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外语教学中,情感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以及教学成果的优劣。本文作者通过对情感及其情感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就情感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王永清 《法制与社会》2013,(20):179+184
本文针对中专学生的特点,认为家庭情感缺失是导致中专学生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中专学生实施情感补偿是必要的,本文探讨了班级管理中对家庭情感缺失学生进行情感补偿方法和对家庭情感缺失学生实施情感补偿班级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节  何山  周保津 《法制与社会》2010,(35):324-324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的重要性已经日益显著,而情感因素是决定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注重情感教育,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着重阐述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的情感体验性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既需要理性认知的作用,也需要非理性认知的参与,情感体验性教学是适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情感体验式教学的开展应该充分发掘网络信息化资源来再现体验的情境,进行专题性的案例教学以及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  相似文献   

5.
法律情感是人们对法律及法律现象所持有的情绪体验,诸如对法的认同或否定、支持或抵制、热爱或冷漠、信仰或敌视等情感。大学法律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意识包括法律认知、法律情感和理性的法律思维三个方面的内容。但笔者认为,法律情感的培养应该是法律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道德的卫士",这句话说明了情感教育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作用。然而,我国高校德育素有重知轻情的缺陷。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我们主张将情感教育纳入德育的范畴。从德育的根本意义上来说,教育的成功与否,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要看情感上打动学生的心有多大程度。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结合教育教学经验,本文认为实施情感教育是适应当前形势,提高思想政治课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 ,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感的过程。但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往往关注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素质 ,忽视学生的情感素质 ,从而带来一系列的人格问题如 :情感脆弱 ,人际交往困难 ,不愿与他人合作共事 ,缺乏责任与爱心等。在教育与世界接轨 ,经济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时代背景下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 ,如何培养适应新的形势、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合作精神、情感健全、个性丰富的学生 ,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下面笔者拟就这些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一、转变教育理念 ,崇尚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所谓…  相似文献   

8.
情感在认识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其中最基本的是以下三种作用 :情感是人探求真理的动力 ;情感决定主体认识能否处于最佳状态 ;情感直接影响认识过程中的信息的选择和加工。主体情感的变化与其所处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并非绝对同步的。主体情感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因而拓展对主体情感在认识中的作用的研究 ,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毋庸置疑是法官判决时考虑的两因素,在司法裁判过程中,似乎法官在裁定案件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机械地运用三段论推理就必然得出正确的判决,然而实证考察的结果表明事实并非如此。法官裁判案件的过程是心与脑对话的过程,是理性与非理性冲突、协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官的情感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这些情感因素对司法公正具有利与不利双重性,因此应采取措施予以引导、制约。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坚实宽厚的教育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因此,拓宽视野,重视教育理论的跨学科研究对其自身的突破和创新意义重大。本文将传热学中的学科概念热辐射向情感教学理论进行迁移,尝试将热量传递的物理途径和情感传导的心理线路进行梳理,从而探索情感教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技术到情感:刑民交叉案件管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兰英  陆而启 《法律科学》2008,26(4):102-111
司法与戏剧都是以台上表演、宣讲台词的形式来表达人性化的情感。司法入口的刑民二分法与司法过程的逻辑三段论一样都不能排除情感因素作用。刑民交叉案件很显然是在严格刑民二分观点透视下的模糊和边缘地带。遵循司法制度的合成理论和司法过程的辩证理论,反映世界潮流,体现司法民主,切合和谐主题,采“超越极端,回归情感”的思路,为积极回应和适时流转当事人诉求,把刑民交叉案件管辖的一些历史沉淀和实践探索的边缘性制度逐步固定下来,从而增加现行制度的弹性和适应力。从本质上说,以情取胜而不是以力服人也是司法和竞技的主要差别。  相似文献   

12.
情感作为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认知到行为转化的中介。大学生情感世界丰富,注重大学生情感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大学生情感产生和变化的要素调整教学方法,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积极的情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内心体验。情感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它能够保证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运用情感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内在保证和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儒家文化把情感作为人之性的显现,并以情感为基础,在自我修养、人际沟通、理想心灵等不同层面上构造了修己生德,心心相印,心灵自由的情感智慧。本文从文化心理积淀所形成的心理加工机制的角度,结合当前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具体分析了"感应性情绪觉察,弱认知控制,关系认知,情感精致,情感创造"等心理机制,对儒家文化情感目标达成的作用。儒家文化的情感智慧对深入理解情感心理现象,解决当下主流心理学把情感作为应该通过认知加以控制或消除的心理反应所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影响刑事判决的法官情感因素及其制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荣 《河北法学》2008,26(4):129-132
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毋庸置疑是法官判决时考虑的两个因素。在刑事审判中,似乎法官在定罪量刑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机械地运用三段论式推理就必然能得出正确无误的判决。然而,实证考察的结果表明事实并非如此。法官定罪量刑、得出罪之有无的判决过程是心与脑对话的过程,是理性与非理性冲突、协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法官的情感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这些情感因素对司法公正具有利与不利双重性,因此应采取措施予以引导、制约。  相似文献   

16.
王玲丽 《法制与社会》2010,(18):228-229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新特点:情感需要的多元性,情感体验的矛盾性,情感取向的浅显性,负面情感的普遍性;探讨了高校情感教育的基本内容;并针对大学生情感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平台等一系列构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思维风格调查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作为工具,以304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模型,对生活事件和思维风格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应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人际关系负性生活事件对总体幸福感指数、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有显著的预测效应。立法型思维风格、等级型思维风格和寡头型思维风格可以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立法型思维风格对负性生活事件预测积极情感具有调节作用,寡头型思维风格与人际关系负性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可以显著预测总体幸福感指数、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营销情境中消费者情感作用愈显重要.情感营销、体验营销等现代营销理念与方式应运而生,并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新的营销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关注营销中消费者情感机制的分析,相关研究直接影响到情感营销策略的应用.提升消费者自尊心和自我形象方式也是依据情感作用理论设计的,尽量要与他们类似的人们愿意或者应该喜欢这个品牌,因为品牌和他们首选的自我形象相吻合才能有效地增强他们的自尊感.营销广告激发了人们由于使用产品而促进自我想象.此外,营销策略认知失调理论还可以用来说明营销中的情感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娟  卢山 《犯罪研究》2007,(4):20-25
犯罪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研究,而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研究是这些不同侧面的重中之重,犯罪——犯罪原因——犯罪对策是犯罪学的研究轨迹,而犯罪——刑罚则大体体现了刑法学中的犯罪关系。但在这些研究中,人的主体地位是决定性的因素,人之为人,在于其情感因素的作用,因此,虽研究视角不同,但主体性因素决定了要对人的情感因素进行探析,其中,既有个体情感因素,也有社会情感因素。恰当评价情感因素的作用,在犯罪原因的探求中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而在定罪量刑的过程中亦是达至罪责刑相适应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形式具备情感内涵,源于艺术家的“情感投射”和形式自身的“吸附”功能,因而具有“唤情”特性。而接受者的心理结构与形式结构(实为情感结构)的相通又使接受者能够从形式中感知情感。对于熟悉的形式,接受者的“认知图式”产生同化功能;对于陌生的形式,接受者以分析单独意象及设定意象间关系的方式创造或寻求形式的情感意蕴。情感与形式之间是互蕴、共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