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洪 《理论导报》2013,(11):21-22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西北共产党人在陕西省和甘肃省交界地区创建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在那段艰苦的岁月中,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作为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践行了我们党的许多政策,尤其是在政权建设方面的经验为后来的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重要经验,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毛泽东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烽火岁月里,何长工以超人的智慧和勇敢,出色完成了毛泽东交给的一项又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为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立下了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3.
《党史文汇》2008,(5):F0002-F0002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井冈山茨坪红军路,是为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建的革命斗争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神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1927年建立了党的组织,1934年创建了红色政权,开辟了陕北神府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片黄土地上,成长了王瀛、汪铭、张友清、王兆卿、贾拓夫等一批民族英杰。  相似文献   

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习仲勋与刘志丹等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叶心瑜 《福建党史月刊》2008,(8):I0004-I0004,49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寻找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而进行的艰苦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经过创建、发展红军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逐步找到了一条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和胜利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精神是在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里,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过程中所培育和发扬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涵,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无产阶级的彻底革命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首创精神,体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末,以城市为中心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以毛泽东、朱德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独辟蹊径,转战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正是在这一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闪烁着共产主义光芒的井冈山精神横空出世。这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思想硕果。 今年是八一南昌起义80周年、秋收起义80周年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80周年大庆。为纪念这个具有光辉历史意义的日子,在此,我刊特编发《井冈山上鲜为人知的故事》一文,并约请有关专家进行评点,与广大读者一起回顾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史;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佳绩![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派巴山人上井冈山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工农红军的摇篮。巴山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毛泽东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关键时刻,对巴山人的信赖。毛泽东正确地依靠和使用了巴山人徐彦刚、游雪程、陈伯钧等人首批登上井冈山,做王佐、袁文才的工作。徐彦刚等人没有辜负毛泽东的殷切期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立了首功。1927年9月中旬,毛泽东在起义军进攻长沙失利,处境十分危险的情况下,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结,放弃了攻下长沙的计划,开始向井冈山进军。在向井冈山进军途中,毛…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学界将大革命时期中共没有创建人民军队、领导独立革命武装归因于对武装斗争问题"认识不足"。其实,创建革命军队、领导革命武装除需要一定主观认识外,还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认识不足"论过分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忽视了客观因素对创建革命武装的影响,在逻辑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1.
1927年的中国风雨飘摇。2007年的中国春和景明。南昌,英雄的城市。80年前的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打响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第一枪。如今,那永载史册的枪声虽已远去,但这个特殊的日子却成为永恒。  相似文献   

12.
《天津支部生活》2006,(8):56-57
为了拯救革命,对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大屠杀实行武装抵抗,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8月1日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创了我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3.
秦俊 《党史博览》2008,(10):39-41
一 习仲勋生于1913年10月,13岁参加革命,15岁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出任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他与刘志丹、谢子长等人创建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学界将大革命时期中共没有创建人民军队、领导独立革命武蓉归因于对武装斗争问题“认识不足”.其实,创建革命军队、领导革命武装除需要一定主观认识外,还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认识不足”论过分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忽视了客观因素对创建革命武装的影响,在逻辑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5.
郑位三。是鄂豫皖、鄂豫陕两个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他在领导鄂东北的革命斗争、随同红25军长征、创建和坚持陕南革命根据地斗争中的动人事迹,至今仍为后人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6.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组织和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平江起义,这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湘南暴动之后的又一次著名的起义.平江起义后,滕代远与彭德怀等一道,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红五军,为创建和发展湘鄂赣苏区,同时为保卫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滕代远是我党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人民铁路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从1928年平江起义起,滕代远就和他的亲密战友彭德怀等.率领红五军和红三军团,驰骋、转战湘鄂赣边,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者搜集了部分史料。对滕代远奋战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期间3次转战修水的经历作一简单的回顾。  相似文献   

18.
张永 《世纪桥》2021,(1):27-33
土地革命时期,红三军(1934年10月25日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动摇反动统治基础与统治秩序,开展如火如荼革命活动,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创建了黔东革命根据地,为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与红六军团西征胜利会师、红一方面军战略转移进行长征创造重要条件.在红三军与红六军团转战黔东开展的...  相似文献   

19.
《军队党的生活》2010,(2):78-78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开始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80多年后的今天,井冈山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接待了一批批实地探寻“井冈山精神”的游客。许多人经历了井冈山红色之旅后,在体会文章中感慨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巍巍五百里井冈……”其实,“五百里井冈”用在这里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20.
禹敏 《湘潮》2021,(2):60-62
双峰这片深具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既是近代湖南乃至中国革命时期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英雄辈出的革命老区。在这里,一大批革命先驱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付出了重大牺牲,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