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效率,用《新华词典》上的话说,是“人或机器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的大小”。用公式表示,即: 效率=工作量/时间效率提高了,说明同样时间内做了较多的工作或同样的工作只用了较少的时间或叫“事半功倍”;效率降低了,则表明同样的工作需要用较多的时间或同样的时间内干了较少的工作或叫“事倍功半”。因此,提高工作效率,是每一位有事业心的领导者都梦寐以求的。那么,领导者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呢?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以往的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充实和完善,突出解决好“三性”。提高工作的自觉性。邓小平同志讲:“不抓教育的领导者,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这里的教育,应该包括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人都是有情感的,都有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如果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不用马克思主义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因  相似文献   

3.
不少地方第三梯队建设的工作,大都是封闭的,关起门来定名单,神秘得很。或者由领导机关(实际上是领导者)授意,组织人事部门去做具体工作,为这种“授意”搞例证;或者先由组织部门摸底排队,提出名单,再给领导者拍板圈定。这两种做法,尽管在形式和程序上有所不同,但实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少数人在有限的范围内“列名单”。名单一经确定,又会通过一些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渠道“透露”给干部本人和其周围的人,使大家都胸中有“数”,但彼此又心照不宣。这种做法效果不好。先从选人者方面看,还是个人意志在起  相似文献   

4.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前总裁松下幸之助有一句著名的格言:“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人际关系的成功。”一个组织、一个企业都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领导者就是要使各种关系协调发展,这不仅需要上级组织赋予领导者的权力,更需要领导者个人发挥的非权力因素,即个人的才能、知识、品德等,并把这些才能创造性的运用到工作中去。君不见有的单位,领导有时说话还不如某一员工有号召力,这就是个人非权力因素在起作用的结果。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各种矛盾大量聚集,需要我们去化解。一件事情,有多种处理方式,但效果却不一样。我们需要社会的稳…  相似文献   

5.
领导者要充分调动部下的积极性去推动各项工作,常需要做说服工作,或陈利害使部下舍弊趋利,或告道理使部下明辨是非,或卸包袱使部下轻装上阵。怎样才能有效地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领导者选择恰当的方法,增强语言的功效,从内心深处去触动部下。一、鼓励。人皆有喜听“好话”的心理。领导者在言语上对部下的某些固有优点给予肯定或称赞,则会让部下得到某种心理的满足,受到鼓舞。此类方法常见的运用形式有两种:“当面戴帽”和“背后鞠躬”。“当面戴帽”,就是要先通过赞扬性的语言,使部下处在愉悦的心境中,然后接受你的要求、建议…  相似文献   

6.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似乎是作为一些领导者的一条成功经验,而事实上,经过时间的推移,有的人思想已经僵化落伍,甚至不适应工作的需要,这个时候再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法则去约束自己,不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人.将会对事业产生影响。为此,在使用人才时,我们不妨在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前提下,采取些“用人有疑”与“求同存异”的方略,采取些“有限授权”和“有限信任”的办法。换句话说,对于下级要有二定程度的授权和有限的信任。  相似文献   

7.
蔡建军 《党课》2013,(8):69-71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这是孟子的千古名言,也是为人处世、为官干事的永恒定律。卡耐基说:“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欣赏是成长的需要,是做人的品格,更是领导者处事的能力,彰显着领导者人格的魅力。古今中外,大凡功成名就者,都是虚怀若谷、心胸博大,哪怕是盖世功劳,也会“人前不显胜,傲里不夺尊”,而对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却是真诚赞扬、格外赏识。领导者只有懂得尊重他人,学会欣赏他人,才会最终赢得别人的尊重。  相似文献   

8.
“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大多数人都懂,但吃苦药、皱眉头的人也不在少数。于是,聪明的制药人便想出一个好办法;结苦药外加一层“糖衣”。这样一来,情况就不同了,许多人生了病就出较愿意服用“糖衣片”了。“糖衣现象”表明了一种心理,自然使人联想到,领导者应该如何运用批评方式?帮助下属改正错误,指导他们成长,是领导者的工作内容之一,但不少领导者在做这项工作时并不顺利。有的领导者说,我一片好心,说他几句,他就不舒服了。而被批评者则说,批评是件好事;但他怎能用这样的态度对待我。双方都在感叹,不否认都是“好心”,…  相似文献   

9.
试题一:(答辩时间为5分钟)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对待权力,有的人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而有的人则追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此,你怎么看?测试重点:分析问题能力答辩参考思路:1、领导者的职务或职位是依法获得的,但归根到底是人民赋予的。任何一个领导者,都要对党和人民负责,对权力机关和上级机关负责。  相似文献   

10.
吃饭,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理活动,是领导者必不叮少的工作项目,也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社交渠道.领导者对外“公关”常常要靠吃饭,对内联络感情有时也少不了吃饭。能吃而不贪吃是领导的基本修养。不能吃.身体必受影响,而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贪吃,形象必受影响,而形象有时候可比生命还要重要。因此,即使佳肴美味当前,也需要有所节制。一般人要吃饭,领导者也要吃饭。除生理上的需要外,领导者的吃饭还更多地承载着工作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说过:“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这种恰到好处的语言技巧,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尤其是对各级领导者来说,分外重要。 下面,就领导者的语言修养谈点浅见。 一、领导者要努力提高语言修养 所谓“语言修养”,简而言之,就是指人们在语言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训,达到一定的水平,或者说人们驾驭语言的能力。现在还以“我是大老粗,不会讲话”为荣的领导者,即使有恐怕也只是凤毛麟角了。绝大多数都想有较高的语言修养,能言善辩,语惊四座,收到最佳语言效果。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2.
博识文萃     
领导者解决矛盾的几种方法 一是及时解决法。在矛盾的原因清楚,是非明确,双方都有诚意平息的情况下,领导者应该抓住时机,及时解决: 二是稍缓解决法。矛盾原因一时未明,问题的关键还把握不准。领导者应考虑暂时迟缓一下,先做好维持工作,然后深入调查,待矛盾原因现出“庐山真面目”后再作处理。  相似文献   

13.
领导艺术     
每个领导都要对自己的实际权力进行约束和控制,防止和纠正自己“越权”。 防止“越权”要解决以下几个认识问题: 疑人不用与用人不疑。领导者对下属“越权”与对下属不信任、不放心、不放手有关,这种不信任,主要是对其工作的认真态度、工作方法、办事能力信不过,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意思是说,人最可贵的是能够透彻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客观地认识和估价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对领导者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大凡领导者都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如果妄自菲薄,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必然会意志消沉,方向迷失,缺乏斗志,更谈不上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圆满实现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领导工作的重点是"出主意",并不意味着"出主意"是领导者的专利。社会的工作、企业的工作、政府的工作可以由领导者去"出主意",也可以由普通群众去"出主意"。"出主意"的人越多,我们的企业和我们的社会也就越有活力,越有希望。更进一步而言,领导者要少出主意,让普通员工去出主意,去多出主意;领导者要出大主意,也让普通群众去出大大小小的主意。"出主意"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也就越和谐,越有活力。按照现代领导科学的观点,领导决策是一个谋断分工合作的过程。首先是"谋",是"出主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领导者,无论有怎样的远见卓识、聪明睿智,无论有多么好的决策思想,都必须通过被领导者才能付诸实施。因此,善于处理好与下级的关系,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础。领导者依靠什么来对下级施加影响,实现自己的领导意图呢?不少人往在习惯于依靠自己的领导地位,依靠行政命令的手段发号施令、开展工作。他们不知道,要处理好领导者与下级的关系,首先要从领导者自身做起,也就是要了解下级对自己的期望,尽量使自己“接近”下级心目中的“理想对级”。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因为每个领导者都有过当下属的亲身经历,而且上下级关系本是相对的,领导者也要与自己的上级打交道,所以,只要  相似文献   

17.
“人过二百,形形色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和个性,几乎每个单位都会有明里暗里与领导“顶牛”的人。对这类人,如果处理欠当,很容易将关系搞僵,导致或激化矛盾,影响工作。领导者要学些“驯牛”功夫,消除隔阂,化解矛盾,避免冲突,促进信任。一、观“牛”——看清“顶牛”者的来势,辨明原因。造成部属“顶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领导在安排任务或总结工作时不经意中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可能是领导在某一场合  相似文献   

18.
任宜 《前线》1985,(10)
“外脑”是一种时髦的说法,其实就是他人的知识和智慧;对领导者来说,就是借助参谋人员的智慧作出决策。当前,我们正在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去  相似文献   

19.
换位思维     
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社会角色,对同一件事,不同角色中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从而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领导者以领导者的角色思维,可以得到在群众的角色上思维所得不到的结论,但又得不到在群众的角色上所能得到的结论。因此,要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更完整、更全面、更准确的结论,可以在思维过程中有意识地暂时离开领导者的角色,从其他社会角色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往往会得到一些不同的看法。将各种不同的看法加以比较和综合,取长补短,“看法”的正确性、科学性也就必然地会提高一个档次。中国人历来推崇“推己及人”的处世态度,要求人们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都是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一想。其实这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处世态度,也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法。凡事从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可以  相似文献   

20.
宛诗平 《党课》2014,(8):75-76
今年的春晚上,一首《时间都去哪了》感动了千家万户。“时间都去哪了”一时也成为最强热词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习近平主席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期间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的一番话,又让“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备受关注的舆论焦点。我们的“时间都去哪了”?这不仅仅是每一个社会公众需要扪心自问的问题,更是每一位领导干部需要静心思考、认真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