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富天地     
果树忌讳的『邻居』忌栽松树因为松树的孢子在春、夏季随风飘到果园会严重危害果树,尤其是梨树受害最严重。松孢子可导致梨树叶、果发生黄斑并刺毛丛生,使果实变畸形,严重降低坐  相似文献   

2.
正我是老红军战士马松生的女儿。1908年,父亲出生在湖南省茶陵县马加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听父亲说,他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祖母怀着他在山里采松菇时劳累过度,靠在一棵高大的松树下生了他。从此,他便与松树结下了不解之缘。父亲这一辈子,虽然历经成长之困苦、战斗之惨烈、转业之艰辛,仍像松树那样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真可谓是苍劲人生,同时也为后人竖起了一座心碑。  相似文献   

3.
松树的风格     
我对松树怀有敬佩之心不自今日始。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 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  相似文献   

4.
1941年初春的一天 ,我们冀东八路军第十三团 ,击退了扫荡盘山的日本侵略军。苦战了一天之后 ,我们沿着四正门写有“此处有崇山峻岭怪石奇松”的巨石 ,登上盘山万松寺设营。山前莲花岭、王庄子一带群众的住房 ,让日本强盗烧了 ,一部分老乡随我们到了万松寺 ,寺中房少 ,除了给副司令兼团长包森和团政委李子光留下一间屋子召开作战会议之外 ,战士们都分散寺内外大松树下露营 ,还剩下几间屋子 ,十三团的党总支书娄平同志 ,把群众中的老人、妇女、儿童安置在房中 ,他便来到大松树下和我们宣传队十几个只有十五六岁的小宣传员住在一起。白天 ,…  相似文献   

5.
惊悉伍洪祥同志仙逝,心挽一联: 元康龙岗不老松,百年风雨更从容。七三丰功垂党史,九一浩气贯长虹。我对伍老崇敬之心,总是将他的形象同松树的风格联系在一起。松树的风格具有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风格。我崇拜松树的风格,追求松树的风格, 学习松树的风格。松树,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时随处茁壮生长。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浇水。狂风吹不倒,洪水淹不没,  相似文献   

6.
《湘潮》2021,(9)
正我是老红军马松生的女儿。父亲1908年出生在湖南省茶陵县马加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听父亲说,他之所以取名松生,是因为祖母怀着9个多月的他在山里采松菇时,靠着一棵高大的松树生下了他。从此,他便与松树结下了不解之缘:七八岁时他亲生父母相继去世,15岁左右养父母又先后病故,使他长成了一株岩缝里的倔松;1929年10月他加入茶陵游击队上了井冈山,1931年农历八月在工农红军独立第一师三团加入中国共产党,让他在枪林弹雨中磨砺成了一棵劲松;在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先后担任班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和团职干部等,参加过大小战斗数百场,可以说是九死一生却依然挺立不倒的青松。  相似文献   

7.
汽车驶过风景秀美的高山湖泊赛里木潮,又爬上白云缭绕的松树头,在云海里穿行,沿着在陡峭的山崖上开凿出的公路缓缓地盘旋而下。 我行进在天山峡谷中著名的长28公里的果子沟。峰峦叠翠的云杉送来阵阵的松涛声,山坡上枝叶繁茂的野果树上摇摇欲坠的野果随风飘来浸入心脾的缕缕芳香,潺潺清泉汇集成河在峡谷怪石嶙峋、起伏跌宕的河床上  相似文献   

8.
正背靠苍莽逶迤的群山,傍着澄澈流淌的拒马河,一排排青瓦白墙、整齐划一的二层小楼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河边亭台水榭,花木葱茏,似是来到了江南古镇。其实,这里是太行山深处一个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田园风情小镇——涞水县松树口村。 一松树口村是涞水县西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距离野三坡风景区不足十公里,顺景区而下的拒马河穿村而过。三十多年前,松树口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土地贫瘠,交通闭塞,产业匮乏,经济相当落后,甚至连  相似文献   

9.
沙枣树     
沙枣树,是大西北最常见的树种,白花花的盐碱地里,在杂草难生的戈壁荒滩上,随处都有它的身影。比起其他树木,沙枣树显得丑陋多了,它没有柳树的婀娜,没有白杨的挺拔,没有松树的苍劲。绛褐色的树干粗糙而坚硬,纤细柔弱的枝干布满尖利的刺儿,细小灰绿的叶片总是低垂着。但沙枣树却有种不同于其他树木的倔强品格,以一种盘根错节的姿态苍然傲立,适应各种环境。一棵,一行,或一片,露出点点沧桑的绿,  相似文献   

10.
<正>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县九湖镇美山村新社自然村村南头祖屋屋梁上曾挂有一块牌匾,1966年,这块牌匾突然掉下,藏在牌匾后面的一个红布包也随匾掉到地上,村民打开红布包一看,发现包里藏有革命战争年代的遗物,旋即交给村干部。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初期,无人在意此事。一直到最近,村里老人发现附近好多村庄均被定为革命老区,而曾经参与土  相似文献   

11.
正在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个松鹤图南竹笔筒。此笔筒为少年刘少奇于1916年寒假期间精心雕刻而成,高15.1厘米,直径8厘米。笔筒外壁上雕刻的图案为:一株挺拔的松树下,仙鹤傲然独立。松鹤旁刻有一首诗:"挺然百尺之,松绕有生志;舞是千年之,鹤德少尘心。"落款"卫黄作"。笔筒上的图画栩栩如生,诗作字迹匀称遒劲。这件诗画合一的南竹笔筒雕刻工艺品,彰显了作者的文化涵养与人生志向——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品格高尚、有益于人民的人。笔筒经鉴  相似文献   

12.
儿子已经两岁了,我和他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三个月,难怪他学会喊叔叔、伯伯、阿姨,甚至会说飞机、火车后才勉强会叫爸爸。儿子最先会说的话是妈妈,其次便是树。在儿子即将出生的时候,我和妻在院子里种了一棵小松树,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像松树一样茁壮成长,像松树一样具有不屈不挠、蓬勃向上、高风亮节的品质,像松树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我不在家的时候,妻就地给它锄草、浇水、施肥,像对待儿子一样精心呵护着它。儿子还很小,妻就抱着他到院子里散步,每次散步都要带他去看看那棵小松树。我和妻是在我实习的时候认识的。妻在我实习的…  相似文献   

13.
《当代党员》2014,(12):16-17
很久以前,有一个农夫居住在大山上。 他有一片树林,全是长得笔直的松树。 一年冬天,山风咆哮。农夫冒着寒冷来到树林,给松树一棵棵绑上护具,用来纠正它们的树干——这样就能防止它们被风吹成“歪脖树”。 很快,整片林子都绑好了护具——除了一棵大树。  相似文献   

14.
正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好比大松树一般冬夏常青,他们不怕风吹雨打,也不怕天寒地冻;他们不摇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巅。这一伟大的群体便是一代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创作于新中国成立不久,当时百废待兴,亟需富有激情、永远年轻的革命人去开拓、去奋斗。它生动表现出要用革命者在战争年代那不屈不挠的昂扬战斗精神,去投身于  相似文献   

15.
陆占兴 《共产党人》2005,(11):50-50
柳乃柳树,是一种遍及大地的极为普通的植物。柳之所以能够遍及大地,是因为其耐旱、耐寒.且不论土壤肥瘦和土质好坏.只要有生存的环境,它就能把生命永远地延续。说其普通,是因为它既没有杨树那样挺拔,没有松树般的傲骨.也没有竹子那样俊秀,更没有桃李般的果实。  相似文献   

16.
马不抬头铃不响,白马拴在松树下,双手握住宾朋手,欢天喜地进羌寨,一溜跑到歇气坪。裹根高烟等高朋。咂酒一杯敬给您。羌寨风情共享乐。——阿尔村山歌 在很久以前,羌族也有自己的文字和语言。传说,释比祖先到天宫玉皇大帝那儿去领取经文,回来时,  相似文献   

17.
正20世纪50年代有一首歌曲家喻户晓,歌中唱道:"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他不怕风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冻,他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巅。……"这首歌可以说是老一辈革命家的真实写照。我国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即使人到中年、老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路     
正汉字解析:在甲骨文中,这个字就好像是一个长着很长头发的人。它的本义为两点间的距离大,也就是长短的长。为了方便刻写,人的头部都用短横来替代。"长"字还可表示时间久,还有路途遥远之义。此外,它用作名词,意思是长处、优点。上榜理由:红军长征历史上有个"信念树"的故事:长征前夕,江西瑞金华屋村的17位入伍青年种下17棵松树,以寄托  相似文献   

19.
百字杂论     
感悟平等人最可贵也最为难得的是平等的心态,有了这样一种心态,身处高位才不会时时摆出一副施舍者的骄人姿态;有了这样一种心态,位居卑贱也决无一丝乞讨者的可怜面目。然而,这种平等心态,说是平等而实非平常,它是人生修养所达到的一种心静神安的大境界,是一种似深邃的大海,容得下飓风狂澜的博大胸怀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20.
王通讯 《当代贵州》2013,(27):65-65
人才竞争,优胜劣汰,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犹如大自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样。但是,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人才"逆淘汰"现象也是存在的。也就是说,相比较而言,表现杰出的人被淘汰了,表现平庸的人反而得到了重用。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咏史》诗言:"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即几株青翠挺拔的松树,长在了没人看得见的幽暗的涧底;几棵其貌不扬的小苗却高傲地摇摆在高山之巅。于是,有人感叹"庸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