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要闻     
《瞭望》1995,(9)
国际要闻(2月13日—19日)巴以达成巴选举程序协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代表2月13日在杰里科就巴勒斯坦选举的部分程序问题达成协议。以色列方面同意巴勒斯坦人直接选举巴勒斯坦委员会主席。但双方未就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成员能否参加选举问题达成协议。这是双...  相似文献   

2.
印曰 《瞭望》1995,(14)
人类须认真对付自然灾害印曰1995年新年伊始,日本神户大地震在1月17日一刹那以直接经济损失960亿美元创下近年灾害损失之最,死亡人数达5000多;1992年夏安德鲁飓风横扫美国佛罗里达和东南各州,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亿美元;1991年春热带气旋和...  相似文献   

3.
开罗专电第11轮阿以和谈8月底在华盛顿拉开序幕。就在谈判恢复前两天。以色列和巴解官员透露,双方已就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杰里科地区巴勒斯坦人自治问题达成了原则协议;几乎同时,他们还宣布目前正在考虑相互承认,以此作为在以占领土建立巴勒斯坦人自治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巴以关系的突破带动了以色列同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之间关系松动,中东和平进程因此出现了转机。  相似文献   

4.
为期两天的阿拉伯国家紧急首 脑会议 10月 22日在开罗落 下帷幕,会议通过的最后公报强烈谴责以色列血腥屠杀巴勒斯坦平民;表示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为争取恢复合法民族权利而进行的斗争;并要求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采取切实措施保护生活在以色列占领下的巴勒斯坦人。 公报表示,阿拉伯国家将中止与以色列开展的关系正常化进程,并强调以色列应对此负全部责任。阿拉伯领导人表示,在目前和平进程双边谈判停滞不前的情况下,阿拉伯国家将拒绝恢复和参加多边会谈,停止与以色列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他们强调,只有将耶路撒冷置于巴勒斯坦的…  相似文献   

5.
一年前的9月28日,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现总理)沙龙强行“参观”位于耶路撒冷老城的圣地圣殿山(巴方称“尊贵禁地”),并由此引发了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流血冲突。持续一年的冲突至今己造成700多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巴勒斯坦人),2万多人受伤,双方经济损失以近百亿美元计。 巴以冲突已逾周年,事态发展仍难以判断。9月17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已下达严格实施停的“断然命令”。以色列军方宣布,从18日起中止对巴勒斯坦人发动主动攻击,以回应阿拉法特宣布的单方面停火。正在国际社会都表示欢迎双方宣布停止敌对行动之时,又传来了巴以双方冲突的消息,并造成人员伤亡。是什么原因使这一轮巴以冲突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并且愈演愈烈呢?本刊驻加沙、耶路撒冷、埃及、大马士革的记者从驻地发回的报道,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对巴以冲突和中东和平进程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美国政府是世界上最大的军火商,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做生意。下面是1998年五角大楼最大的客户。1.沙特阿拉伯:23亿美元。2.埃及:10亿美元。五角大楼不仅向埃及出售各种昂贵的武器,而且每年向埃及提供13亿美元的军援。美国的施舍有助于保证美国能进入苏伊士运河和加强埃及在中东地区的稳定作用。3.以色列:6.28亿美元。在美国的补贴下,以色列过去6年采购的军火总额达100亿美元。4.希腊:5.31亿美元。从土耳其1974年入侵塞浦路斯以来,希腊一直在为同土耳其的战争作准备。5.台湾地区:4.41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在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外长佩雷斯8月11日草签了关于扩大巴勒斯坦自治的部分协议之后,双方又于8月27日签署了关于以方向巴方移交8项民事权力的协议,协议规定从9月10日起以色列将把约旦河西岸的农业、保险业、劳工、市政、邮政、石油和天然气、贸易和工业的管理权移交给巴勒斯坦人.这将是巴勒斯坦自治进入第二阶段迈出的最切实的一步.根据巴解组织和以色列1993年在华盛顿签署的关于巴勒斯坦自治安排的原则宣言,为期5年的巴勒斯坦自治过渡期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杰里科镇实行自  相似文献   

8.
开罗专电讨论被驱赶巴勒斯坦人问题的阿盟外长紧急会议1月12日在开罗结束。会议公报中要求联合国采取一切措施,包括实施联合国宪章第七条款的规定,迫使以色列执行安理会第799号决定,保证被驱赶的400多名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园,并警告以色列此举可能对中东和平谈判产生“严重”“消极影响”。为了报复“哈马斯”(伊斯兰抵抗运动)绑架并  相似文献   

9.
海牙国际法庭9日裁定:以色列修建隔离墙违反了国际法,侵犯了巴勒斯坦人的权利,以色列当局必须予以拆除,并应当为在修建隔离墙期间给巴勒斯坦人造成的财产损失予以经济赔偿。 这是自以色列开始修建隔离墙以来,国际社会对以色列施加的最大压力,也是国际社会给巴勒斯坦方面提供的最大的道义支持。但国际法庭的运一裁定显然对以色列不具约束力和执行力。在一片谴责声中,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国家最担心的事 情终于在5月31日发生了: 一贯坚持强硬路线的利库德 集团在选举中出人意料地击 败了工党,将组织以色列新 政府。 最紧张的是巴勒斯坦人,他们刚刚在被占领土建立了一块小小的自治区,取得了一个暂时存身之处,正准备同以色列方面谈判,期待以色列再撤出一些地方,如约旦河西岸的希伯伦市。他们还期待着明确耶路撒冷的地位,以便建立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现在好比一个人上船,刚刚踏上跳板,这条跳板就被抽走了。阿拉法特当天立即召开他的政府和政党的紧急会议,其焦虑心情可想而知。不仅巴勒斯坦人,整个阿拉伯世界都为之震惊,它们的领导人纷纷通电话作紧急磋商。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0,(43)
10月18日晨本刊截稿时止,巴以流血冲突已20天。这场空前规模的流血冲突是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强行“参观”阿克萨清真寺挑起的,随之出现的巴勒斯坦人的游行示威和扔石块,又不仅仅是回敬沙龙的挑战,更是对巴以最后阶段谈判僵持不前的失望与愤怒情绪的大爆发。他们愤怒不是对着“和平”,而是对着“和平的破坏者”,他们对和平的失望源于对和平的企盼。可是以色列不仅出动飞机坦克对扔石块的巴勒斯坦人施以镇压,甚至以导弹袭击巴方机构和阿拉法特主席在加沙的住所周围进行报复。 阿拉伯国家面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和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12.
安曼专电 在继续争取阿拉伯世界对巴勒斯坦事业的支持、不断同阿拉伯各国就中东国际会议进行协调的同时,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正在努力扩大同以色列左派人士的接触,并公开表达了要同以色列当局打交道的愿望。这一主动行动被认为是巴解策略上的一个变化。 第18次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以后,巴解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就以色列内阁成员魏茨曼提出的有条件地成立以、巴联邦问题,进而提出了组织巴勒斯坦人、犹太人两民族国家的设想。7月初,以色列电台广播说,阿拉法特的一位顾问宣布,巴解愿意在中东国际会议的格局下,同以色列进行直接谈判。 在这之前,以色列《话报》援引以色列工党议员阿卜杜·瓦哈卜的话说,他6月间在美国访问时曾  相似文献   

13.
在中东地区,缺的从来不是和平方案,而是落实方案的决心 以色列总理沙龙一改以往强硬作风,最近频繁伸出“橄榄枝”:提出以色列定居者撤出加沙地带,回缩部分约旦河西岸的隔离墙路线,用以色列南部荒漠土地或以境内巴勒斯坦人城镇交换西岸的犹太人定居点。  相似文献   

14.
斯安 《瞭望》1990,(43)
开罗专电 以色列军警10月8日在东耶路撒冷杀害了20多名巴勒斯坦人,震惊世界。沉寂了两个多月之久的巴勒斯坦问题再次引起人们关注。要求召开国际中东和会,解决阿以争端的呼声重新活跃起来。 据报道,事情的经过是,10月8日上午,3000名巴勒斯坦人在耶城的圣殿山举行示威,并向在山下哭墙边进行祈祷的犹太人扔石头。以色列军警开枪镇压,当场打死19人,打伤150多人,后来对进行抗议示威的巴勒斯坦人进行弹压时,又打死3人。于是酿成了自1967年中东战争以来及巴勒斯坦人民起义34个月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惨案。 圣殿山是伊斯兰教紧随麦加和麦地那之后的第三个宗教圣地,阿克撒大清真寺的所在地。那里的奥马尔清真寺中的登霄石又是伊斯兰教创始人先知  相似文献   

15.
国际要闻     
《瞭望》1995,(4)
国际要闻(1月9日-15日)阿拉法特同佩雷斯会谈获成果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同以色列外长佩雷斯1月9日举行会谈,就巴勒斯坦人在加沙与杰里科之间"安全通行"细节达成一致。以方同时宣在承认巴自治领导机构向巴勒斯坦人颁发的护照。但会谈在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0,(2)
葡萄牙与印尼恢复外交关系两国从1999年12月28日起正式恢复已中断24年的大使级外交关系。1975年,印尼出兵葡萄牙殖民地东帝汶后,葡宣布同印尼断交。 刚果(布)交战方达成停火协议 刚果(布)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各派联盟1999年12月29日签订《停火和停战协定》。 以释放第三批巴勒斯坦人1999年12月29日,以色列释放了26名巴勒斯坦人,巴方表示将争取全部人员获释。巴方称,目前尚有1650名巴政治犯被以色列关押,其中有400人是奥斯陆协议签署之前被捕的。 中越陆界问题全部解决两国于1999年12…  相似文献   

17.
4月初,伊拉克战事进入尾 声,以色列军队打破开战 以来的“克制”,频繁出没加沙地带和西岸巴勒斯坦城市,“定点清除”与“抓捕通缉犯”轮番上演——巴勒斯坦战前的担忧终于变为现实:以色列将利用伊拉克战争加紧打击巴勒斯坦人。 中东风向在变。随着萨达姆倒台,海湾“风向”在变。巴勒斯坦人对将来能够得到的支持——无论是道义上,还是经济上,是否会减少表示担忧。 试图“改变风向”的还有以色  相似文献   

18.
刘洪 《瞭望》2000,(46)
巴勒斯坦发言人阿什拉维10 月底指责美国在中东和平进 程中明显偏袒以色列一方,她要求结束美国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垄断地位”。 在中东问题上,美国确实是很“热心”的。但令美国颇感尴尬的是,对于它的“热心”,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人民似乎并不领情。在游行示威中,一些巴勒斯坦人公然呼喊反美口号,焚烧美国国旗。这又是为什么呢? 暂且不说美国“热心”中东问题的最大目的是出自美国本身的利益,而最令巴勒斯坦人不能容忍的是美国在调停中的有失公正、偏袒以色列、欺人太甚,才使巴勒斯坦许多人忍无可忍,做出了一些过激行为。 …  相似文献   

19.
以色列总理沙龙执政一 个月来,已持续了半年 多的以巴暴力冲突不但毫无停止的迹象,而且逐步升级。3月底4月初,以色列军出动直升机轰炸的都是“精心选择的目标”,主要是针对阿拉法特警卫部队、指挥机构、巴安全部队和情报机构。 以色列舆论认为,这是沙龙总理针对近来以境内不断发生爆炸事件而开始实施的报复行动,其目的是在警告阿拉法特必须采取措施制止暴力活动。但综观以巴近来局势的发展,轰炸不仅不利于阿拉法特来取措施平息以巴冲突,反而会进一步激化以巴矛盾,加深以巴民族仇视。 巴勒斯坦人处境艰难。根据巴以协议,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20.
被以色列驱逐的415名巴勒斯坦人正在黎巴嫩政府军控制区与以色列军队控制区之间的隔离带内经受严寒和饥饿的折磨。他们的不幸遭遇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同情,人们希望此事能及早得到妥善解决。使中东和平进程重新启动。 被占领土上的伊斯兰抵抗运动于12月13日绑架了以色列警官托勒达诺。并要求以色列当局释放该组织领导人雅辛作为交换条件。15日,以色列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