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日本对外战略及对华政策演变过程中,日本的“国家利益观”往往起到关键作用.所谓“国家利益观”,是指国家决策层及主流社会对本国国家利益以及本国言行对本国利益造成影响的认知与判断.21世纪以来,在日本国家利益没有根本变化的情况下,日本对外战略特别是对华政策则因内阁更迭而发生较大变化,中日关系也因此出现较大起伏.这与国际格局变化、美国亚太战略调整和日本国内政治思潮影响有关,同时也折射出日本“国家利益观”的变化.日本“国家利益观”受美国现实主义的影响上升,其赖以形成的国内结构性因素也不容忽视,先入为主的错误认知会误导日本对华政策,日本学者等“意见领袖”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日本的和平主义思潮与右翼势力对“国家利益”的认定一直各执一词,尖锐对立.每当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抬头时,日本的“国家利益观”也会随之右摆.围绕钓鱼岛争端,日本能否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现实利益矛盾,扩大共同利益,缩小利益分歧,防止和化解利益对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本“国家利益观”与对外战略的变化趋势和走向.  相似文献   

2.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新民族主义开始在日本兴起。其表现形式为美化侵略历史、鼓吹皇国史观、放弃和平宪法和拒绝国外批评。特点是以历史为突破口,以放弃和平宪法为实质内容,把外国批评视为干涉内政。日本民族主义的兴起有着国内和国际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民族国家的属性使然。日本新民族主义并不等于军国主义,因此,中日关系还是应该积极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3.
2001年4月3日,日本内阁宜布右翼学者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编写的“新中学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新中学历史教科书”宣扬“皇国史观”,对历史进行篡改和编造,违背了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1995年访华时的承诺和江泽民1998年访日时与小渊惠三就历史问题达成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共识。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是战后日本军国主义一直未受到必要的清算。  相似文献   

4.
严复首揭“民权”的民众含义,其“民权”之“权”包含权力和权利,而且将财产权纳入其中。他认为,自由乃西方政治之体,中西文化最根本的差别之所在,自由包括言论自由。严复的民权观和自由观是一位先知先觉者的对民族巨大的启蒙贡献,而在强敌环伺的危机中,又不能不带有明显的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工具性和手段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学生既有反美情绪也有反日情绪,但是二者的内容、程度、性质及指向的主体有很大不同。另一方面,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美国和日本也有许多值得肯定和学习借鉴的地方,如美国国内的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等。此外,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与日本观都存在三个问题:态度上的情绪化、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思维方式上的单向性。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先生在谋划中国的社会发展时,吸取了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合理成分,并借鉴和反思了西方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和谐社会观、两个文明共同进步的和谐社会观、坚持区域共同发展的和谐社会观、防患贫富悬殊两级分化的和谐社会观、和平统一祖国的和谐社会观。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通过党的领导和执政而形成与发展,并与中共党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彼此不可分割的关系。建国以来的中共党史是国史中的执政党史,党的执政史是国史及其发展的主要源泉。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党的执政史和国史的鲜明主题。中共党史规定国史发展的基本走向,党的执政史具体表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发展成为中共党史和国史的实质内涵。中共党史与国史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表现出党的执政为民的先进性与人民历史主体性的统一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的“仁义”观和西方的“正义”观探析古代中西方的法律价值王娆余辉*法律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不同时代、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人们以不同的价值取向,对诸多法律问题给以理解、注释和回答,构成了丰富的法律思想文化。本文试从法律思想入手,对古代中西方的法律价...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麦海东《国史》教学的历史使命《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总的来说,是我们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中日关系曲折发展,备受各方关注。文章从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日本的内容入手,更深层次地认识中国大学生的日本观,并简要分析其成因,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日本战略走向与中日关系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世纪,伴随日本政治的右倾化,日本对外战略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005年以来小泉内阁加紧推行“右倾化大国路线”,造成日本同中国等亚洲邻国关系更趋恶化。中日关系的改善还需两国付出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寒山诗传入日本,继而成为文化经典,日文注本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城中峨眉女""吾心似秋月""寒山多幽奇"这三首寒山诗的日文注本中,可以窥探到,日本简洁轻妙的通俗诗风,以及白居易诗歌质朴求实的风格在日本的先行影响对寒山心性无碍、自在直率形象的接纳与促升,万物相融的山林自然观对寒山诗幽奇意境的深化,以及以心传心的宗教路径为寒山诗的传播洞开的心灵之门,这些共同造就了寒山诗在日本文化中的经典之路。寒山诗在日本的传播,是中日文化相互融合的范本。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军事法制,以民主政权为基础,以人权、平等为价值,以维护民族利益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为最高原则,以确认和维护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基本原则,其立法既有原则规定,又有具体、细致、明确的实施细则,同时重视诉讼程序.此时的军事法制,具有鲜明的现代军事法制特征,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军事法制建设的最高阶段,是我国军事法制走向现代化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4.
日本律令制的法体系中存在侵权行为法的最初形态,具有明确的赔偿意义。明治维新后,日本引入近代侵权行为法而发生历史上第一次转折;二战后的20世纪50—60年代,日本侵权法制发生第二次转折;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侵权法危机和新保护法益的出现,侵权法法制正发生第三次转折,日本学者也以新自由主义权利论为基础,提出诸多理论对策,对策既是从现实角度对侵权行为制度目的和机能的根本性追问,又是开创日本侵权法新时代的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5.
日本于1899年颁布的<商法典>,在立法精神和制度上坚持大陆法系的传统.基于公司的人格理论以及一些弊端的存在,日本早期立法坚持公司不得取得本公司股份的原则.但是,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环境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日本商法典进行了多次修改,逐步放宽了公司持股的限制.基于实现公司法制现代化的需要,2005年7月颁布的<日本公司法典>对公司持股采取了原则允许的立场.探讨日本立法上的变化对我国的立法完善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After the Lugou Bridge Incident, the Chinese nation began the whole nation'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n the south, the Shanghai battle opened a prelude to the war of resistance in Southeast China. Through repeated battl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long the southeast coast and YueHan railway line, Japanese troops not only occupied Shanghai, Wuhan and Guangzhou, the three most developed cities in southern China, thus taking control of both sides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but also captured ports off the Chinese southeast coast, thus taking control of China's long coastline. Accompanied with the military situation changes, four provincial party and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of Zhejiang, Jiangxi, Fujian and Guangdong successively moved in to the foothills of either side of the Wuyi Mountain and to the mountain area of Nine Mountains, thus the southeast region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gradually being formed, composed of the Kuomintang controlled area of Fujian, Guangdong, Jiangxi, Zhejiang, Anhui and adjoining areas. From a national perspective, the southeast region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was located at the front line of China'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It was not on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rear of the war, but also different from anti-Japanese base areas behind enemy lines. But from the inside , it was both in the frontline and had its own rear and hinterland. This region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deserves in-depth academic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as a whole.  相似文献   

17.
自2009年鸠山政权执政以来,日本开启了民主党执政的新时代。鸠山内阁大幅调整日本对外政策,奉行"友爱"外交理念,推动中日关系一度回暖。但是其继任者菅直人首相上任后,由于国际国内各方面的因素,中日关系急转直下,尤其是在中日钓鱼岛撞船风波以后,日本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导致中日关系跌到历史低点。日本对华外交态度的转变不仅对中日两国,更对整个东北亚安全局势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日语教学中,记忆性知识部分所占比例大,内容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注重考证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用;而且普遍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良好的课外语言环境,使学生的学习得不到较好的持续和延伸。引入趣味性教学对于日语教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加速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交流;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日本风土人情,了解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19.
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是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后不久形成的,但这个策略的形成经过了一个较长的过程,从长征前至长征胜利结束,经历了主要是反蒋其次是抗日、抗日与反蒋并举、抗日为主反蒋为次到最终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在日本对中国的入侵过程中,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与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了共产党的民族担当和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20.
经历"失去的10年"后,日本经济依然复苏乏力且不稳定,但日本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与日本政府公布的失业数据相反,日本并不存在失业问题;日本重视科技开发和投入,大力开展资本经营,加快全球性经济布局的步伐,建造超大规模的金融堡垒。在这些方面日本已先行了一步,这为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