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川 《法学杂志》2012,33(2):9-14
刑法禁约起源于北魏,造极于两宋,至明清而发生新变化。刑法禁约制度的调整对象和范围十分广泛。禁约条文是带有皇权干预特点的禁止性和命令性条款,与敕令格式的法律约束力相同;禁约独立于刑律之外,是与刑律并列的法律形式;禁约具有因时、因地制宜的特点,不具备常法的稳定性;禁约表现出中国古代法制诸法合体的共同特点。在刑律和敕令格式之外大量制颁刑法禁约,是法制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变化需要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正> 仲裁是当事人将争议提请法院以外的人予以裁断,以作出具有约束力的最后决定的一种程序。仲裁由法律条文规定在某些案件中实施,不过实施仲裁的案件不多,仲裁的权利通常是由合同产生的。由于仲裁权利的依据是合同,所以双方当事人有义务仅就经过双方同意使用仲裁的纠纷提请仲裁。  相似文献   

3.
合同相对性的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对某一特定事项有约定的特定当事人之间产生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只对当事人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对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不产生法律约束力。了就是说,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既不是合同契约的双方当事人,不得请示合同的权利和履行合同的义务,即使因为第三人的行为而使合同当事人遭到损失或获得利益或者第三人因合同约定而获得权益,合同的当事人或第三人也不能对第三人或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提出要求履行或赔偿的债权请求。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要旨]判断保险合同当事人最终合意形成的真实意思表示,应当结合投保单、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保险条款等保险合同的组成内容综合判断。依法订入合同并已产生效力的合同内容,对保险合同各方当事人均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仅以缔约过程中未形成最终合意的单方意思表示主张其保险合同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5.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保证实施的,用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律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法律坚持什么样的价值理念模式决定了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本文在厘清法律价值理念模式基本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正义、秩序和效率的三种法律价值理念模式,并指出我国法律价值理念调和的路径选择,使得本文的研究兼具理论意义与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合同是商业往来中当事人采用的最广泛的交易形式。合同一经签订即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和解除合同。但是,在合同签订后,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或履行合同会使当事人的权益得不到保护,《合同法》也规定了合同解除制度。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履行完毕前,合同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条件和程序,终止合同效力,结束合同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民事行为。  相似文献   

7.
现在餐饮行业普遍禁止消费者自带酒水,这样的店堂告示侵害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应属无效的不公平格式合同,本文拟从消费者、经营者、格式合同的法律效力角度论证店堂告示无效。  相似文献   

8.
捐赠做为一种特殊的赠与合同,是出于社会公益等特定目的,无偿赠予他人财物的单务合同。近年来因捐赠引发的民事法律纠纷呈上升趋势,例如合同权利主体的确定、捐赠财物的继承、受赠人可否转赠财物或改作它用等。本文从捐赠合同的性质与特点入手,着重分析和研究了捐赠在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并根据民事法律原理及司法实践的经验,提出捐赠合同的权利主体与受益对象是两个不同概念,剩余财物不应归受益对象或权利主体所有,最后为如何处置剩余财物提出相应合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石春玲 《中国律师》2000,(10):66-67
社会服务承诺制推行数年来,各地时有承诺纠纷发生,这些案件的裁决结果,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认定承诺内容为双方交易的一部分,具有约束力,应当予以强制履行,承诺方违反承诺时,对相对人依承诺内容要求的法律救济予以支持;二是不承认承诺内容为合同或具有合同效力,对当事人援引承诺进行的索赔要求予以回避或完全驳回;三是以折衷态度处之,虽承认承诺合同的效力,但又认为完全按承诺履行有失公平,遂通过事实认定及合同解释向承诺方倾斜,对相对人的要求予以有限而不是完全的保护。常见的是,同样构成的承诺纠纷,而裁决结果不一…  相似文献   

10.
张平 《知识产权》1995,5(1):33-35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智力劳动成果,已经被法律给以充分保护。然而,在权利归属、权利行使的许多具体环节中,其权利的实现又是依靠合同予以保证和落实。实践中,或由于当事人对法律了解不够深刻,或签定合同经验不足等多种原因,使权利的保护不能至善至臻,从而引起不愉快的  相似文献   

11.
担保作为一种信用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愈来愈重要人担保法》的颁布,为人民法院处理担保合同纠纷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笔者这里仅就无效担保合同的认定及其责任承担略陈管见。一、无效担保合同的认定所谓担保合同,是指依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而产生的~种督促和保证当事人按照合同中的约定履行义务的合同。按照《担保法》的规定,我国的担保按照担保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五种。由于主合同无效或作为从合同的担保合同的主体、客体。内容及意思表示等违反法律规定,从而失去了法律约束力,不受法律保护的…  相似文献   

12.
周霖 《法制与社会》2014,(7):12+14-12,14
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来源于债的相对性。其内涵包括:主体具有特定性、内容具有相对性、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相对应而存在、责任具有相对性。合同相对性的突破的表现形式有"合同的保全、债权物权化、涉他合同中的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等。合同的相对性原则的突破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理念。它"有利于解决社会纠纷和提高司法机关的效率;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有利于正确把握合同相对性原则及其突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合同形式的多样化和市场经济中权利本位向社会本位的发展 ,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之现象日显突出。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 ,在国际私法中 ,如何妥善处理该种因合同等欺诈行为而产生的侵权纠纷 ,显然已是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国司法审判中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从各国关于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民法理论基础着手 ,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司法实践 ,从国际私法的角度对涉外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之案件的识别、管辖权确定及法律适用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英美法从所谓公平交易出发,将对价视为合同的最根本约因,认为合同就是合格的双方基于对价而订立的约定,缺少对价的合同,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就不能强制执行。就内容而言,对价可以说是一种相互允诺行使或抑制行使某种法律权利。无论对价由何种行为或相互允诺构成,关键在于一方所得到的"法律上的利益"是基于另一方"法律上所受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由于社会的转型,民众权利意识的勃兴,诸多新型的社会纠纷不断涌现.但或因为法的滞后,或因为法范式的不完全,这些纠纷并不为现行法律所调整,法院对此类纠纷也多以"法无明文规定"而拒之.本文试从维护社会进展和法院解决纠纷的本质出发,论述司法积极主义的相关理论,探讨其在我国可取性、必要性和进路.  相似文献   

16.
优先租赁权是基于合同约定产生的债权,面对相关纠纷的处理,司法裁判需要在承租人的优先权利与出租人的缔约自由间进行衡平,对承租人的权利边界与出租人的责任范围作出合理认定。承租人行使优先租赁权的前提是具备与第三人"同等"的条件,基于租赁关系的持续性与人身信赖属性,此类"同等条件"的基本要件是租金、租期,并包括一般社会观念下的基本人身信赖感,但不应将一般承租人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条件纳入其中。侵犯优先租赁权的行为是一种违约行为,优先租赁权的司法救济应适用违约赔偿的认定思路,在严格审查损失范围的前提下,保护承租人的信赖利益,但不应涉及可得利益;对于承租人提出的确认合同无效及强制缔约的请求,均不应支持。  相似文献   

17.
合同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法律制度。实行合同制,以合同形式将企业之间产、供、运、销的关系及经济责任予以规定。这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对经济合同纠纷案件的审理,有利于保护经济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促进生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各级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近两年多来共受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一万四千六百余件,其中主要是拖欠贷款纠纷,货损纠纷,质量纠纷,价格纠纷和交货期限纠纷等等。这几种目前比较普遍的经济合同纠纷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企业经营管理混乱,法制观念淡薄。如:有的是在签订合同时不严肃,事后又不遵守执行;有的合同本身项目不完善,内容空洞或概念不清,履行时各抒己见;有的合同不订明经济责任,成为没有约束力的“君子协定”,双方都可以任意撕毁合同;有的由于市场变化,产、供、运、销等环节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也有的因国民经济调整,关、停、併、转而引起的纠纷;还有因诈骗、买空卖空、转包合  相似文献   

18.
机器人权利的产生是社会实力不断提升的结果.而权利发展史也证明,机器人权利主体地位符合权利发展的历史规律.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产物,机器人权利有别于人类的"自然权利",它具有法律拟制性、利他性以及功能性等权利属性.由此也形成了数据共享权、个体数据专有权、基于功能约束的自由权以及获得法律救济权四项基本权利类型.同时,机器人权利也对我国的法律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引发了诸多新型权利纠纷.因此,在应对机器人权利所带来的社会风险上,我国应明确机器人权利的边界及法律保留事项、加强法律与机器人伦理规范的衔接、建立机器人监管机制,从而引领人机关系走向正常化、法治化.  相似文献   

19.
退出制的本质及集团成员的确定方法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集团诉讼中,与加入制相比,退出制是确定集团成员范围时必须将选择退出的意愿予以明示的程序义务,它将沉默的含义推定为同意成为集团成员,追求群体性纠纷的统一解决;与禁止退出制相比,退出制是集团成员享有的排除集团诉讼裁判约束力的程序权利,它突出了对集团成员个体利益的保护和对诉讼自主权的尊重;在对集团成员的聚集能力方面,退出制高于加入制、低于禁止退出制;在对个体利益的特殊保护方面,退出制高于禁止退出制、低于加入制.  相似文献   

20.
任何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都含有时间效力关系,并受到时间效力的约束。经济合同法关于经济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定,就包括时效的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在合同约定的时间期限以内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逾期履行义务是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经济合同时间效力,按合同运行的不同阶段,可概述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