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官拒礼诗     
宋代包拯六十寿辰时,吩咐儿 子包贵,一概不收寿礼。没想到一个 太监带着皇帝的寿礼来了,包贵无 奈,拿着纸笔请太监写几句送礼的 话。太监写道:"德高望重一品卿,日 夜操劳似魏征。今天皇上把礼送,拒 礼门外理不应。"包拯看后立即作 诗:"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 叨功。操劳本是份内事,拒礼为开廉 洁风。"  相似文献   

2.
宋代包拯在他60大寿时,事先声明不收任何贺礼.令他没有想到是,在他生日那天,竟然还是有人前来送礼,送礼的是皇帝赵祯.赵祯知道包拯不收礼,就在礼品盒上写了一首诗:“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帝王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包拯看后,提起笔来,也在礼品盒上写了一首诗:“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叨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相似文献   

3.
近日闲来翻阅《历代典故辞典》等书,有关古人"廉洁自律"的故事颇受启迪。由此联想到新年春节又要到了,每到此时,社会上"请客送礼"风进入盛期,各单位的"拒礼拒贿,廉洁勤政"教育也抓得更紧,故借此机会摘录几段"历史典故",借古说今,引以为戒,以求共勉。包拯洁身自律拒皇礼在漫长的中国法制史上,流传着不少古代廉吏豁行的故事,其中,北宋时期的包拯就是被历代相传的"铁面包公"。他出身贫寒,一生清正。相传在包拯60寿辰时,他让儿子包贵在衙门口拒礼。谁知第一家来送礼的却是当朝天子派来的六宫司礼太监。这可难为了包贵,万岁爷送来的厚礼谁敢不收,但父命难违,只好让太监将皇上送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尊崇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见面要礼,临别要礼,办事要礼,行商要礼,感恩要礼,图报也要礼.无论是曹操赠关羽赤兔马,还是唐明皇送杨贵妃金步摇,礼品自古以来本是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的佳话.但世事演进,有情化为有心,送礼这一曾经风度翩翩的亚文化,已演变成一场公关竞争,绑定了利益与身份,其广度与烈度逐日升级.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历史上,出过一位家喻户晓的清官———包拯。近千年来,他被百姓们尊称为“包公”、“包青天”,他秉公办事、执法如山的故事,早已被编成戏剧、小说,一直流传在民间。包拯生活在北宋中叶,历任知县、知州、府尹和监察御史,主管财政的转运使、三司使,相当于副丞相的枢密使。无论居何官位,包拯始终执法如山,“廉名满天下”。包拯从不屑于走门子跑官。初入宦途,他在北宋京城开封等候委任官职时,恰巧住在丞相吕夷简的相府附近。吕夷简以为包拯是为了求见自己才有意住在这里,不料想包拯并未前来登门拜见。刚刚被任命为天长县知县,包拯就匆匆离…  相似文献   

6.
清官包拯,谥号包文正。他为官廉洁,两袖清风,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上惩贪官污吏,下爱黎民百姓,受到庶民们的爱戴和文武百官的崇敬,就连宋朝天子也称他为包爱卿。包拯德高望重,在他六十大寿这天,他吩咐儿子包贵在衙门口接待来客,命王朝,马汉对来客一律用白开水相待,寿礼一律不收。可是这天第一家来送礼的就是大宋当朝天子,派六官司礼老太监携厚礼来到包府,皇上送来的礼品谁敢不收呀!包贵无可奈何,只好取来一张红纸,请老太监写句话给父亲,老太监接过毛笔,蘸满浓墨在红纸上写了一首诗:德高望众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朝…  相似文献   

7.
苏桦 《政府法制》2010,(16):33-33
包拯三十岁当了开封府尹。那时,他已经是个有智有谋的清官。推荐他来京主事的,是当朝太师王延龄。此人是三朝元老,白胡子齐腰深,还日夜思念着国事。包拯虽是他推荐的,但是他对包拯的人品、才智究竟怎样,还了解的不那么清楚,总想找个机会试试包拯的才能。  相似文献   

8.
包拯(公元999年——1062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清官,他铁面无私,明察善断,在人民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历史犹如大江东去,包拯的名字却长留人间,这是人民对他做出的肯定评价。包拯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灿若明星的时代,如著名的政治改革家范仲淹,主持熙宁变法的王安石,史学巨子司马光,自然科学家沈括,等等,数不胜数。和这些人相比,包拯并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然而,包拯身后的名声却越来越大,超越了他的同辈人。明代曾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宋之名臣彬彬其盛,何独公之名愈久而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大理寺、御史台、刑部、吏部分别授予你各种称号;开封市部分群众自发给你送"包青天"牌匾;电视连续剧<包青天>热播数月;秦腔<铡美案>、京剧<铡包冕>连续上演,使你名满天下.但是,我对你执法的合法性、公正性、严肃性等方面表示怀疑,以下十个问题请包拯同志正面回答:  相似文献   

10.
廖双河 《政府法制》2013,(32):40-40
一些干部总有这样的感觉:上级领导来榆查,不招待一下,不多敬几杯洒,不送点小礼物.于“礼”不合,不妥。如果拒绝这些“礼”.便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不近人情,就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在小说、戏曲中,黑包公是法律与正义的典型形象.这是由历史上的包拯演化、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不过,历史上的包拯确实爱民如子,不畏权贵,执法严明,因而博得当时和后代人民的颂扬,把他作为受苦受难的救世主.包拯严明法纪,当然是为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维持封建秩序.他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群众的领袖,反抗封建统治的先锋.  相似文献   

12.
打龙袍与割发代首咏谷书载:李后蒙冤,流落在外,成了瞎老婆子。幸遇包拯,查得李后是当时皇帝仁宗的生母,始得沉冤昭雪。李后被接回宫后,痛斥仁宗,并命包拯杖责。既要维护孝道,又要不伤皇帝的尊严,包拯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打龙袍。结果是龙...  相似文献   

13.
<正> 包拯的吏治思想涉及许多方面,对于为官准则、选人标准及职官监察等都有其独特的见解。包拯对于为官的基本准则做过详细的阐述,他认为:作为国家的官员,“尤须为国家顾惜纲纪也”。应该主动地遵守国家的法纪,服从国家的调遣。“古所谓大臣者,能与天下国家同其休戚也。”如果“计较一小利害,不肯宣力,矧天下利害固有大于此者,朝廷欲谁使哉?”包拯以史为鉴,认为作为国家的官吏必须是“廉勤干事之人”,只有这样的人,才得委以重任。唐州知州赵尚宽,任内勤于政务,很有治绩。包拯十分赞赏,上书皇帝,“请且留再任,若更能招辑户口,特与升陟差遣。”相反,对于缺乏才干,没有治绩的官员,包拯多次上奏皇帝,请给予罢免或转任其它官职。除了对于官吏的治绩要求之外,包拯还对官员品德提出了要求。他认为,官员个人的品德要高,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有的官员虽然“身主大计,而乘势贱买所监临富民邸舍。”他贬斥这种人“无廉耻,不可处大位。”对有的官员仅因“多游宴”,包拯也认为“不可”,上书加以弹劾。  相似文献   

14.
包拯巧破割舌案 包拯在天长县当县令时.有一农民前来告状.说自家耕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宋代为保护农业.是严禁屠杀耕牛的。包拯问明那农民来告状和耕牛被割舌头无人知道后.就说:“你回去把耕牛杀了.把肉卖了.我就会找到割牛舌头的坏人.”那个农民回去把牛杀了后不几天.就有一个人来包拯处告那个农民私杀耕牛。包拯却问:“你为什么要割人家耕牛的舌头?”那人一听惊呆了。包拯接着说:“你就是牛主人的仇人.为了想害牛的主人.便偷偷地割了牛的舌头.以为牛不能吃草了.牛的主人只能把牛杀了。  相似文献   

15.
置身绛州古城,一股倡廉尚俭、文明行事的习习清风拂面而来,使人顿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精神风貌与众不同。“礼”猛于虎新绛县的新风貌是在破旧俗中产生的。在这里,“人情”也曾成为一根无形的绳索,在许多人的脖子上越勒越紧……一个人出生后,从过满月、周岁,再到婚嫁,以后又是花甲、古稀大寿,直到“百年归天”,都有人送“人情”。更有所谓的“乔迁礼”、“参军礼”、“上学礼”、“开业礼”、“上梁立木礼”、“压岁礼”、“升调礼”……亲朋好友请,乡亲、干亲请,一面之交也请。有的干脆到组织部把干部名单拿上,一个不漏全部“…  相似文献   

16.
收受贿赂是渎职罪之一。对犯索贿、受贿罪者应从重处罚已为人们所重视,但对于行贿行为属于什么性质,它的危害性又有多大,应当如何处理等问题,有些同志还认识不足,以致使某些应当受到惩罚的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放纵了犯罪。这确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例如,不少人至今还错误地认为,托人帮点忙,送些礼品示谢,是人情之常,不必大惊小怪,更谈不上有什么罪过。殊不知,在一定的条件下,送“礼”者和受“礼”者既非亲戚,又非知己,一方将“礼品”送给另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对包拯的故事耳熟能详。包拯的故事很多,最著名的要数铡美案。案中被告人陈士美,身份是当朝驸马,背后站着庞大显赫的皇族权势,罪名:杀妻灭子。原告秦香莲,被告之前妻,一介贫女。判决结果,驸马爷被铡,弱女子终得公道。试想,包拯的身份是判官,拿的是国家俸禄,职责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来审案判案,他这样做算是其本职工作,是依法办事的体现,为什么会流芳千  相似文献   

18.
6月8日 阴 再过三天,就是老爷子七十寿诞之日.这些天,老王忙着开会.大大小小的会.每次开完会,老王总要向与会人员打招呼:过几天家父七十大寿,诸位千万别送什么礼,不要为难我.  相似文献   

19.
包拯(公元999年——1062年),北宋合肥人,进士出身。他做过知县,知州、知府及转运使等地方官,也做过谏议大夫、监察御史,御史中丞等中央监察官,最后,做过三司使,成为中央最高财政长官。包拯是北宋著名的司法、监察官员,是封建法制的实践家。  相似文献   

20.
持一身正气,国贼权奸齐丧胆;感两袖清风,黎民寒士尽倾心。贞忠贯日,贪赃枉法有铁面;义勇凌云,含冤昭雪呼青天。上述两副对联,都是后人颂包拯的,见于合肥市包公祠。包拯(999—1062)字希仁,安徽合肥市人。北宋名臣,以清廉敢谏著称。28岁考中进士,走上仕途。包拯曾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端州产端砚,自唐代已负盛名,是“文房四宝”之一,佳者片石千金。宋代规定每年要向朝廷交纳一定数量的端砚。历任知府,在定量之外,往往征收勒索几十倍的砚石,中饱私囊,搞得怨声载道。包拯到任后,命令只按进贡数量制作,一枚也不许多要。离任时,他将有人悄悄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