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以人为本”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简单地可以概括为两个层面的问题:生存权和发展权;注重民生问题,是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的体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以人为本”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民生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民生理念和民生举措,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深化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强大动力;制度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改善民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贯穿党的历史的一根红线。建党以来,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一系列改善农村民生的理念和举措。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改善农村民生的思想开始萌发并付诸实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村民生建设在艰辛探索中前进。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举措,农村民生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陈云关于党的执政理念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核心地位,改善民生是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表征。陈云关于党的执政理念的三个层次中,第一层次内涵一切为了人民的核心价值取向,第二层次显示实现民生价值载体的方法,第三层次表明了具体落实民生的路径和措施,从而有效地实现价值。这三个层次由内及外,由抽象到具体,实现了有机统一。陈云把社会民生问题融入到党的执政理念,又在执政战略高度准确把握民生发展的思想,为丰富和发展党的执政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民生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关注的焦点问题。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重申和强调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首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新形势下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认真理析我党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从而为当前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探索可行性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历史。民生问题虽然是一个老问题,但对我们执政党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却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问题。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就是民心,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改善是最大的政绩。更加重视民生,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未来发展和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核心使命。  相似文献   

7.
民生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关注的焦点问题。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重申和强调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首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新形势下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认真梳理我党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从而为当前更好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探索更多更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改善民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民生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影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效果。在我国改革的深化阶段,政府职能的转变、体制重建、阶段推进、经济转轨必然要求政府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和谐;而民生是否改善、社会是否和谐又是对党执政理念、社会进步程度、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程度等方面的直接检验。  相似文献   

9.
民生问题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党和政府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但要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的执政理念一以贯之,而且还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民生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祥和局面。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表明了我党改善民生的理念与完整的政策取向,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标志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乐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乐山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主题,强化“稳定是第一责任”意识,践行“以人为本”和“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执政理念,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严格落实信访维稳工作主要领导第一责任制、领导接待来访和干部下访制、重点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制、首问负责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当今,"为谁建设、靠谁建设,以及如何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的中心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论断是我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理念和实践的新的指导和保障。  相似文献   

13.
在一般的意义上,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从政治伦理的高度来解读,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道德和执政党伦理追求的基本要求。"八荣八耻"凸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伦理理念,蕴涵了我党的执政制度伦理,是新时期我党执政主体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党执政伦理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在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十分注重民主,体现为执政理念民主、制度建设民主、执政实践民主.民主革命时期,我党积极探索民主执政,建立了代表人民利益的民主政权;开展土地革命,保障了农民的民主权利;探索和发展民主选举,制定保障人民权益的制度和政策.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实行了人民民主专政,切实维护了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益.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民生思想,内容包括通过苏维埃政权建设,立法保障民生;进行土地革命,巩固民生;进行经济建设,改善民生;兴办社会事业,提高民生。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局部执政时期的民生思想,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6.
执政党合法性论证关乎党的执政地位与国家稳定,是中国共产党在转型时期巩固执政地位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以民主和民生相契合为基础,通过民主执政发展民生,民生保障推动民主为落脚点,党的执政合法性能够获得不枯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从政治学视角看,三农问题根源于不合理的机构设置和不完善的基层管理制度,其实质是“三民”(民生、民权、民主)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就要尊重和保障农民的人权,以求“民生”;实现和维护农民的政治权利,以还“民权”;建立和健全基层民主机制和程序,以争“民主”。这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党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同时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民生型政府是指一种在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的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改善民生为宗旨,实现着保障民生的重要职能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民生型政府具有服务性、有限性、法治性、责任性等特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民生型政府的主要任务包括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李先念的执政思想主要包括:党执政后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生产,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执政的本质是执政为民;执政的关键是干部队伍建设.这些思想对于我党加强执政基础,总结执政经验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艰辛的实践,最终完成了从革命党理念向执政党理念的嬗变。执政理念的嬗变又促成了执政方式的创新。党的十六大把我党半个多世纪的执政经验和执政方式的演进总结为十二个字: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笔者探讨了中共执政理念嬗变和执政方式创新的简要历程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一个参政党成员的视角,审视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完善与中共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创新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提出多党合作制度应当在中共创新执政方式、提高执政水平的伟大工程中发挥更大效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