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恢复性司法理论及其引入与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一种新的刑事司法模式,恢复性司法目前已经在很多国家都有立法和司法实践,并且已经受到了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虽然我国的刑事和解与西方的恢复性司法在基本原则、价值追求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并非完全等同,我国虽不宜全盘引入恢复性司法理论,但可以借鉴其合理成分以完善我国现有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2.
"恢复性司法"是近年来国际上一项新的刑事司法制度.指在案件处理过程中让犯罪人与被害人面对面接触,通过犯罪人的道歉、赔偿、社会服务等,使被害人因犯罪所造成的物质精神损失得到补偿,使被害人因犯罪影响的生活及时恢复常态.同时也使犯罪人通过积极负责任的行为重新融入社区,并赢得被害人和社会的谅解。恢复性司法作为一项刑事司法改革措施.发端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北美.最早的努力可以溯源于六十年代少年司法系统内被害人和加害者调解程序。1999年7月28日,联合国通过了《制定和实施刑事司法调解和恢复性司法措施》,2000年7月27日,联合国又通过了《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用恢复性方案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刑事司法改革浪潮的影响下,上海市大力推进轻伤害案件委托人民调解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式恢复性司法模式的雏形。一、构建中国式恢复性司法的利弊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3.
将恢复性司法引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处罚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慧敏 《犯罪研究》2007,(2):29-32,38
在传统性司法无法应对日益增长的犯罪浪潮的背景下,恢复性司法悄然兴起成为一种新的司法潮流,并且其也日渐适用于更加广泛的刑事领域。由于恢复性司法解决刑事案件的优越性,笔者拟将其引入对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处罚,笔者从二者的特点出发,从将恢复性司法引入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处罚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充分论证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用恢复性司法的理念和方式去解决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是十分有益的,也将促进正义和效率这两个最容易在司法实践中相互矛盾的基本价值的统一和实现。  相似文献   

4.
恢复性司法作为一种新的解决刑事案件的方式,在中国受到了很多刑事法学研究者的青睐,针对传统的国家司法模式的弊端恢复性司法似乎为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和刑事一体化进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然而,实践上升到制度化规范化终归需要理论的论证支撑在法律体系内部传统的犯罪观念的更新、被害人主体地位的回归、罪行法定原则从绝对到相对的转变均为恢复性司法的合理性提供依据.同时,后现代主义哲学为恢复性司法提供了统一社会学语境下的论证,为恢复性司法的成长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5.
李磊 《法制与社会》2014,(10):109-110
加强生态司法、加大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刑事处罚是当前社会关注一个重要议题。在环境犯罪领域适用恢复性司法,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理论是环境犯罪适用恢复性司法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在环境犯罪领域适用恢复性司法具有可行性;"轻微性"和悔罪表现是环境犯罪领域适用恢复性司法适用的基本要件。  相似文献   

6.
姜涛 《政治与法律》2007,3(5):82-87
恢复性司法论在国际上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理论观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司法改革导向。作为一种理念和制度的创新,恢复性司法的基本路径是通过实施程序化的刑事和解,以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秩序,并以西方的自由主义为其理论基础。如果从恢复性司法的政治哲学基础出发进行仔细考量,不难发现恢复性司法与我国司法职能之间的矛盾性,我国在司法改革中并不具备实行恢复性司法的历史前提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7.
恢复性司法是近年来西方新兴的刑事犯罪处理模式,强调恢复犯罪所造成的损害以及预防和控制犯罪。基于被害人权益的保护,主张在案件处理过程中促使加害人、被害人和社区之间进行对话、沟通和交流,并最终达成协议以解决有犯罪所引起的利益冲突。本文在回顾了历史上关于刑事冲突和纠纷解决方式演变的基础上,阐述了恢复性司法的有关内容,提出我国构建恢复性司法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胡芳 《法制与社会》2011,(1):294-294
作为与传统刑事司法相异的新型司法模式,恢复性司法认为犯罪不是对国家造成侵害,而是对被害人和社区造成侵害,因此。恢复性司法从产生以来,就受到广泛的争议,但恢复性司法的存在是客观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具有合理性,因此恢复性司法也受到普遍关注,世界上一些国家在刑事司法领域方面也普遍运用。由于恢复性司法的主要作用是使犯罪所受到的侵害结果最小化,并不在于使犯罪人得到惩罚,而是使犯罪人得到受害人和社区的谅解,重新修复因犯罪所破坏的社会关系。使犯罪人重新融入社区。本文主要围绕在恢复性司法框架下如果更好的保护被告人权利来进行分析。其在更好的保护被告人权益。  相似文献   

9.
恢复性司法的困境及其超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唐芳 《法律科学》2006,24(4):55-63
恢复性司法是一个最热门却又最不成熟的话题。目前恢复性司法已经成为西方刑事法学界的一大“显学”,在数十个国家的立法和实践中获得采信,并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建立在刑事实证学派的目的刑思想、犯罪被害人学理论、犯罪标签理论和相对报应主义刑罚观基础上的恢复性司法,在自身定位、理念、功能甚至制度设计上都存在着诸多的困境与挑战,需要重新梳理和整合,从而探索出超越恢复性司法固有缺陷的改革路径,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之法治精神的理性诉求而不断革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恢复性司法的适用范围非常有限,只能适用于青少年犯罪、轻微刑事案件和主观恶性小的案件,不能适用重刑案,自愿、平等、公权力保障是恢复性程序必须注意的问题。本文指出侦查阶段不能适用恢复性司法,审查起诉阶段才可适用,在我国传统的调解文化之下,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主持者可以保障恢复性司法的中立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11.
王洪瑞 《法制与社会》2010,(12):154-154
随着国际性人权保障运动的广泛开展,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产生的恢复性司法被认为能有效地保护被害人的权利、复原被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在世界许多国家尤其在西方国家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西方国家出于既保护少年,又保护社会利益的目的,在少年刑事司法实践中开始推行恢复性司法,减少对犯罪少年使用传统的监禁刑。本文旨在通过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恢复性司法研究,对未成年人犯罪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更好的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2.
刍议恢复性司法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恢复性司法的由来和概念,并根据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和特点,阐述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引入恢复性司法的必要性,论述了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希望通过对话,调解,协商的方式来处理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以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使未成年犯罪人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方恢复性司法实践已经出现。尽管在国家法律制度层面来看,我国对恢复性司法基本处于排斥的状态,但是,国内学者对恢复性司法的本土化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推进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仍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4.
恢复性司法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恢复性司法与传统刑事司法模式存在着许多区别,其最主要特征在于恢复性,是一种通过恢复性程序实现恢复性后果的非正式犯罪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方法提供了一条以和平的方式、在当事人充分参与的基础上解决刑事冲突的新途径。恢复性司法已在西方诸多国家得到充分的发展,对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同样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恢复性司法在国外刑事司法改革中获得了较大发展,我国也开始进行恢复性司法本土化尝试。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引入恢复性司法有助于未成年人的社会化,有助于社会秩序稳定,也有助于被害人的权益保护。本文分析了恢复性司法在国外的兴起以及恢复性司法的内涵,接着分析了我国目前未成年案件处理存在的弊端,最后提出了我国未成年案件引入恢复性司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恢复性司法是一种对犯罪做出的系统和积极的反应,较之传统刑事司法具有社区性、无害性、多层面等特点。20世纪末,在传统刑事司法遭受困境、刑事政策面临变革以及人权保护的背景下,恢复性司法得到空前的复兴和重视。欧洲等国的恢复性司法的立法和实践为我国提供了灵感和经验。面对世界刑法这一全新的发展潮流我国应审慎对待并完善相关制度,逐步有序地将恢复性司法贯行到刑事司法改革之中。  相似文献   

17.
王屏 《人民调解》2006,(8):29-30
一、刑事自诉案件委托人民调解的法理基础——恢复性司法根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运用恢复性司法方案于犯罪问题的基本原则》宣言草案,恢复性司法是指运用恢复性过程或目的实现恢复性结果的任何方案。所谓恢复性结果则是指作为恢复性过程的结果而达成的协议,如赔偿、社区服务和其他任何用来实现被害人和社会的恢复以及被害人和犯罪人关系重新整合的方案或反应。  相似文献   

18.
李挚萍  田雯娟 《法学杂志》2018,(12):109-121
环境犯罪不仅破坏了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也损害了生态法益,保护公共环境利益是刑法介入环境保护最根本的出发点。近几年来,随着环境司法专门化和环境司法理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恢复性措施出现在环境刑事司法实践中。与传统惩治犯罪的刑罚措施不同,环境恢复性措施着眼于对受到损害的环境质量、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恢复性措施的应用让犯罪人更清楚地认识到其行为对环境的危害,督促犯罪人主动承担环境修复责任,有利于利害关系人的参与,实现社会和谐。但是,恢复性司法与传统司法在原则和理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冲突,实践中恢复性措施的应用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存在地区差异大、标准不统一、程序不规范等问题。环境恢复性司法必须根植于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不与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在此基础上注重对环境损害的救济及公众利益的考量,逐步完善环境恢复性司法的法律依据,增设环境刑罚辅助措施,鼓励法院发挥司法能动性,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创新恢复性措施,最大限度修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恢复性司法的各方面优势需要通过广泛的实证研究来真实展现,而各种恢复性司法的具体模式的优缺点也将在实证研究中表露无遗.维拉司法研究所基于其长期从事司法制度改革实证研究的经验,针对通过实证研究所展现出来的各种恢复性司法模式的优缺点创造了一种混合的恢复性司法模式并将之运用到恢复性司法示范项目中,对大量真实案件适用这一混合模式,并运用追踪、信息的评估等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这一混合模式的成败.  相似文献   

20.
恢复性司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恢复性司法的各方面优势需要通过广泛的实证研究来真实展现,而各种恢复性司法的具体模式的优缺点也将在实证研究中表露无遗。维拉司法研究所基于其长期从事司法制度改革实证研究的经验,针对通过实证研究所展现出来的各种恢复性司法模式的优缺点创造了一种混合的恢复性司法模式并将之运用到恢复性司法示范项目中,对大量真实案件适用这一混合模式,并运用追踪、信息的评估等实证研究的方法检验这一混合模式的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