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偶翻孩子的语文课本,看到<朱德的扁担>.我上小学时也曾学过这篇课文.我问孩子:"战士们为何要藏朱德的扁担?"  相似文献   

2.
《湘潮》2020,(2):44-47
<正>朱良才上将是一位"老井冈",几乎经历了我军所有的重大事件。他对革命、对共产主义的孜孜追求,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井冈山会师,给朱德当"秘书"1900年9月27日,朱良才生于湖南省汝城县外沙乡外沙村。他少年时期聪颖,被母亲送到蒙馆学习,9岁进入私塾读书,熟读《三字经》《大学》《中庸》。高小毕业后,他又去衡阳诚德中学读书。1926年6月,中共汝城县党支部成立,朱良才在同乡的影响下投身农民运动,参加了乡农民协会。因为他在村里教了3年书,人缘好,到农会工作后被选为组织委员。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建立初期,一部评剧《刘巧儿》风靡全国,男女老少都会唱上一句———“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对于这部名剧的来历,戏剧词典的解释是“改编自陕北艺人韩起祥的说书”。本文郑重予以更正:评剧《刘巧儿》改编自一部创作于1946年的秦腔剧。封棒儿对“大官”马锡五说:“朱家有钱我不爱,我爱的是张柏儿老实忠厚劳动好,死也要和张柏儿结婚。”延安剧目,能够长演不衰,且在戏剧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要数《刘巧儿》了。延安的秧歌剧,开始大多是独幕独场的短剧,后来就嫌不过瘾,试着上大戏。枣园、鲁艺等单位率先演出当时流行的大型话剧和…  相似文献   

4.
余玮 《党史纵览》2013,(1):41-43
1848年2月,两位"大胡子"合作完成的一本神奇的书问世。从此,一个"幽灵"开始在欧洲游荡,后来发展成为强大的历史潮流,席卷全球。1920年春的一天,在中国浙江省义乌县分水塘村的一间柴房里。有一个人在忽明忽暗的油灯下全神贯注地翻译着一本外文书。他很投入,以至于错把墨汁当义乌红糖,用粽子蘸着吃。那两位"大胡子"就是马克  相似文献   

5.
“红军之父”朱德不仅是战功赫赫的共和国元帅,而且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有着完整的学习经历:6岁入丁家私塾就读,24岁完成高等教育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三期毕业,36岁更是远赴德国格奥尔格·奥古斯特大学开始他的留学之路,、在他漫长的求学路上,先后受业于席聘三、刘寿川、张澜、李根源等众多恩师,他们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朱德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全国人民当中树立起了一个尊师重教的楷模形象。  相似文献   

6.
《朱德年谱》新编本是在1986年出版的《朱德年谱》基础上编写的,汲取并体现了朱德研究的新成果,比原年谱增加了110多万字。新编本有六个特点:一、对朱德早期革命活动作了较详细的纪录;二、更全面地记录丁朱德参加领导武装斗争、革命战争以及人民军队在战斗中成长壮大的历程;三、注意把朱德在历史关头的活动作为主线,突出重点;四、注意记录朱德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活动中带思想性的内容;五、根据档案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增加了许多重要内容;六、订正了原年谱的一些疏漏和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7.
1913年9月,李锦洲出生在南靖县溪边的车前坂村,从小父母双亡,被卖到山城镇。后来,伯父把他赎回,在版寮坑口李村以造纸为生。 版寮四周是山,交通闭塞。1934年4月8日,红军游击队来到版寮,李锦洲和村子里的李长绵、李天妹及邻村的刘传芳、刘永清等穷苦青年报名参加红军。李锦洲被分配到刘永生同志率领的金丰游击队(四支队三大队),因为他曾跟人家学过拳术,又长得虎彪彪的,刘永生同志就把他分配到特务连。 李锦洲参加的第一次战斗是攻打下版寮。当时下版寮有敌民团200多人,200多支长、短枪,土楼的围墙很厚,并都设有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们大概都不会忘记那个以卖菜大嫂的身份走进中南海、走进联合国,接着又忽然消失在政治舞台上的昔日国家领导人李素文。回首历史,李素文将自己的一生概括为三个阶段:当劳模辛辛苦苦;当高官坎坎坷坷;当打工者快快乐乐。  相似文献   

9.
正朱德的一生曲折而传奇。他参加科举考试,加入同盟会,投身护国运动,曾留学德国和苏联,经历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他被视为红军之父,被西方人称为红色拿破仑。本书生动再现了人民军队主要缔造者之一朱德的人格特征和传奇人生。作者专访了朱德的部分亲友和生前身边工作人员,以丰富的一手资料,讲述朱德生平鲜为人知的故事,解开一个个历史谜团。同时,描绘了这位开国元勋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代表1000多人齐聚杨家岭大礼堂,以空前隆重的仪式和沉痛的心情,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追悼大会.逝者既不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也不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抗日英雄,而是一位平凡、普通却又伟大的女性,她就是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周恩来、林伯渠、谢觉哉等中央、边区党政军负责人一起参加了追悼大会,并亲笔题写了挽联,对钟太夫人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对她朴实而光辉的一生表示敬佩和感激,感谢她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位英雄,感谢她为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培养了一位杰出的领袖.  相似文献   

11.
朱德伟大而传奇的一生,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卓越功勋.(一)他是党内极少数在共产党成立前就参加过响应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云南起义、护国讨袁战争和护法倒段战争而叱咤风云,为拯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奋斗了整整10年的领导人.(二)他是惟一的最初没有被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接纳,而后来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袖的人.(三)他是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成员中,既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又主要领导湘南起义这两大武装起义的惟一的领导人.(四)他是井冈山道路的两大主要开辟者之一.(五)他是对形成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具有决定意义的中央苏区的两大主要创建者之一.(六)他是惟一率领两路红军长征,三过雪山、两走草地的最高领导人.(七)他是抗日战争时期到抗战最前线,既指挥共产党军队,又指挥过国民党军队的我党最高军事将领.(八)他是指挥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九)他心系国家安全,是为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军呕心沥血的革命元勋.(十)他毕生关注国家发展,是积极参与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工作到老革命到底的楷模.  相似文献   

12.
舒责 《学习导报》2011,(2):13-15
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收藏着1920年8月出版的我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这看似平常的一本书,却被称为"国宝",它的保存与流传,经历了世纪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13.
<正>廖承志,原籍广东惠阳,出身名门,其父廖仲恺是国民党著名领袖,母亲何香凝是著名民主人士。廖承志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是一位职业革命家。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廖承志一生历经坎坷,饱受磨难,富有传奇色彩。牢狱之灾,对于他而言简直称得上光荣历史了。日本人的牢房坐了两次,德国人的班房、荷兰人的牢房各一次,国民党的牢房坐了两次,甚至共产党红四  相似文献   

14.
一、咤吒风云的革命父亲——谭余保谭余保,湖南省茶陵县洮水村人,生于1899年12月.世代务农,家境困难,仅读3年书即辍学.在家耕田种地,砍柴挑脚.闲时,与穷苦人家子弟一道学打狮子,练习武功.因不畏权势,成为洮水狮子班的领头人.  相似文献   

15.
李贤哲 《党史博采》2009,(11):24-25
<正>朱德青少年时博览群书,尤其爱看历史书籍。他对三国史怀有浓厚的兴趣,精读了《三国志》,并在书中作了许多批语。从这些批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朱德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6.
朱德早年在滇军从军十年,经历了从初级军官到高级将领的成长历程,培养和锻炼了他开展游击战争、指挥大规模战斗和带兵治军等方面的才能,树立了他在军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他对中国社会认识的加深也促进了其思想上的转变。滇军经历是朱德军事生涯的一个重要阶段,为后来他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等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斗转星移,风云突变。滇军已渐渐失去昨日护国讨袁时的辉煌。 1921年2月6日,朱德等将领联名致电把持云南的军阀唐继尧:“为大局计,为西南计,为吾滇计,为公自身计,实有不能不请我公暂避贤路。”逼迫唐继尧离开云南。唐继尧一看大势所趋,立即于2月7日离开昆明,不久即去了香港。2月8日,朱德率部进入昆明。 倒唐的目的实现后,朱德即向滇军总司令顾品珍提出辞呈,要求辞去军职,离开云南,另谋出路。但在众多朋友和同事的再三  相似文献   

18.
正陈登科,当代著名作家,曾任安徽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安徽省分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活人塘》、《杜大嫂》、《雄鹰》、《风雷》等。他从识字寥寥的青年农民,到游击队战士,最终成长为写下800万字文学作品的著名作家,他的传奇经历堪称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奇迹。那么,他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又是如何写出代表作  相似文献   

19.
<正>1940年,朱德离开八路军总部由太行山返延安,中途去洛阳与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会谈团结抗战问题。5月5日,他夜宿河南省济源县刘坪时,创作了这首七绝《出太行》:"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相似文献   

20.
王博 《党史博览》2003,(8):49-52
延安人用小米干饭迎接白求恩的到来。白求恩说:“在延安,我见到了一个崭新的中国。”1890年3月3日,亨利·诺尔曼·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的格雷文赫斯特小城一个牧师家庭。他有一个姐姐和一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弟弟。白求恩的童年是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中度过的,他真正尝到人生的艰辛是从大学时代开始的。他上大学时,父亲的收入虽说已经入不敷出,但精打细算之后还可以平衡收支,只是取消了白求恩的零用钱。当弟弟也上了大学后,白求恩不得不自己想办法筹备上学的费用,在假期和业余时间去从事被富人鄙视的“下贱职业”。36岁时,白求恩染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