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干部的人格是否高尚,直接影响领导工作的效果.而领导干部的人格又是体现在活生生的领导活动之中.例如,你怎样对待上级?怎样对待同级?怎样对待下级?怎样对待自己?都反映和折射出了领导者的人格修养.笔者认为,领导者应当做到对上级不媚,对同级不损.对下级不伪,对自己不私.做到了这"四个不",你才是个人格高尚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塑造自己的人格,在人的生活和成长过程中,内在的人格力量始终是推动他遵循一定的价值目标前进的内驱力。对此,领导者也毫无例外。根据马克思主义人格理论思想,人格是由生理遗传与后天经验共同形成的个体本质较为稳定的存在状态。也就是说,作为个体的人以其先天遗传的身体素质和神经反应类型同他际遇的复杂而多变的社会关系构成矛盾的统一,从而产生的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从人格的定义看,人格包括人的生理特点及心理、文化、社会、道德品质和审美等多方面的内容,一个人的这些内容较为稳定的本质的统一就是人格。其中人格的生理特征主要来自先天的遗传,而心理、文化社会、道德品格和审美等方面的内容,则是来自于后天的社会生活和学习与实践。人格具有统一性、稳定性、可变性和阶级性等方面酌特征。通过以上对人格的一般了解,再回头看看“领导者的人格力量”究竟是什么?所谓领导者的人格力量是指领导者在其领导活动中以自己健康高尚的人格来形成对下属心理上一种无可抗拒的正义道德的影响力、感召力和统御力,是一种精神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应不断增强自己的知识魅力、工作魅力和人格魅力。这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领导者人格架构趋于完善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央企的红利     
领导干部的人格是否高尚,直接影响领导工作的效果。而领导干部的人格又是体现在活生生的领导活动之中。例如,你怎样对待上级?怎样对待同级?怎样对待下级?怎样对待自己?都反映和折射出了领导者的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5.
行政领导者的情感智力包括情感觉悟能力、情绪调控能力、情感激励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内涵,其研究价值是行政领导者加强廉洁自律、树立人格权威、履行管理职能、促进事业成功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要使职业道德规范更加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笔者认为,应注意克服以下三种倾向。 第一,只对下不对上的倾向。如果在职业道德建设中搞“向一线倾斜”,人为地造成心理失衡和人格的不平等,规范就难以得到长期坚持;如果缺乏领导者率先垂范、从我做起的因素,规范就失去了号召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德性:构建和谐领导的伦理向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忠益  王磊 《理论探讨》2006,8(3):159-161
“和谐”作为社会的主旋律,在现代社会管理中越来越成为领导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德性作为中国和谐文化的精髓和首要价值,在领导者追求和谐领导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和谐领导的本质就是领导者灵活运用领导职能,巧妙发挥领导艺术,在与环境平稳互动中同被领导者无抵触,无冲突,和衷共济完成领导活动的目标。因此,在构建和谐领导的过程中,领导者的德性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应从领导者的思想、品质和人格方面做出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领导者只有具备灵活运用各种领导方法和原则的能力与技巧,才能率领下属实现预定目标.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是紧密相联的.领导者如果仅仅弄懂了领导方法的知识体系,而不掌握具体的领导艺术,那么这样的领导者最多只能生搬硬套某些领导方法和工  相似文献   

9.
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吴洁平领导干部是广大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组织者、带领者。领导者靠什么才能真正起到“带头”作用呢?俗话说“德高才能望重”,真正起作用的是领导者的人格、道德、情操和丰富的知识才能。领导绩效如何,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取决于领导者...  相似文献   

10.
所谓人格,就是为人的品格。良好的人格,对普通人而言,是其安身立命,追求幸福生活的保障;对领导者来讲,则是其言行能够为人信服,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注重塑造领导干部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人格必须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与时代合拍。既不墨守陈规,也不胡思乱想,因时制宜。二才识较同辈出众。才能和学识超出岗位和职责的要求,且学而不已,进而不止。三是品格为良知规范。劳作,身先士卒;名利,先人后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权处世能屈己利人,时刻想着天理良心,符合社会的基本规范。四是修养为…  相似文献   

11.
官员与读书     
官员是必须读书的群体 官员是必须读书的群体,这不仅因为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的基础是经验和知识,不仅因为治国理政需要知识,更因为知识本身是一种美德,我们人格行为需要书香来涵养.人类的经验表明.从政的职业特质,要求领导者群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  相似文献   

12.
领导者政治心理对领导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领导活动的发展方向;影响着执政党的地位;影响着领导活动的绩效。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从政治人格、政治意志、改革与创新等方面去培育领导者的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13.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需要有良好的宏观环境,需要广大职工的内在热情,更需要具有现代意识的企业领导者.如何强化企业领导者的现代意识,本文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企业领导者必须消除墨守陈规的守旧心理,强化敢为人先的创造意识建国以来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系,模糊了企业的产权关系,扼杀了企业的发展活力,同时还窒息了企业领导者的创造精神.一些企业领导者常常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方式,很难突破政企不分、产权不  相似文献   

14.
善于运用协商、沟通等手段乃至人格的力量,调节、调整、改善上下左右及内外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是每一位领导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经常性课题.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的要求,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讲求领导艺术,注重协调工作,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是党的各项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党的队伍的骨干中坚力量,更是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要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一定程度上要靠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以高尚的道德人格感染人、吸引人、信服人.  相似文献   

16.
用人必须授权是领导者的重要领导方法,而授权是否科学是一种领导艺术。实践证明,领导者的科学授权具有重要意义。领导者怎样才能做到科学授权,目前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因为领导者科学授权本身是一种高超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的统一。但是要做到科学授权,笔者认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领导者首先要把领导者本身与被领导者的责权范围科学地确定下来。即那些是自己应该和必须做的,哪些是应该授予下级的,这是领导者实现科学授权的前提条件。如果这个问题没有明确下来.或者确定不科学,就会出现授权混乱。从而造成工作中,不  相似文献   

17.
科技进步的成果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要求国民性格向完美性、丰富性发展,更要求领导者有一种“真、善、勇、美”的人格特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人们、引导人们。21世纪领导者的人格特质应该是“真、善、勇、美”齐备的精神品质。根据马克思主义人格学原理和科学技术发展对领导者人格特质的要求,21世纪领导者人格特质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思想道德的魅力领导者应具有公正、公平、正直、善良的道德品质,不仅应有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做到遵纪守法,为众人楷模,而且应有职业道德,对工作极端负责,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  相似文献   

18.
领导替代与领导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峰 《理论探讨》2003,(4):65-67
2 1世纪的领导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那就是被领导者和其他领导情境的变量“替代”了领导者的领导作用。领导者不是越来越重要 ,而是越来越“不重要”。领导者手中的“奶酪”不知不觉中被别人拿走了 ,那么如何重新找到或者制造属于领导者的“奶酪” ?这无疑需要领导创新。  相似文献   

19.
黄剑羽 《学理论》2013,(21):157-158
领导者的领导力包括专业能力、公信力、魄力、感召力等,其中体现人的能力素质高低的领导者的品格直接影响其领导力。作为出色的外交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周恩来同志,他的修养要则又是怎样在"中国共产党因为有周恩来而增添了光辉,中国人民因为有周恩来而增强了自豪感""、周恩来的人格真是伟大"等极高评价中体现的?以下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20.
张兵 《党政论坛》2001,(1):32-33
自控,是指在复杂或突然的情况下,个体排除不良外在因素的刺激和干扰,运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的能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阿吉利斯曾经说过,在一个人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过程中,人格大致经历了七种变化,其中"从缺乏自知之明到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是最关键的.在社会实践中,领导者位于领导活动的核心,其言行举止必然会影响着群众,作用于社会,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