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雷蒙·阿隆是国际政治经典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阿隆认为,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是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国际政治的悖论首先是伦理与效率的矛盾。对外政策的首要目的,就是在一个国家拥有合法行使暴力权力的世界上,寻求和平与安全。终其一生,阿隆都在探究1945年以来国际体系发生的变化。他认为,核武器笼罩下的两极和异质是战后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由此也造成核时代国际战略、国际伦理的两难困境。尽管阿隆的分析和思考连同冷战都已经成为历史,但他研究国际关系的方法,他的政治、历史和哲学智慧对我们今天认识当代的国际政治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符晓 《法国研究》2015,(1):31-36
雷蒙·阿隆反对当时左派知识分子的很多主张,认为左派鼓吹的政治是一种神话,并不能付诸于实践,在神话背后,是法国左派知识分子对历史的偶像崇拜,阿隆从三个方面对其加以批判,并以现代知识分子的处境为中心,认为只有立足于现实的理想才能促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18世纪是法国历史上辉煌的世纪,在这个举世瞩目的世纪里,法国唯物主义者进行了一场伟大的哲学革命,创立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哲学,并为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使"18世纪主要成为法国人的世纪".在众多哲学家中,爱尔维修是杰出的代表之一,他有关人性的观点对当时和以后社会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联邦德国的货币政策的基础是促进经济的稳步发展,抑制通货膨胀;文章还分析了国际经济形势对德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并认为除了在欧共体内部扩大自由贸易之外,也应减少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障碍,最佳的贸易共同体应该是整个世界。政治应该促进这种世界性的自由贸易。  相似文献   

5.
徐敬德是朝鲜16世纪杰出的哲学思想家,他在韩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气一元论哲学思想体系。在徐敬德的哲学思想当中,“太虚”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哲学范畴。太虚与气有三层意义关系:虚与气是同一物体;太虚是气的存在形式;太虚与气是状态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萨特与阿隆之争代表了二十世纪法国知识界左和右的"形象之争",阿隆对法国左派知识分子热衷于意识形态争论的批判,对用左或者右的标签简单概括复杂现实的不满,对政治行动平庸性的体察,对知识分子作为公众解说者而非引领者的社会责任的身体力行,在时隔半个多世纪以后,仍然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7.
别尔嘉耶夫的历史形而上学关注的是历史如何开始、又将如何终结的问题,对它的研究,既有助于有效反思他对具体历史问题的评价,也有助于深入理解他的第一哲学(自由哲学).目前,国内学界尚未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本文在深入解读别尔嘉耶夫主要著作的基础上,初步构勒出这一问题在他那里的发展脉胳:历史形而上学问题为何会进入他的视界,恶之自由造成历史的开始,神人类是历史终结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安冈正笃是日本著名的右翼理论家,他在日本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誉为战后“首相的指导者”。他以阳明学为基础,构建起“人物学”政治理论。梳理其思想体系,可以看到.其思想主张在哲学伦理与社会政治实践两个层面上展开,以“人物学”为核心内容,以道德身心为价值取向,以经世致用为根本原则。以社会精英为研究重点,以。哲人政治”为终极理想。其内容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保守落后的一面也很突出。  相似文献   

9.
哈贝马斯是德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被誉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领袖”和“西方学界的领军人物”。他的学术研究范围很广 ,其中也包括国际政治学。他将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和伦理学等广泛运用于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对于国际政治学的一些重要问题 ,如民族主义的积极意义和危害性、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挑战、改革联合国与修订国际法、建构全球公共领域、创立世界公民社会等 ,他都有自己非常独到的见解。本文旨在对哈贝马斯的国际政治思想及其影响进行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联学苏哲要重视对苏联当代哲学的研究人及其异化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着他的异化观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和人的问题列宁和人道主义马克思的哲学—历史观念中人与大 自然的关系问题论人与技术的关系心理健康的社会心理人的问题和现代哲学现代文明条件下的人道主义理想之继 承性问题社会主义是克服异化的力量社会主义与社会科学社会意识结构中的经济意识研究系统方法的不同派别及其认识论 基础善与恶的辩证法是哲学一伦理学认 识的关键问题评库德里亚绍娃《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与现代思想斗争》一书李明华(苏)奥伊泽尔曼(苏)H·H·伊万诺娃(苏)M·…  相似文献   

11.
段艳 《法国研究》2014,(2):47-53
基佐的文明史观中有着思辨历史哲学的深刻内涵,这种文明史观既体现了法国总体史的学术传统,又表现出19世纪工业革命惠及日常生活而令人们普遍滋生的技术自信。基佐相信人类的事业就是把理想转化为现实,按照其设想的道理改造世界,历史要书写的就是这一过程。文明本身具有普遍性、统一性特征并内涵了进步、发展之意,建基于此一概念上的历史新秩序即"文明史"既符合历史学的总体性诉求,又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类社会逐渐进步的事实。正是对总体史的诉求使基佐在年鉴学派那里收获盛誉。  相似文献   

12.
姚历 《法国研究》2012,(4):54-59
在中世纪后半期,随着城市公社运动的兴起,城市权贵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开始出现。他们即不同于普通的城市民众,也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上与传统的封建贵族有着本质的差别。他们的命运与城市的公社制度紧密联系,随着公社的自治或部分自治,他们在法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也随之扩大。而当王权加强,公社开始衰亡时,他们也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作为城市权力和经济的代表,他们的命运也是中世纪城市历史的缩影。随着他们的衰败,城市也逐渐走出中世纪,进入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陈溪 《法国研究》2014,(2):67-73
本文研究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尤奈斯库的作品《秃头歌女》中形式各异、丰富怪诞的戏剧"语言游戏",认为其类似于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词与物》中提到的"异位移植"(les hétérotopies)现象,《秃》剧为代表的各种荒诞剧语言变形也是戏剧"语言家族"中的"异位移植",或称"异托邦"。《秃》剧中不同类型的"异托邦"语言现象是异常性与日常性的并置、对立和交叠。从尤奈斯库自己的相关生活体验和创作意图来看,这一"异托邦"并非如荒诞剧传统阐释模式认为的,是对于相似现实世界和人类精神状态的全部写实反映,相反,尤奈斯库的"异托邦"是对于日常语言及现代思维的正常秩序的有意反叛与逃逸,并且意图由此对日常生活进行"分解"和异化。  相似文献   

14.
张莹 《法国研究》2014,(2):18-23
当今专业性国际组织在解决全球问题中的作用凸显,各国在参与专业性国际组织活动、承担国际义务的同时也将这些组织作为塑造和展示国家形象的平台。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由于软实力要素集中是最具合法性的承担软实力建构的政府间组织。法国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具有软实力优势的西方大国,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建伊始它便将该组织视为其软实力构建和展示的重要平台和场所。其间在该组织框架下提出"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并酝酿和推动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通过梳理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公约》的通过,剖析"文化国家"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软实力建构过程和方式,以期伴随着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角色身份变化,为我国在该组织中的多维度软实力建构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赵晔琴 《法国研究》2014,(2):24-30,80
关于海外华人移民的研究,是史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十年以来,借助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国际移民研究的理论模式和方法,已从不同角度开展了丰富而详实的研究。本文主要梳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中学术界对法国华人移民的研究,与法国学术界对华人移民的研究相比,国内学术界对法国华人移民的研究尚未脱离华侨华人研究的史学范畴,普遍缺乏国际移民研究的理论视角和问题建构。作者认为,对法国华人新地域移民群体的研究将是结合中国转型社会研究的一个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张颖 《法国研究》2011,(2):10-19
梅洛-庞蒂将波伏娃的《女宾》解读为一部关于与他人共存的主体经验的哲理小说。这场形而上学剧的最大教益在于告诉我们,存在者不能是一个孤零零的意识,存在是“在世界之中存在”,这意味着他者将作为比我们自身更加基本的东西伴随着我们的世界经验的始终,于是,差异与冲突——更根本地说,相异性——将恒久地为人生带来不安。以对象化的方式来消除他者存在所带来的不安必然以取消主体的存在经验为代价,而主体对于自我的认识正是在自身与他者的差异和冲突之中逐渐得以确立的。  相似文献   

17.
左翼文学与政治有着不同寻常的密切关系。从本质上说,它就是政治的代言词,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倾向,故研究左翼文学就无法避免政治的影响,也脱离不了由其本质所决定的意识形态的话语模式。吴岳添先生刚出版的《法国现当代左翼文学》,同样遵循了这一规律,突出了左翼文学的本质特征,但更多的却是对其话语内涵的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俾斯麦之梦》是兰波的作品,一直到2008年5月才出版。文章登载于期刊Agone第38-39期上,收录在七星丛书的新版《兰波全集》里,该全集由André Guyaux主编,于2009年2月问世。《俾斯麦之梦》是一个重要的文学发现,值得向中国读者推介。兰波在文章里以寓言的形式嘲弄了醉心于战功的俾斯麦,作者表达了推翻旧制度的渴望。作品的发现过程,以及专家对其真实性的鉴定也是饶有趣味的轶史。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的“甚至”和“连…也/都…”(以下缩写为“SZ”)是一对意义相近的词语,都可以表达一种“递进性添加”。所谓递进性添加指在连接词的作用下,本句表示的情况“高”于先行句所表示的情况。添加表示在先行句的句义基础上,“添加”上本句异项所负载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周婷 《法国研究》2010,(4):55-58
《夜巡》是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写下的一部新寓言小说。这部小说具有莫迪亚诺早期作品的典型风格,即现实与臆想的糅合与叠加。本文将从小说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入手,结合作家的成长经历、二战背景和法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社会思潮来分析探究作家对这部小说的基本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