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重要论述言简意赅,事实上包含着五个概念: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因此,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定"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夺取新的伟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理论自信是灵魂和支撑,坚持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根本在于坚持理论自信。本文所探讨的理论自信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来源于三个方面,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信心。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入手,从党的奋斗目标、党的领导、党员个人三个层面分析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进而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党建》2017,(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我们党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这些重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文化及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新时代对待文化应该坚持的立场和态度、发展文化的思路和举措、推进文化建设应该坚持的方向和目标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发展,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和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艰辛的探索过程。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要求,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项基本方略和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建设法治中国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面前,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坚持道路自信,笃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理论自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制度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内涵和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8,(7)
正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大第一次将"文化自信"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这就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机统一关  相似文献   

11.
<正>东风劲吹起,壮志绘宏图。党的十九大刚刚落下帷幕,一个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便在中华大地迅速兴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的灵魂,是十九大报告的主线,为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统一思想、统领发展,推动党的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三个自信”中,道路自信是前提,理论自信是牵引,制度自信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历经风雨、艰难探索开辟出来的现代化道路,坚定的道路自信来源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在不断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坚定道路自信,就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勇向前。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18,(6)
正5月10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座谈会在深圳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担当责任使命,锐意改革创新,推动新时代文化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黄坤明指出,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贯穿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灵魂,也是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的历史贡献。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多晶 《世纪桥》2013,(9):53-5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在谈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强调,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本文浅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多晶 《世纪桥》2013,(12):53-5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在谈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强调,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本文浅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构之中。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一道,托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构更加坚固。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相对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而言,我们当前强调的文化自信其实是一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锤炼、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护和建构中国特色的文化话语体系等多个方面来践行。  相似文献   

19.
肖贵清 《前线》2013,(4):9-1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理性、科学性的充分肯定和正确认识,是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一种自觉行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文化基础和时代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是党和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需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观点,我们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深层理论问题。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深层理论问题,能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能够使我们更加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的车轮不断前行,续写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