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回顾改革开放36年来中华民族取得的伟大成就,不能不深刻地感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当年,小平同志为推动中华民族融入国际主流社会,确立的改革开放基本国策,成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奠基石与驱动力"。  相似文献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时代命题。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卓越的贡献:重新确立和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理性路径;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动力机制;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政治保证;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从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把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重大作用提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8,(12)
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作出了鲜明论断。40年前,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掀起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从此,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我们党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用"关键一招"这个富于中国文化传统而又生动鲜活的百姓话语,深刻表达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亿万中国人民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感悟,宣示了当代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和决心。正是靠着改革开放,不断打破束缚思想的桎梏、扫除阻碍发展的藩篱,我们成功开启了新的壮阔征程,开创了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用"关键一招"这个富于中国文化传统而又生动鲜活的百姓话语,深刻表达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亿万中国人民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感悟,宣示了当代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和决心。正是靠着改革开放,不断打破束缚思想的桎梏、扫除阻碍发展的藩篱,我们成功开启了新的壮阔征程,开创了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13,(10):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其中关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一招"的论述,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凝聚了我们朝什么方向改革、如何推进改革的共识和力量,为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逼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取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用"关键一招"这个富于中国文化传统而又生动鲜活的百姓话语,深刻表达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亿万中国人民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感悟,宣示了当代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和决心。正是靠着改革开放,不断打破束缚思想的桎梏、扫除阻碍发展的藩篱,我们成功开启了新的壮阔征程,开  相似文献   

9.
风起小岗     
《江淮》2008,(6)
30年前,小岗村18个农民的鲜红血手印,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30年后,安徽已站在了"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起跑线上。过去的30年,安徽经历了惊天动地的变革:从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小岗人,到中国改革风向标"傻子年广久";从"中国企业活化石"史玉柱,到率先告别两千年"皇粮国税",安徽人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写下了一首首划时代的壮丽诗篇。中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纪念30年前起步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本刊与省委党史研究室、省直机关工委、省党建研究会联合推出"改革开放30年看安徽"征文活动。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发征文。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2月18日,在党中央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阐述了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9条宝贵经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体系,是指导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到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各项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促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不仅创造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的"中国奇迹",而且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上实现了从"绿化祖国"向"美丽中国"的嬗变与超越。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破译"中国奇迹"背后的生态密码,有助于我们更加牢固地树立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有助于我们更为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根据和历史作用,提出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的科学论断,要求全党全国人民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深入学习胡锦涛总  相似文献   

13.
《学习导报》2013,(9):23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关键一招"的提法,令人深思,催人奋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是因为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打出了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才孕育和催生了新时期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开放是党和国家的一次伟大觉醒","改革开放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更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对改革开放给出的深刻总结和高度评价,耳目一新,听之神往。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8,(12)
正近日,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在我们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回望走过的足迹、创造的辉煌,不仅要为取得的成就欢呼,更要对改  相似文献   

16.
牧仁 《理论研究》2014,(6):28-3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实现"中国梦"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建立"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社会发展要求。"和谐世界"是"和谐社会"思想的外部延伸,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对外发展战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加快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是党和国家决胜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以来的系列讲话中明确指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回顾35年的改革开放史,我们党经历了一个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逐步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逻辑起点是对"文革"的反思。以"阶级斗争为纲"行不通,要改革。这是第一个认识。往哪改?国际国内都没经验。"摸着石头过河"。  相似文献   

19.
《湘潮》202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100年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双重忧虑"是一柄双刃剑,既可成为改革发展的动力,也可成为改革发展的阻力。在中国改革面临道路抉择时,邓小平1984、1992年视察南方并发表谈话,有效消解"双重忧虑"负面效应,适时促进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推动改革实现突破。历史揭示,必须正视"双重忧虑",协调"主义"与"民族"的追求,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和道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和视野中考量"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