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江苏省的华西村,是闻名全国的先进单位,改革开放以来,进一步创造了举世无双的辉煌:家家住别墅,小的400多平方米,大的600多平方米;家家开小汽车,少的一辆,多的三辆;家家有存款,少的100万元,多的上千万元。2005年华西村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2.
李伟宁 《传承》2001,(6):38-39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金秋时节,我们来到了号称“天下第一村”———江苏无锡华阴市华西村参观,所见所闻,感慨万千。华西村建村4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走出一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之路。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华西村现有面积0.96万平方公里,人口380户1520人,全村固定资产21亿元,一、二、三产业产值人均300余万元。改革开放以来,华西人共向国家纳税3亿多元,人均20多万元。今年华西销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从一个“资源小省”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大省”,经济总量从全国的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1978年至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从123.7亿元增加到9200亿元,增量的70.2%来自非公有制经济,其中53%是私营经济创造的。2003年,全省个体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8271亿元,销售总额689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24亿元,出口创汇额1211亿元,四项指标已连续6年居全  相似文献   

4.
据传媒报道: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人均分配只有53元的江南穷村华西村,经过近40年的改革发展,成为天下第一村,去年全村销售总收入达到450多亿元,上缴利税8亿元。村里没有暴发户,没有贫困户,家家都是富裕户,资产最少的农户也有100多万元,最多的有1000多万元。华西村是中国农村从贫困到小康的领头雁,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民梦想的小康社会逐步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5.
吴惠芳 《群众》2022,(4):16-17
<正>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有效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伴着时代的大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了强村富民。2021年,永联村工农业销售总收入超1200亿元,利税达70多亿元,村级可用财力达3.7亿元。  相似文献   

6.
第一,科学判断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首先,充分认识到我国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可妄自菲薄。改革开放32年来(自1978年至2010年),我国创造了年均经济增长接近10%的奇迹,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一枝独秀;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364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397983亿元.从世界第10多位跃居世界第2位;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江阴市是苏南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之一,也由此催生了一批以华西村、三房巷、阳光集团、澄星集团、新源科技等为代表的规模型非江苏省公有制企业。至2010年,江阴已有1620多家规模型民营企业,注册资金近900亿元。从业人员近53万,民营经济实现税收近115亿元,成为了江阴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我们重视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积极发挥商会独特优势和作用,服务引导江阴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粒 《创造》2008,(3):96-97
农民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有多大?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据测算,目前全国平均每个农民工每年创造的GDP是2.5万元,1.2亿农民工创造的GDP就是3万亿元,相当于2004年全国GDP的23.1%(另有文章说,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近年来,农民,包括农民工,他们的贡献率在每年GDP中不少于60%)。社会学家总结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对社会发展的十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初具规模,成为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1978年,全国城乡个体劳动者只有14万人。到1992年底,全国个体户发展到1533.9万户,从业人员达2467.7万人,注册资金达601亿元;全国私营企业发展到13.9万户,从业人员达到231.8万人,注册资金221.2亿元,个体私营企业创产值1174.3亿元。年营业额2386.5亿元,上缴税金203亿元。①三资企业发展也很迅速,,1992年5月底全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0,876家,协议利用外资593.4亿美元,实际投资200多亿美元,引进先进项目2万多  相似文献   

10.
《人大建设》2005,(12):F0003-F0003
项城热电公司原是一个小型发电厂,始建于1956年。上世纪70年代扩建两台3000千瓦发电机组,1987年经过供热改造,率先在全国实现热电联产。1998年以来,公司累计向国家和地方纳税2.29亿元,发放工资1.3亿元,提取设备折旧净积累2.4亿元,实现净利润1.13亿元,还银行贷款1.59亿元,累计创造效益8.71亿元,成为周口市纳税大户和河南省百强纳税先进企业,为莲花味精集团的发展和项城市的经济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09,(4):64-64
30年改革开放,30年历史巨变。时代选择了中国,中国选择了深圳。深圳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特区自成立以来,GDP年均增长26.9%,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4.3%,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0.7%,出口年均增长超过36%。是改革开放创造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和“深圳效益”,是改革开放使深圳GDP从不足2亿元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人均GDP排全国第一、出口排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 ,非公有制经济异军突起 ,迅猛发展 ,为广东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和全国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据统计 ,至1999年6月底 ,广东个体工商户达153.8万户 ,从业人员304.53万人 ,注册资金238.5亿元 ;私营企业15.0248万户 ,从业人员184.8万人 ,注册资金1442.2亿元。1998年个体私营经济年总产值463.63亿元 ,营业额1070.87亿元 ,分别比1997年增长23.5 %和…  相似文献   

13.
阳春市经济发展之我见严文耀阳春市经过改革开放15年的发展,取得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1993年与1978年比,社会总产值从4.6亿元增加到37.6亿元,翻了三番多,年均递增15%;国民收入从2.5亿元增加到15.6亿元,增加5倍多;工农业总产值从4...  相似文献   

14.
仁宝当家     
中国有90多万个村庄,每个村庄都有一个党支部书记,吴仁宝可能是任职时间最长也是最著名的一个。28岁起他担任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书记,直到48年后才宣布退休,然后把这个职位又通过支部大会选举,交给了自己的第四个儿子。在他的治下,华西村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成为“全国典型”。他刚上任时,这个苏南小乡村负债2.5万元,而当他退休时,已拥有固定资产30亿元,村办企业58家,全村2000多名村民人均年收入6000美元,每户均“分”到了一辆小轿车,还有一座400平方米以上的别墅。圣西门的大同世界与毛泽东的人民公社理想似乎在华西村真的实现了。尽管吴…  相似文献   

15.
澄迈县位于海南省西北部,现有18个乡镇,42万多人口,29.6万顷耕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5年间,全县绝大数党支部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在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探索发展村级经济的途径,使村级经济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并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1994年全县村级经济收入6590多万元,比1979年增长10倍。村级经济的发展,给国家、集体和农民带来了利益,也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据1992年至1994年三年的统计,全县村级企业为国家提供税金1670万元,村级提留800万元,企业自留用于…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晋江市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局面,农村经济空前繁荣,全市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58亿元比1992年增长65.8%,国民收入50亿元.增长65.8%,工农业总产值100亿元,增长64.6%,财政收入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2011年10月8日举行建村50周年庆典,我应邀参加。这是我第五次到华西了。每来一次,都是一次学习,都受一次教育。华西发展之快,变化之大,令人欣喜。2010年华西村的销售收入达500亿元,上缴税收8.5亿元。可喜的变化最近经有关部门批准,华西村已改称华西新市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作为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华西村,新形势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新跨越、再登新台阶?结合华西村从小到大、由穷到富、由弱到强的40多年发展历史,我们村党委一班人进行了新的定位:就是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华西村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形成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富有朝气和创新能力的坚强队伍,在未来的三年中,实现销售500亿元、可用资金50亿元,使华西老百姓实现50%小康、30%中康、20%大康,为全省的“两个率先”,为全国农村的全面小康,放好样子,作好表率,当好“排头兵”。自1989年,华…  相似文献   

19.
桂明瑟 《当代广西》2007,(24):58-58
成立于1957年5月1日的广西民族出版社,是全国唯一一家为推广壮文服务的多文种综合性出版社。经过几代民族出版人的艰苦努力,广西民族出版社已发展成为一个年出书500多种,生产码洋突破1亿元,生产规模比改革开放初期扩大了数十倍,资产增值300多倍的中等专业出版社,综合实力跃居全国民族出版行业的前列,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民族出版社之一。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与实践》2004,(3):42-43
创新竞争意识,营造生态型企业。2000年5月朱评上任时,浙江联通年收入不足6亿元,亏损4925万元。3年后的2003年,已实现年收入58亿,位居全国联通系统第二,实现利润11亿,位居全国联通系统第一,移动用户由47万户发展到900多万户,其中无辐射、无污染、具有保密功能的绿色手机150万户。创造了历史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