题正制约着林权抵押贷款的健康运行.扩大林权抵押范围,规范林权抵押贷款评估登记以及完善抵押权实现的法律措施实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