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晓梅  汪永忠  张李娟 《世纪桥》2011,(13):130-132
重庆市涪陵区2010年开展的"新社教"活动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进一步延伸,是涪陵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创举。本文认真总结和提炼了涪陵区"新社教"活动的成功做法与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新社教"活动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全市乃至全国"新社教"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青海电视台社教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教宣传工作,节目质量不断提高。地方特色日渐突出,亮点频频闪现,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社教运动     
《湘潮》1992,(5)
1961年10月到1966年8月,湖南省大部分城乡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湖南的社教运动较全国约早一年,而且规模大。首先,用了一年时间进行酝酿准备。省委要求各单位的党组织要进行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从1962年10月开始,贯彻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农村社教的双十条政策,组织专门力量,在全省191个公社、2899个大队分批进行社教试点。1964年9月至1966年8月,社教在全省各地系统地铺开。先后在1299个公社,18000个大队及湘潭、株洲、衡阳等市和郴州镇进行了以“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简称“四清”)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由于“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全面展开,社教运动结束。  相似文献   

4.
1965年,我在福建省福安县溪潭公社廉村大队开展社教工作,曾与黄烽将军在一个村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工作”近一年之久。  相似文献   

5.
1964年12月15日至196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前一阶段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就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和刘少奇对社教运动的看法出现了严重分歧。  相似文献   

6.
桃花心木     
陈绣云和周恩来是嫡亲姨表兄妹关系。刚建国时,她主动与周恩来联系,请求安排工作.后被介绍到松江县人民政府。松江县人民政府安排陈绣云在县文教科做“社教”工作。那时的“社教”是指扫除文盲等成人的社会教育。在建国初.扫除文盲工作面广量大,要经常下农村,陈绣云自恃一国总理是其表哥,不肯下乡。  相似文献   

7.
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城市电视台如何办出自己的频道特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精办新闻节目,多把镜头对准老百姓.多反映老百姓的心声;多办观众喜闻乐见,有格调的社教、文艺类节目;借鉴电台社教节目模式。创办低投入,高产出的节目;借助其他媒介的高质节目资源;加强电视节目与频道整体的包装.等等。  相似文献   

8.
简讯     
《湘潮》1990,(7)
为配合农村社教,古丈县委党史办编写了《古丈四十年》专题资料,以生动的史实,展示了全县各条战线4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受到社教工作队和群众的欢迎。 (彭明琪)为纪念杨开慧烈士英勇就义60周年,3月1日,出席长沙县“双学双比”和“五好家庭”表彰大会的200多名妇女代表向全县发出了捐资塑建杨开慧  相似文献   

9.
1964年12月15日至196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前一阶段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就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和刘少奇对社教运动的看法出现了严重分歧。毛泽东对刘少奇提出的问题并不很热心12月15日下午,刘少奇就各地社教运动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提请会议讨论。刘少奇说:"陶铸同志有一封信给我,  相似文献   

10.
研究概况1957年至1962年,中国共产党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了以“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为形式,以两条道路的斗争为主线,以反右、“三面红旗”、反右倾、整风整社为主题的四个阶段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左”的理论指导下,社教运动每年一次,每次又是一个独立的过程。社教运动对于提高基层干部群众思想觉悟,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同时成为推进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不断革命的重大步骤,实际上是政治运动在民众层面的泛化和进一步延伸,并构成了联系若干重大政治运动之间的关键环节。在农村社教运动中,大量的社…  相似文献   

11.
《党史纵览》2005,(5):F002-F002
六安市电视台是2004年5月1日由原六安有线广播电视台和原六安电视台合并成立的市级电视台,内设办公室、总编室、新闻中心、社教中心、广告中心、播音总、技术部、播出部、用管部、工程部和经营部等十二个部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初的福建城市社教运动是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关于阶级斗争的错误理论在福建一定范围内的实践,是福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次波折。福建省委以比较谨慎的态度开展了社教运动,但在中央日益“左”倾的指示的压力下,福建社教运动也不断“左”倾,日渐背离教育的初衷而成为阶级斗争的扩大化,最终为“文革”的爆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县委书记李民的故事刘祖万广安县是1964年,四川省“四清”的试点县,该县的县委书记李民同志,在运动中被打倒了。其罪状有四:一是反对党中央,私自宣布撤销公共食堂;二是包产到户,搞资本主义复辟;三是重用坏人,组织反革命集团;四是反对社教工作团,反对工作团...  相似文献   

14.
在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党中央决定在全国城乡范围内发动一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社教运动),开展大规模的阶级斗争。中共韶关地委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领导了本地区的社教运动。文章再现了历史,教训与不良后果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5.
人生课堂     
2006年暑假,也是我大学毕业后又走进大学校园做辅导员的第一个假期。我所在的河南教育学院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我被安排带20名学生到豫西山区的陕县。陕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几年前我们学院对口扶贫,为陕县观音堂镇大阳洼村建了一所学校,所以,这里成了我们学院的社教基地。  相似文献   

16.
1962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内在包产到户等问题上存在不同主张,毛泽东视之为严重的阶级斗争,导致他在八届十中全会上对“中国出了修正主义怎么办”的过度忧虑。毛泽东强调对干部群众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熄灭了党内的争论,也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为以“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为主旨的社教运动(又称为四清运动)出台找到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949年至1976年间,我国城乡以不同形式进行了各种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农村社教的目标逐渐定型:一是农民的"资本主义自发倾向";二是干部多吃多占之类特权、强迫命令的"作风",以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向"等。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和思想教育没有也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却推动着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和体制弊端不断发展。因为从根本上说,社教运动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特别是人民公社体制的产物。从更深的层次上看,它又与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密切相关。这种体制在特定历史阶段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弊端也日渐明显,特别是与阶级斗争扩大化相结合之后。解决那些由体制所产生的众多问题的根本方法不是社教之类运动和阶级斗争,而只能是深刻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党的工作千桩万件,服务于民是基本宗旨。一句话,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回顾这次集中社教的实践,我们深深感到,要促使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全面推进,要形成奔小康的强大凝聚力,发动者和组织者能否取信于民,或者说是否有威信,是极为重要的。这次社教我县不少基层干部和工作队员在群众中的威信确实很高。工作队员撤离时,许多农村干部和群众对工作队员恋恋不舍,有的洒泪挽留,有的送了一程又一程。人们感慨地说:“工作队员是捧着一颗心来,留下万般爱走”。不少人夸奖工作队“就象当年的红军,真正体现了党的形象”。这种威信,靠大话空话不可能巧取,靠权势威胁不可能豪夺,唯有正确体现党的领导,靠奉献精神,靠心血汗水,靠办实事才能获得。这次社教,我县各级党组织和社教工作队员所办的实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为搞好经济建设操办大事。一开始,我们就要求社教要跟经济工作紧密结合,务必不能贻误生产。按照这一要求,各级党政  相似文献   

19.
简讯     
《湘潮》1990,(5)
●江华县委党史办副主任蒋凌校同志在农村社教工作中,运用地方党史资料进行宣传教育,收到良好效果。这一做法受到县社教办的肯定和推广。(唐家波) ●绥宁县委书记屈家海同志,关心党史工作,他在为《绥宁党史资料》所作的序言中强调:一个合格  相似文献   

20.
党史工作     
《湘潮》1992,(12)
简讯:△今年初,冷水江铁焦总厂党委组织全厂党员开展“学、创、评、达”竞赛活动,把党史学习列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冷水江铁焦总厂党委组织部彭丁郁)今年开展农村社教以来,新晃县兴隆乡党委和县委驻该乡社教工作队以上党史教育课和图片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