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辉 《前沿》2012,(22):20-2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课题组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新媒体视阈下,要确立创新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径,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素养.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文学与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稚 《理论月刊》2008,(2):124-126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新世纪文学中,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渐渐成为一些优秀作家关注和表现的对象.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当代文学能够创造出体现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作品,重新塑造新世纪的民族精神.这不仅是当今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和西方的文艺理论和创作都证明了文学与意识形态领域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人类社会的各方面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弘扬和发展民族精神产生着重大影响,全球化使中华民族精神内容更加丰富,也使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和对策主要包括: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努力保持自身民族精神的特点;增强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保持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与开放性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百多年来中国人浴血奋斗最终为了一个目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复兴不仅是经济实力的巨大增长,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重塑。民族的精神状态关乎民族的兴衰。正如十六大报告所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把民族精神重建放到突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黄恩瑞 《当代广西》2005,(17):14-15
要改变民族地区的面貌,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最根本的是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地区的繁荣、进步和民族兴旺。隆林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和百色革命老区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同时又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电力基地,要加快发展,就必须进一步理清和完善发展思路,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做好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隆林各族自治县县长罗绍英感言  相似文献   

6.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爱好和平——中华民族的固有本性,勤劳勇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精神。这五个方面的内涵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一个最一般的概括。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铸造出来的,为大多数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的总和。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这个民  相似文献   

8.
常虹 《今日民族》2007,(7):52-53
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民族精神还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民族精神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者,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中负有特殊的使命。近几年来,军内学者从多方面对我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关于军队与民族精神的关系1.军队和民族精神息息相关。有学者认为,民族精神具有国防军事功能。从世界范围来看,任何一支军队都和民族精神渊源深厚。民族精神所激发的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是军队战胜敌人的强大动力;民族的共同心理特征,是维系军队和民众整体统一性的精神纽带;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军队精神的社会根基和历史渊源〔1〕。有学者强调军队是…  相似文献   

10.
一次主题为“民族精神与大学生情操培育”的校园周末沙龙,吸引了不少大学生。问:请问老师,什么是民族精神?答:民族精神的定义国内较认可的是张岱年先生在《文化与哲学》一书中指出的,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人们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成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问:那么情操的定义呢?答:情操属于心理学概念,在日常用语中可理解为情感与操守的结合,即有感情和思想结合起来的不轻易改变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试探侗族民族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大林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事实上,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作为“民族”的四大特征之一,它是民族特征中最活跃最持久的因素,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通过民族共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特点以及民族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当然,心理素质本身,或者象人们所说的‘民族性格’本身,在旁观者看来是一种不可捉摸的东西,但它既然表现在一  相似文献   

12.
五、民族问题 (一)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愈的答案。选出该答案,将字母坡在题后括号内。 117.维系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牢固精神纽带是() A.共同地域B.共同语言 C.共同心理素质D.共同经济生活 ns.所谓民族问题是指() A.民族之间的团结问题 B.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C.民族内部的阶级问题 D.民族之间的纠纷问题 119.资本主义国家民族问题的内容是 () A.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 B.民族歧视和民族分裂 C.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D.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120.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的实质是 ()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B.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 C.存在于…  相似文献   

13.
正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2005年壮族人口超1700万人,大多居住在广西。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最根本的是在于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特质,就成为区别不同民族的主要标志。自主发展时期壮族先民的文化形态及特点壮族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抗击非典的伟大斗争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勃兴.抗非精神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其独特价值:拼搏的价值;境界的价值;道德的价值;和的价值.伟大抗非精神价值的形成表明,抗非斗争需要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在抗非斗争中发扬光大,正是在这样一种互动过程中实现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再造.  相似文献   

15.
张爱民 《前沿》2006,(1):72-74
民族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形势下,能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命运。本文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紧密关联。“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自己的经济,必须发展自己的文化。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已成为我们在新世纪所面临的一项战略任务。在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热潮中,武汉怎么办?笔者认为关键是培育和提升武汉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17.
论中华民族精神的经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玲 《前沿》2005,(11):183-186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民族精神的经济价值倍受关注。民族精神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精神动力价值,对营造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也具有现实价值。因此,考察中华民族精神的经济功能对尚处于艰巨创业时期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工业、商贸、旅游城市.改革开放给大连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其成为最开放、最具活力、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与此同时,大连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不断登上新台阶,并在长期的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大连特点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一、确立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塑造大连人精神”把大连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北方香港”,是大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迈向21世纪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以繁荣的经济作后盾,还必须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来支撑.为此,市委市政府从大连的实际出发,确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 即基本方针和基本任务,这就是: 全面提高市民素质,塑造大连人精神”.所谓“大连人精神”,即热爱大连、建  相似文献   

19.
潇珏 《传承》2006,(7):22-25
文化是人类世界里一切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最高表现形式,是知识和知识创新的源泉,也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神力量。文化是决定一个民族之所以存在的全部合理性和合法性。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文化是其本身和其他民族间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也是确定其人类学身份的最后依据。因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是文化如何现代化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如何凝聚和整合民族和国家的一切资源,关涉到国家文化安全发展战略。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步伐加快,中西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如何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继承革命文化遗产,同时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保持文化的主体性精神下,超越“左”的庸俗社会学,以一种开放的科学的文化发展姿态,重建中国文化现代精神,使文化成为国家发展的轴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桂萍 《时事报告》2011,(10):92-96
一.给定材料 1.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进入21世纪,我国对文化功能属性、精神与经济价值的认知不断深化,正式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定位使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