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6月,我解放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挥戈南下。经福州战役、漳厦战役。国民党残军遂告全面败北,蒋帮正规军及地方保安团队10万余人被歼。福建大陆及沿海大部岛屿迅速插遍了鲜红的解放大旗,福建从此回到了人民的怀抱。这时,我二十九军八十七师二五九团全体指战员带着厦门战役胜利的喜悦,也带着战斗后的极度疲倦,奉命东进至泉州休整。  相似文献   

2.
一九四九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在取得福州战役全胜之后,为迅速解放福建全境,经过三个多星期的休整,便带着鏖战疆场的硝烟和胜利的雄威,迅猛南进,自九月十二日开始,进行了进军福建的第二大战役——漳州、厦门战役(下称漳厦战役)。该战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9.12——9.25)为外围战斗,即控制金(门)厦(门)外围大陆沿海桥头阵地,形成对金厦之敌三面包围之势;第二阶段(10.15——10.17)为攻厦战斗,首歼厦岛北部之敌,继向南部攻击前进,全歼守敌,解放厦门。本文就漳厦战  相似文献   

3.
在福建上杭县才溪乡,一幢砖木结构形式的二进平房,原系土地革命时期福建苏区才溪区苏、区工会的办公地点。一九三○年,为纪念革命导师列宁诞生六十周年,还曾命名过“列宁堂”。才溪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造了光荣的业绩: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武装斗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努力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由于工作做得出色,受到表彰,一九三三年获得中央苏区模范区、乡的光荣称号。为了总结推广才溪人民建设革命根据  相似文献   

4.
1932年4月,毛泽东等率中央红军东路军胜利攻克漳州,在短时期内又分兵南靖、石码、长泰、海澄、漳浦、平和等县城乡,红色浪潮覆盖大半漳属地区。中央红军这一伟大胜利,对闽南革命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中央红军进漳,发展了闽南游击战争,促进了闽南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福建南部的厦门、漳州、泉州革命斗争兴起比较早。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双重压迫和残酷  相似文献   

5.
《福建党史月刊》2012,(2):58-F0004
2012年4月20日,是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80周年。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福建的光辉业绩,弘扬红军革命精神,苏区革命精神,加快漳州科学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召开,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漳州市委将于2012年4月中旬联合举办"红军进漳与中央苏区理论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一九三三年九月,蒋介石纠集了一百万兵力向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一九三四年一月至五月,福建战线的红军虽然在建宁的邱家堡、将军殿、洛阳堡(雪山(山东))、驻马店等几次战役中消灭了大批的敌人,并解放沙县、打下永安、收复归化(明溪);七月,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入闽后,也先后攻克大田,占领水口、大湖,威迫福州,并进而解放罗源县城和福安的穆阳等地。这些局部战役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本长篇回忆录,它叙述了以往众多的回忆录中极少反映的一个方面——后勤工作,勾勒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及其前身苏北兵团后勤工作的基本面貌。十兵团是解放战争中的一支劲旅,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和解放福建的战役以及福建解放初期的剿匪斗争,屡建战功,其后勤工作是较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近代福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波澜壮阔的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史占有光辉的地位,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福建革命战争史稿》一书,简略地反映了这段史实。本书由四编组成,首次较为系统地记述了福建革命战争的形成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1927年发生于广东省梅州市境内的三河坝战役,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这次战役及其之后的艰苦转战,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求实创新、依靠群众以及担当拼搏等崇高革命精神。它是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全党同志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为激励我们党推进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三河坝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入粤后经历的一次异常激烈的战斗,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是朱德率领的八一起义军一部、广东党组织、当地农军和民众共同抗击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光辉范例,是在革命的探索和实践中起义军实现革命战略和军事战略转变以及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重要转折点。三河坝战役后起义军经过一系列整顿,为党和中国革命保存和培养了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正1946年底到1947年初,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的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采用毛泽东"敌进我进"战术,在山东省鲁西南地区发起巨(野)金(乡)鱼(台)战役,对国民党军队纵深地区发起进攻。1947年1月15至16日空前激烈的定陶西台集战斗,是这场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战役的完美收官之战。新华社当时评论说,该战役"证明刘伯承将军所部对运动战之运用,已达炉火纯青之境"。敌进我也进、围点来打援,西援之敌成了"瓮中之鳖"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三二年三月底,中央红军东路军东征福建,四月二十日攻克漳州.红军进漳在战略上是正确的.这可以从下面两点来看:一、红军进漳是在正确指导思想指引下的一次重要战役,它完全不同于"左"倾冒险主义的盲目攻打中心城市.王明为首的"左"倾冒险主义者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夺取了党中央的领导权,推行一条不符合我国国情的所谓"积极的进攻路践",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在  相似文献   

13.
蔡协民是福建早期主要的革命领导人之一。1929年初,他与妻子曾志一起跟随毛泽东踏上福建这块红土地后,就一直战斗在八闽大地上,直至1934年壮烈牺牲。在福建期间,他先后担任过闽西特委委员、组织部长,福建省军委书记,省委秘书长、临时省委书记,福州中心市委书记,漳州中心县委书记等重要职务,为福建人民革命武装的建立和壮大,为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为党的白区工作,贡献出了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相似文献   

14.
范式人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3年了,今年又逢他的百年诞辰.范式人同志是位久经考验的坚定的共产党人,福建籍的优秀的革命领导干部,他是创建闽东工农红军、闽东苏维埃政权、闽东革命根据地的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福建党组织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在福建任职省委主要领导之一时间前后长达14年.  相似文献   

15.
福建团组织的建立,迄今已有六十年的历史。六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福建共青团组织带领广大青年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活动,是青年运动史的光辉篇章.本文仅就福建早期团组织的建立、发展及其主要革命活动作一概述,借以纪念福建建团六十周年.  相似文献   

16.
范式人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3年了,今年又逢他的百年诞辰。范式人同志是位久经考验的坚定的共产党人,福建籍的优秀的革命领导干部,他是创建闽东工农红军、闽东苏维埃政权、闽东革命根据地的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福建党组织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在福建任职省委主要领导之一时间前后长达14年。  相似文献   

17.
张家康 《党史博采》2022,(11):39-43
<正>1947年7月,人民解放战争已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把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推进解放全中国的革命进程,毛泽东计划华野两个纵队相机渡江至皖南,建立第二临时根据地。这是解放战争中最初的渡江南进的战略设想。次年,这个战略设想又被重新提出。直到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渡江战役才正式地走入解放战争的流程,发起日期因时势变化而变化。最终,毛泽东确定在1949年4月20日,发起伟大的渡江战役。  相似文献   

18.
《福建党史月刊》2007,(8):36-36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由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编著的《福建工农红军发展历程》一书,已于八一前夕,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立足于福建这一红军的故乡,抓住革命军队建军纲领在福建形成这一主题,系统地反映福建工农红军非凡的发展历程,概括总结红军建设的成功经验,充分展示福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范,以及福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不朽贡献。该书由林玉涵主编,巩玉闽等任副主编。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收复县以上2031座城市的战斗中,解放上海战役成为“我军渡江后打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攻坚战”。毛泽东说过:“进上海是中国革命过一难关,它带有全党全世界性质”。由于党中央英明决策,解放军英勇善战和上海地下党团结人民积极地贯彻中央指示,中国革命顺利地闯过了这道“难关”。从5月12日解放军向上海市郊发起进攻,到5月27日解放全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纪念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1948.11.6~1949.1.10)的伟大胜利,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战斗英雄们的革命精神,1959年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和淮海战役纪念馆,1965年11月6日建成开放。馆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凤凰山东麓,占地79万平方米,由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淮海战役碑林、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徐州双拥展览馆、徐州国防教育馆、青年湖等组成,是历史内涵深刻、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色优美的革命纪念地和风景游览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