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殖列传》是司马迁的一篇精心之作,其内容千汇万状,将“天时、地理、人事、物情”熔于一炉,“历历如指诸掌”[1](P729),受到历代文人学者的广泛赞誉。关于《货殖列传》的研究,学者们已经从经济、地理、军事、伦理、文化地理学等不同视角出发,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拟从风俗史角度入手,旨在考察《货殖列传》对全国各地社会风俗的建构之功及其在中国风俗史上的贡献和地位。一、《货殖列传》对社会风俗史的建构司马迁是博学通识的史学家,他撰写《史记》,创造性地运用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体相互配合的表现形式,以充分反映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2.
比较方法 ,也称比较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方法 ,是社会科学的普遍研究方法。比较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 ,便形成比较史学方法 ,又称史学比较方法。比较史学方法的运用 ,已有久远的历史。中国古代的杰出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70篇列传中有三分之二为类传 ,即一些相近人物合在一篇传中 ,如《孙子吴起列传》、《孟子荀卿列传》、《刺客列传》、《游侠列传》、《儒林列传》等 ,这就是“比物连类”的历史比较方法。在西方被称为“史学之父”的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希腊、波斯战争史》 ,也将希腊与波斯帝国进行了比较研究。西方近代和当代的资产…  相似文献   

3.
田雯抚黔     
民国《贵州通志》宦迹志将田雯列入专记,清代二百六十多年间,宦黔者不知凡几,列入专纪的只有十八人。他是怎样一个人,在贵州到底有些什么建树呢?田雯的传记,《清史列传》没有,《清代七百名人传》也没有,只《清史稿》在《文苑传》中有两百余字,而且是附于王士禄传之后。但站在全国的角度、从整个清代的历史来看田雯的贡献,他对贵州的影响不小,民国《贵州通志》宦迹志将他列入专纪。  相似文献   

4.
牛伏耕 《唯实》2015,(5):96-96
反腐惩恶有魄力,政绩斐然,却毁于私欲,令人扼腕。《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赵广汉记叙了这么一个人,他破案如神、敢作敢为、反腐惩恶、为政有绩。可是,这个叫作赵广汉的官员最后却落得被腰斩的下场。赵广汉是一个从基层做起的官员。他代行京兆尹职期间,发现下属杜建在负责监造昭帝陵工程时,趁机非法谋取暴利,赵广汉先是警告杜建悬崖勒马,  相似文献   

5.
贵阳青岩的骑龙村周钟瑄,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任台湾诸罗知县,他教民稼穑,兴修水利,传播文化,开发台湾之功不可磨灭。中国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的祖父连横在《台湾通志·列传》中为他作传。  相似文献   

6.
《湘潮》2015,(1)
<正>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富有法治意识,《商鞅徙木立信论》就是一个例证。读《史记·商鞅列传》,抒发胸怀1912年上半年,毛泽东以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考入湖南省立高等中学,编入普通第一班。毛泽东爱好史学、文学,文史相通,从私塾开始,就练成一色文字。他在湖南省立高等中学的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受到国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在他所著的《史记·管晏列传》对齐国名相管仲给予较高的、正确的评价,尤其对管仲的经济思想和政策,持肯定的态度,认为管仲的经济政策是成功的,得民心的。管仲的治国之策,处处从齐国人民的长远利益着想,精心谋划,并能认真分析形  相似文献   

8.
李离伏剑     
正(1)李离是春秋时期晋国掌管刑罚的最高长官。他执法如山,公正不阿,视法律比生命还重要,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人物。(2)李离断案极其认真,所以经他手的案子从无差错。据《史记·循吏列传》记载,有一次,李离在断案时听信了不实之词,结果错杀了人,他发现后感到惊骇不已,惭愧万分。  相似文献   

9.
想起晏子     
<正>近日读《史记·管晏列传》,又翻阅了《晏子春秋》,其人其事生动有趣,充满智慧,其言行思想在今天也非常有镜鉴意义。晏子生活的时代处在"礼崩乐坏"的动荡时期。齐国自管仲死后,齐桓公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王位自相残杀,导致政局长期不稳。晏子历经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为相,在他辅佐下,内政外交在列国中都处于强势地位,  相似文献   

10.
想起晏子     
近日读《史记·管晏列传》,又翻阅了《晏子春秋》,其人其事生动有趣,充满智慧,其言行思想在今天也非常有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楚庄王非常宠爱他的马,给它穿的是绫罗绸缎,住的是富丽堂皇的房子,睡的是高级舒适的床,吃的是上好的蜜枣干。没想到这匹马儿竟然消受不了,不久便得了“肥病”而死。楚庄王痛心疾首,却至死也没搞明白,他如此“爱马”,为何倒把马害了呢?由楚庄王的“爱马”,不由想到  相似文献   

12.
严光,字子陵,西汉末年名士,浙江余姚人。据《后汉书·逸民列传·严光传》载,严光“少有高名”,曾与刘秀同窗。刘秀即位后,严光隐姓埋名,避至他乡。刘秀思贤念旧,令绘其形貌寻访。严光被找到后,刘秀接他到京都洛阳,并授予其谏议大夫一职,  相似文献   

13.
后来居上     
高深 《先锋队》2016,(5):54
汉武帝时的汲黯曾任中大夫,因为他常向武帝直言劝谏,武帝不甚喜欢,便把他调去任东海太守。汲黯在东海郡颇有政绩,威信很高,受到百姓拥护。于是,武帝便又把他调回京城,任主爵都尉。可是他本性难移,说话仍是直来直去,还是不受武帝青睐,他的官位就一直提不起来。汲黯一向瞧不起的张汤和公孙弘,因为善于讨好武帝,倒是从小吏一跃升到汲黯之上。汲黯心里不服。《史记·汲郑列传》记载,有一天,汲黯对汉武帝说:"陛下  相似文献   

14.
良法与良人     
正偶阅《史记·循吏列传》,其中两则古代循吏的故事,颇为感慨。所谓循吏,在司马迁老先生笔下,就是奉公守法的官吏。第一则的主人公是春秋晋国的李离,他是晋文公的司法官,由于过失而错判人死罪,于是把自己拘禁起来,认为应当受死刑。晋文公说:"官位有贵贱,处罚有轻重。你手下的官员有了过失,并不是你自己犯了罪。"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积极探寻古代廉政文化中的思想源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史记》中蕴含的廉政思想出发,分析了《史记》设立《循吏列传》的意义,进而阐释了我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广闻博览     
<正>汉字里的廉洁文化:父父:父字的甲骨文字形为右手持棒之形,指父亲。西汉有缇萦救父的故事。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西汉初年,淳于意获罪,按照刑法应当押送他到长安。小女儿缇萦坚持跟父亲向西行。到长安后,缇萦  相似文献   

17.
"腹诽"何罪     
宋志坚 《唯实》2005,(4):64
张汤也是被司马迁写入《酷吏列传》的。实事求是地说,在那十位"酷吏" 之中,此公还算清廉。"汤死,家产值不过五百金,皆为所得奉赐,  相似文献   

18.
正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乱世之一。所谓乱世出英雄,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乱世之中的风云人物兼复仇化身——伍子胥。《史记》中的伍子胥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根据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他的父亲伍奢是楚平王太子太傅,负责教导太子建。后来,费无忌诬陷太子建造反,伍奢为太子鸣冤,被楚平王押入大牢。费无忌又说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很有才干,将来也是祸患。  相似文献   

19.
何国源 《学习导报》2010,(21):32-32
据一些知情者披露,新学期各地语文教材大换血,许多经典课文被删除,其中包括:《孔雀东南飞》、《雷雨》、《南州六月荔枝丹》、《廉颇蔺相如列传》、《触龙说赵太后》、《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石钟山记》、《五人墓碑记》、《伶官传序》、《项脊轩志》、《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牛郎织女》等古文、现代文。  相似文献   

20.
廉政箴言     
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释义:表面上好听的话,是虚伪的;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