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信息集萃     
<正>南宫市物色"能人"村干部把好三道"关"南宫市在物色"能人"作为农村干部换届人选中,把好三道关口。一是把好"意愿关",让热心服务的"能人"治村。注重对参选"能人"意愿测评,一方面要"能人"自己公开承诺,设定服务标准;另一方面还要对比其日常表现,量化细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测评标准。二是把好"能力关",让能带领致富的"能人"治村。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根据农村落后状况的不同,需求"能人"的多样性,进行逐村摸  相似文献   

2.
能人治村、能人富村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条重要规律,是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我们对这次调查进行理性思考后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3.
《求实》2022,(3)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资源匮乏地区能人治村广泛出现。国家政策的历史变迁与资源要素的地域分布构成了能人治村的时空背景。政策实施与能人治村相互推动形成互构机制。乡村振兴政策实施对能人治村的形塑过程体现为,能人通过自身的资源禀赋撬动行政权力,使获得政策资源的村庄加快发展;能人治村对政策实施的反推机制表现在,能人通过有效治理打造亮点示范村,带动政策广泛实施。政策实施主导下的能人治村带来了两方面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政策主导下能人治村对乡村振兴的积极推进;另一方面表现为能人过度追求治理成效侵害村民权益,治理行政化损害基层民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加强对能人治村的规范和引导,确保其在乡村振兴政策实施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农民的分化和农村先富群体的崛起使农村基层治理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先富能人治村".在一些地方,先富群体不仅担任了村委会主任,而且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先富能人治村"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哪些问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是一个关系到农村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问题.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现,必须从法律、法规及各项制度的完善上规范"先富能人治村".  相似文献   

5.
施从美 《唯实》2013,(6):45-47
2005年以来,江苏在"双带工程"的指导下,积极发挥农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均出现了先富能人担任村书记、村主任等主要职务的"富人治村"现象。本文选择苏南A镇和苏北B镇的"富人治村"现象进行分析,探索"富人治村"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6.
石伟  董国礼 《求实》2024,(2):82-95+112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能人治村的制度空间和实践内涵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语境和现实诉求中,能人治村是在地方政府发展理念的导向下,用发展秩序代替乡村社会中的生活秩序,追求村庄发展的治理模式。受地方政府发展村庄诉求与村庄社会秩序维持双重治理任务的影响,能人群体根据自身的价值追求所开展的治村行为呈现出差异化形态,形成造点式创新、达标式创新、选点式创建和回馈式维持等4种村治类型。地方政府强烈的村庄发展诉求会引导能人回流并主导村庄治理。基层治理的规范化、相对成熟稳定的治理制度能够制约能人群体的谋利行为,有助于确保能人群体的公共性和维持村庄治理秩序。但由于能人群体与村庄的脱嵌性,其在治理中通常会采用摆平的策略。能人治村建构起镇村两级互动的乡村发展联盟,构成乡村发展型治理的新模式,并重塑乡村关系,由此反映出以行政力量主导乡村现代化带来的发展错位。  相似文献   

7.
正沈阳市沈北新区注重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坚持"选好能人、带强班子、搞活经济、富裕百姓"的工作思路,实施"能人治村"强村富民工程,面向企业家、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等人群选拔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不断延伸农村人才孵化链条,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发挥档案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镇赉县到保镇党委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努力创新,建立起了经济档案。截止目前,不仅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档案40余份,还建立了能人治村档案、外埠市场考察档案等50余份、致富能  相似文献   

9.
王勇 《先锋队》2011,(11):45
在深入推进"能人治村"活动中,四川合江县将抓好40名下派"副科级"村党组织书记管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采取目标承诺、定期交流、工作通报、健全制度等措施,进一步强化创先争优意识,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江安县针对部分村党组织特别是后进村党组织人难选问题,选择了58个匝点村、难点村进行村党组织换届试点,采取逐村研判、分类定标、因村择人等办法,大力选拔治庸、治穷、治乱的“能人书记”。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07,(21)
农村党员干部是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他们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近年来,我市一直把"能人入党治村"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初步探索出一条党群携手共同致富的有效途径,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上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白城市有3680名致富能人被发展成为党员,有1.2万名党员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村干部职业化并未导致"行政消解自治"的困境。笔者深入鄂东典型村庄,发现能人村干部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广泛的利益吸纳动员、治理单元下沉及多元治理策略成为连接村干部职业化与村民自治的有效机制。文章从经验研究出发,论证了中西部一般农业型村庄村干部职业化背景下行政与自治的互构机制,在这一背景下村干部既能够完成自上而下的大量行政任务,又能应对村内繁杂的治理需求,基层组织依然保持"乡政村治"的权力格局。但,能人治村可能造成村庄政治垄断和集体资产私人化的意外后果。  相似文献   

13.
在村“两委”换届中,合江县选派38名副科级党组织书记下村任职,在推进“能人治村”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注定将成为2006年的热门词汇。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目标,给广袤的农村大地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现在只能说是刚刚破题,许多有关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还有待进一步厘清。比如,主张选准一个人、改变一个村,简称“能人治村”论这几年就颇有影响。现实中的确不乏由于某个人的努力,改变一个村的事例。但“能人治村”的观点是否站得住脚?日前北  相似文献   

15.
正打好脱贫攻坚战,组织部门不能缺位,要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将加强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全力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凝聚力和号召力。一要配强村级班子,实施"能人治理"式扶贫。要把扶持"经济能人"、培育"能人经济"作为增加村集体收  相似文献   

16.
施从美     
@@2005年以来,江苏在“双带工程”的指导下,积极发挥农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均出现了先富能人担任村书记、村主任等主要职务的“富人治村”现象。本文选择苏南A镇和苏北B镇的“富人治村”现象进行分析,探索“富人治村”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以期对其他农村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党员干部之友》2011,(4):20-21
作为山东省开展村"两委"换届工作的试点之一,枣庄市山亭区立足实际,把选好富民强村的带头人作为重中之重,放开选人视野,强化激励引导,大力选拔经济能人、离岗退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妇女中的优秀人才进村级班子,初步实现了"换出战斗力、探索新经验"的目标。换届后,各类经济能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221人,占82.5%。机关离岗退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妇女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相似文献   

18.
"乡政村治"治理格局和模式既保证了国家赋予基层政府和自治组织有效运行,又为基层社会提供了新的稳定秩序。但在新形势下,"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中乡镇机构内部、村庄场域内部、乡村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一些不足。从乡村社会实际出发,重构乡村关系协调机制是"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中乡村关系和谐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6,(9)
正在新生村村民眼里,老周是"能人",小周是"新型能人",在能人的引领下,新生村葡萄产业风生水起。老周的"葡萄经",改变了单一种粮的传统习惯,让村民的日子好起来;小周的"葡萄经",则有了更有意义的延伸——要让市民的果篮更健康、更绿色。葡萄进村---村民富了,村子美了车出突泉县突泉镇往西3公里,新生村到了。路灯整齐排列,村庄花浓树密,正是瓜果飘香时节,新生村美景如画。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松滋市委把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培养选拔村干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措施,大力实施农村人才回归工程建设。三年来共发展300多名经济能人入党,吸引364名经济能人回村担任村干部,走出了一条能人治村、能人经济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